共515,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枯木逢春
露水相逢
逢场作戏
关龙逢
逢伯陵(别称 逄伯陵 )
逢伯
逢丑父
逢滑
逢同
逢安(别称 逄安 字 少子 )
逢萌(别称 逄萌 字 子康 )
袁逢(字 周阳 宣文 )
词典(续上)
枯树逢春枯木逢春
露水相逢
佛类词典
枯木逢春逢场作戏
其它辞典
逄蒙(别称 逢蒙、逢门 )关龙逢
逢伯陵(别称 逄伯陵 )
逢伯
逢丑父
逢滑
逢同
逢安(别称 逄安 字 少子 )
逢萌(别称 逄萌 字 子康 )
袁逢(字 周阳 宣文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逢门。传说中远古时人。学射于羿。尽得羿之技法。思天下惟羿强于己,乃杀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夏末人。夏桀时贤臣。桀为酒池、糟丘,作长夜之饮。龙逢进谏,立而不去,为桀囚拘而杀之。一说,关龙即豢龙,关、豢古字通,为养龙之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伯陵或作柏陵。商代人。姜姓诸侯,封于逢,后改封于齐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楚成王大夫。王十八年,围许。许僖公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谢。王问逢伯,对云:武王克殷时,微子亦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成王乃释许僖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齐晋鞍之战中为齐顷公车右。齐师败,晋司马韩厥逐公。丑父与顷公易位而居中,使顷公下车逃逸。韩厥以为顷公而俘之。晋中军帅郤克以其能以死免其君,赦之。一说邵克戮逢丑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陈国人,陈怀公大夫。鲁定公四年,吴军入楚,召陈怀公。公集国人于朝而问曰:欲与楚者居右,欲与吴者居左。逢滑居中而进言云: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未有祸,楚未可弃。晋为盟主,何不托晋以辞。怀公从其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末越国人。大夫。句践自会稽归,七年,生聚教训,欲报吴仇。同以鸷鸟之击必匿其形为喻进谏,主张乘吴加兵齐晋、结怨楚越而自矜之时,结齐、亲楚,附晋,佯厚吴。俟三国伐吴,越承其弊,则可克。句践善其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 【介绍】: 一作逄安。新莽末琅邪东莞人,字少子。王莽天凤五年,樊崇起事,安起兵响应,为赤眉军首领之一。刘玄更始二年,与崇等进兵关中,与杨音等会师弘农,进至华阴,拥立刘盆子为帝,任左大司马。光武建武三年,与樊崇、刘盆子等降汉。后图再起,被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汝南汝阳人,字周阳。嗣安国亭侯。为人宽厚笃信,著称于时。灵帝时为司空,卒于执金吾。谥宣文。
《漢語大詞典》:露水相逢
谓野合。《白雪遗音·马头调·情投意愿》:“虽然是露水相逢,偺二人也是前世有缘。”
枯木逢春
【俗语佛源】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这本是《五灯会元》里「婆子烧庵」故事中的两句话,后来人们用来形容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机。《敦煌变文集》卷二《庐山远公话》:「是日远公犹如临岩枯木,再得逢春」。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僧问:『枯木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稀有。』」后来用枯木逢春,比喻从绝望中重获生机。如《喻世明言·裴晋公义还原配》:「两口儿回到家乡,见了岳丈黄太学,好似枯木逢春,断弦再续,欢喜无限。」(宽忍)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这本是《五灯会元》里「婆子烧庵」故事中的两句话,后来人们用来形容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机。《敦煌变文集》卷二《庐山远公话》:「是日远公犹如临岩枯木,再得逢春」。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僧问:『枯木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稀有。』」后来用枯木逢春,比喻从绝望中重获生机。如《喻世明言·裴晋公义还原配》:「两口儿回到家乡,见了岳丈黄太学,好似枯木逢春,断弦再续,欢喜无限。」(宽忍)
逢场作戏
【俗语佛源】
原指游方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地,就开台表演。后来以「逢场作戏」一词,用为随意应酬,凑热闹的意思。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江西道一禅师》:「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曰:『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又《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僧问:『逢场作戏时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宋·苏轼《南柯子》词:「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宽忍)
原指游方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地,就开台表演。后来以「逢场作戏」一词,用为随意应酬,凑热闹的意思。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江西道一禅师》:「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曰:『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又《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僧问:『逢场作戏时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宋·苏轼《南柯子》词:「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