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2,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下一页
一切唯心造
能造大种
二种造色
闭门造车
造口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建造桥梁
三业造罪
造修益
赵造
萧造
僧慧云( 姚 号 造寺祖师 )
相里造
佛类词典(续上)
造幡功德一切唯心造
能造大种
二种造色
闭门造车
造口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建造桥梁
三业造罪
造修益
其它辞典
造父赵造
萧造
僧慧云( 姚 号 造寺祖师 )
相里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周人。善御,幸于周穆王。相传造父得骅骝、绿耳等八骏马,献于王。为王御,至昆仑,见西王母,王乐而忘归。徐偃王反,造父为穆王御八骏,日驰千里,攻破之。以功封于赵,由此为赵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赵国人。尝谏赵武灵王勿更胡服及习骑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至唐初人。隋炀帝大业四年,为黔安太守。向思多反,造被围。周法尚率军讨之,始解围。大业末,为刑部尚书。唐高祖即位后,仍留任。寻徙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5—? 【介绍】: 唐僧。湖湘人,俗姓姚。十岁时从南岳初祖禅师出家,弱冠于岳寺受具足戒,专营福事,为士庶所钦。住东京相国寺。历游荆郢江浙,所至劝人舍资造寺庙,前后共成二十余所,多有灵异之相。时号造寺祖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姚氏。湖湘人。麟德初。云十岁。辞父母。出家于南岳。弱冠受具戒。游历幽胜。随有废弛。辄营治。如是至凡寺宇二十馀。所久视初。驻锡浚郊。夜宿繁台。望有异气。起汴水北园池中。且访其地。乃知其为歙州司马郑景宅也。因杖屦以往。见池阔甚。澜漪浩渺无际涯。下布天影。而参差轇轕。有宫殿楼阁状。独叹曰。此可以致吾力矣。神龙二年。徙居濮州报成寺。发愿募金。写就丈八弥勒像。树殿池旁。且拟名其寺为福慧。以安奉之。伐材聘工。将底功绪。景龙二年。始从景购得其宅。或出古碣土中。记曰齐天保六年乙亥岁。创建国寺。于是行部使者。命迎像其地。仍撤殿材。以定建国额。会刑部尚书王志愔。以采访使。将诏指尽撤天下无名额寺宇。并收铜铁像。送近寺。时云规模已备。所欠者仅绘饰尔。既值此诏。竟中辍。云乃焚香涕泣。日夕膜拜于像前曰。苟事必成。当现奇瑞。顷之像首发金色光。辉烛天壤。合城聚观叹异。或瞋视谤言。则目盲口喑。云为像前悔过而愈。皆誓奴役终其身。未机上闻诏赐额相国。先是上于潜邸。尝符梦想云。复诏佛授。记寺大德明干。捡挍功德。毋令官府烦扰。中书舍人贾曾。侍郎平章事岑羲。悉捐俸赀以助。玄宗受内禅。先天中。上皇躬御翰墨。书额以赐。诏大德真谛。并弟子品官。并持幡华以侈之。久而卒。葬东郊。至今寺庄影堂在焉。号造寺祖师。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慧云。姓姚氏。湖湘人也。性识精明气貌疏朗。高宗麟德元年。正十岁矣。邈然有出尘之志。二亲多厌沮之。其心匪席不可卷也。父哀其所愿。从往南岳初祖禅师禀承慈训。而能黠慧好味经教。沈默如也。至于弱冠于岳寺受具足法。自专护戒且善毗尼。寻罢讲科专营福事。发言响答化俗风从。立事绝私士庶钦揖。乃出重湖而游荆郢。江南振锡浙汭携囊。务在劝人令舍悭病。随处盖造葺修寺宇二十馀所。皆功成不宰。天后久视元年江北行化因缘未会。长安元年来观梁苑。夜宿繁台。企望随河北岸有异气属天。质明入城寻睹。乃歙州司马宅西北园中池沼。云徙步临岸见澜漪中有天宫影。参差楼阁合沓珠璎。门牖䌽绘而九重仪像逶迤而千状。直谓兜率之宫院矣。云睹兹异事喜贯心膺。吾闻智严经说。琉璃地上现宫殿之影。此不思议之境界也。今决拟建梵宫答其徵瑞。乃挂锡于安业寺。神龙二年丙午往濮州属县报成寺。发愿为国摹写弥勒像。举高一丈八尺。募人出赤金。于时施者委输逡巡若丘阜矣。遂振橐籥程巧工。一铸克成。相好奇特殆景龙四年庚戌六月属温王让位奉睿宗。叔父也。景云元年云于寺东廊南隅造别殿安圣容。始云治材方议版筑。檀越众议纷纭未成建树。至二年辛亥于福慧寺经坊北。贸新安典午郑景宅。方事兴工掘得古碑。则北齐天保六年乙亥岁置建国寺。乃高欢嗣子文宣帝也。睹之者皆惊叹。同舍利弗悲蚁垤焉。采访使君称异再三。遂沿此记改福慧为建国寺。迎取安业圣容及殿材至寺。太极元年五月十三日。改元延和。是岁刑部尚书王志愔为采访使。至浚郊宣敕。应凡寺院无名额者并令毁撤。所有铜铁佛像收入近寺。云移所铸像及造殿宇门廊。犹亏䌽缋。遇新敕乃辍工。云于弥勒像前泣泪焚香。重礼重告曰。若与此有缘当现奇瑞策悟群心。少顷像首上放金色光照曜天地。满城士庶皆叹希有。是时生谤毁者随丧两目。又有舌肿一尺许者。远近传闻争来瞻礼。舍施如山乃全胜概。像坐垂趺人观稽颡。涉恶报者云望像为其悔过。斯须失明者重视。舌卷者能言。皆愿为寺之奴持钟扫地也。采访使王志愔贺兰务同录祥瑞。奏闻睿宗潜符梦想。有敕改建国之榜为相国。盖取诸帝由相王龙飞故也。仍敕佛授记寺大德明干。同共检校功德勿令州府烦扰。中书舍人贾曾侍郎崔沼给事中卢逸中书侍郎平章事岑羲。皆捐俸禄共构因缘。或启发心之元。或施外护之力。先天中行传神于潞邸。玄宗即位。至八月十五日上皇御书寺额。奉诏令大德真谛并弟子二人品官一人赍敕赐幡华及寺额至。迎受悬挂。云道化梁园身荣福树。百龄有限四相交迁。终于寺之别院。葬今京之东郊寺庄塔亭存焉。时号造寺祖师。云去世后天宝四载造大阁号排云。肃宗至德年中造东塔号普满者。至代宗大历十年毕工。或云造塔。僧能分身行化难测品阶。文殊维摩是王府友吴道子装塑。又开元十四年。玄宗东封回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王样就寺壁画焉。僧智俨募众画西库北壁。三乘入道位次皆称奇绝。今之殿宇皆大顺年火灾之后盖造。宋太祖重修。翰林待诏高益笔迹壁画。时推笔墨之妙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72 【介绍】: 唐魏州冠氏人。相里玄奖曾孙。代宗永泰元年为户部郎中。时宦官鱼朝恩用事,造抗辞直言,无降屈之色,为时所称。大历中,改礼部郎中。出为杭州刺史。官至河南少尹。
