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化元
(1).造化的本原。 唐 独孤及 《洪都刺史张公遗爱颂序》:“该综六学,大抵以周易为师,将探化元,耻观朵颐,隐居南山,盖三十朞。”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有至人焉,见吾之深探化元,细推名理,钻故纸以终日,惟陈言之是耽,不犹诸子之立观村剧乎!”
(2).指造化。 唐 张志和 《太寥歌》:“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惟化之工无彊哉。”
(3).教化。 唐 皇甫曾 《送王相公赴幽州》诗:“臺袞兼戎律,勤忧秉化元。”
分類:教化造化
《漢語大詞典》:玄造
(1).犹造化。 南朝 宋 朱广之 《咨顾道士夷夏论》:“虽非幽简,自然玄造,何假难明之术,代兹易晓之路哉。” 唐 元结 《闵荒》诗:“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
(2).指大自然,天地。 唐 刘禹锡 《祭虢州杨庶子文》:“我今泛然,一委玄造。” 明 方孝孺 《邻父携酒相饮》诗:“世运有隆替,玄造岂不仁。”
(3).犹天意。 北周 庾信 《代人乞致仕表》:“明宪不敢以纤负,玄造竟微於滴助。” 唐 白居易 《逸老》诗:“是故临老心,冥然合玄造。”
(4).皇恩,天德。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南平王妃拜改封表》:“不悟玄造曲被,徽渥愈臻。” 唐 令狐楚 《为人谢问疾兼赐医药等状》:“蒲柳之心犹壮,誓竭丹诚;狗马之齿更长,敢忘玄造。” 前蜀 杜光庭 《张道衡常侍还愿醮词》:“仰天慈而积感,报玄造以无阶。”
《漢語大詞典》:施化
(1).生育。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
(2).犹造化。《淮南子·泰族训》:“天地之施化也,呕也而生,吹之而落。”《后汉书·郎顗传》:“土者地祇,阴性澄静,宜以施化之时,敬而勿扰。”
(3).实施教化。《北史·孙绍传》:“建国有计,虽危必安;施化能和,虽寡必盛。”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以今之事,於人所难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於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漢語大詞典》:冥钧(冥鈞)
犹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养灵根於冥钧,除诱慕於接物。削斥浅务,御以愉慔,为乎无为,以全天理。”
《國語辭典》:造化  拼音:zào huà
化育万物的大自然。《淮南子。览冥》:「又况夫官天地,怀万物,而友造化,含至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贫道有的是术法,乃造化所忌,却要寻个大福气的,承受得起,方好与他作为。」
《國語辭典》:造化  拼音:zào hua
福气、幸运。《红楼梦》第三六回:「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彀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文明小史》第二六回:「你说官府捉不得人,是我们中国人的造化吗?」
《國語辭典》:化工  拼音:huà gōng
1.自然造化而成。唐。元稹春蝉〉诗:「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宋。苏轼 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词:「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馀力染夭红。」
2.藉著应用化学的反应所经营的工业。参见「化学工业」条。
《漢語大詞典》:春工
春季造化万物之工。 唐 张碧 《游春引》诗之三:“万汇俱含造化恩,见我春工无私理。” 宋 柳永 《剔银灯》词:“何事春工用意,绣画出,万红千翠。”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梅花一夜漏春工,隔纱窗暗香时送。” 明 杨慎 《雁来红赋》:“兹微生兮秋颖,乃借荣於春工。”
《漢語大詞典》:化功
(1).造化之功。 宋 苏轼 《祝文·秋赛文》之二:“惟神光照祀典,幽赞化功。”
(2).教化之功。
分類:教化造化
《漢語大詞典》:观化(觀化)
(1).观察变化;观察造化。庄子·至乐:“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 唐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清 姚鼐 《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浦山》:“观化吾生眇,焉知从古年。”
(2).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熙寧 十年夏, 康节先生 感微疾,气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谓 司马温公 曰:‘某欲观化一巡如何?’ 温公 曰:‘先生未应至此。’” 明 宋濂 《题李霁峰先生墓铭后》:“未及往见,而先生竟观化冥冥之中。”
(3).观察教化。吕氏春秋·具备:“ 巫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 亶父 。”
《國語辭典》:甄陶  拼音:zhēn táo
1.烧制陶器。汉。桓宽《盐铁论。力耕》:「使治家养生必于农,则舜不甄陶,而伊尹不为庖。」
2.化育、造就。汉。扬雄《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含元包一,甄陶品类,显表纪世,图录豫设。」
《國語辭典》:乘化  拼音:chéng huà
顺随自然运转变化之理。《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唐。许景先徵君宅〉诗:「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漢語大詞典》:化钧(化鈞)
(1).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於陶钧之上。” 裴骃 集解引 崔浩 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 宋 陆游 《谢梁右相启》:“此盖伏遇某官身扶昌运,手斡化钧。” 宋 范成大 《水龙吟·寿留寺》词:“黄扉紫闥,化钧高钞,风霆挥扫。” 明 李东阳 《任贤》诗:“臣心欲効慙无力,勉为吾皇赞化钧。”
(2).教化普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昔在 陶唐 ,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 周振甫 注:“化钧;化均,教化普遍,指风俗淳朴,有不教而化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元造
造化,上天。亦借指天子或朝廷。鉴诫录·诛利口引 五代 李严 《笏记》:“臣等叨承元造,获奉皇华,载驰得面於彤庭,战汗实深於跼地。”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更期元造,终赐曲成。”
《漢語大詞典》:化力
造化之力。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所能为者。”
分類:造化
《漢語大詞典》:化迁(化遷)
造化运转。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穷通靡攸虑,顦顇由化迁。”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聊且凭化迁,终返 班生 庐。”
分類:造化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