造幡功德
【佛学大辞典】
(杂语)百缘经七举波多迦比丘之缘。(参见:波哆迦)附录。
(杂语)百缘经七举波多迦比丘之缘。(参见:波哆迦)附录。
波哆迦
【佛学大辞典】
(物名)Pata%ka%,译曰幡。出于梵语杂名。(参见:幡)
(物名)Pata%ka%,译曰幡。出于梵语杂名。(参见:幡)
一切唯心造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的。
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的。
能造大种
【佛学次第统编】
有四大种能造诸色,地、水、火、风,种是类义,其性广大能生诸色,故名大种。
一、地 谓坚劲性。
二、水 谓流湿性。
三、火 谓温热性。
四、风 谓动性。
有四大种能造诸色,地、水、火、风,种是类义,其性广大能生诸色,故名大种。
一、地 谓坚劲性。
二、水 谓流湿性。
三、火 谓温热性。
四、风 谓动性。
二种造色
【佛学次第统编】
大种能生二种造色:
一、自类差别 谓诸大种造涩滑等,由如是因如是缘故,此诸大种各各变异而生。以涩滑等是触分位,名曰自类差别。
二、异类差别 诸眼耳等五内色处,四外色处,法处一分,唯除触处,谓之异类差别也。
大种能生二种造色:
一、自类差别 谓诸大种造涩滑等,由如是因如是缘故,此诸大种各各变异而生。以涩滑等是触分位,名曰自类差别。
二、异类差别 诸眼耳等五内色处,四外色处,法处一分,唯除触处,谓之异类差别也。
闭门造车
【俗语佛源】
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符合规格,关起门来造的车子,出门也能合辙。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曰:『学人不会,乞师指示』。师曰:『巧匠施工,不露斤斧』。」《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后来仅用「闭门造车」一句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办事。如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因为借用外国名字,苦于不贴切,自定名字,又嫌闭门造车,怕不合式。」(宽忍)
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符合规格,关起门来造的车子,出门也能合辙。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曰:『学人不会,乞师指示』。师曰:『巧匠施工,不露斤斧』。」《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后来仅用「闭门造车」一句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办事。如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因为借用外国名字,苦于不贴切,自定名字,又嫌闭门造车,怕不合式。」(宽忍)
造口孽
【俗语佛源】
「口业」是身、口、意三业之一,在「十不善业」中佔了四项: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这表明,舌根难得清净,嘴巴是最容易造口孽的。「口业」写作「口孽」,在俗文学中较多见。如《红楼梦》第一二○回:「崔莺、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此处口孽,指风月、男女等事,属于绮语。再举两个现代的例子: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因为他形容得太恶俗了,俞视学插嘴道:『少造点口孽呵,有道理讲得清的。』」又如张天翼《脊背与奶子》:「『是不是他野老公那里?』『唔,还生了一个女儿哩,』低声说。仿佛一说得大点儿就造了口孽似的。」(李明权)
「口业」是身、口、意三业之一,在「十不善业」中佔了四项: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这表明,舌根难得清净,嘴巴是最容易造口孽的。「口业」写作「口孽」,在俗文学中较多见。如《红楼梦》第一二○回:「崔莺、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此处口孽,指风月、男女等事,属于绮语。再举两个现代的例子: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因为他形容得太恶俗了,俞视学插嘴道:『少造点口孽呵,有道理讲得清的。』」又如张天翼《脊背与奶子》:「『是不是他野老公那里?』『唔,还生了一个女儿哩,』低声说。仿佛一说得大点儿就造了口孽似的。」(李明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俗语佛源】
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李明权)
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李明权)
建造桥梁
【三藏法数】
谓于通津断港之处,修造桥梁,用济往来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为福田。
谓于通津断港之处,修造桥梁,用济往来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为福田。
三业造罪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起杀盗淫妄贪瞋等过,无恶不为,是以流转生死也。
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起杀盗淫妄贪瞋等过,无恶不为,是以流转生死也。
造修益
【三藏法数】
谓闻如来说此大经,发起当机智慧善业,令诸众生如法进修,成造修益。
谓闻如来说此大经,发起当机智慧善业,令诸众生如法进修,成造修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