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高举(高舉)  拼音:gāo jǔ
1.高飞。《楚辞。宋玉。九辩》:「凫雁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2.隐居。《楚辞。屈原。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3.高高的扬起。宋。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词:「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國語辭典》:辞世(辭世)  拼音:cí shì
1.去世、死亡。唐。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倏忽逮今,二十馀岁,存皆衰白,半亦辞世。」《红楼梦》第一三回:「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
2.隐居。《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托迹黄老,辞世却粒。」
《漢語大詞典》:彻乐(徹樂)
(1).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或卿大夫撤除乐器,以示忧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杞孝公 卒, 晋悼夫人 丧之, 平公 不彻乐,非礼也。”新唐书·高宗纪:“﹝ 总章 元年四月﹞丙辰,有彗星出于五车,避正殿,减膳,彻乐。”
(2).借指逝世。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虽享禄不薄,屡膺蕃庶之赏,彻乐之日,门中索然。”参见“ 彻县 ”。
《漢語大詞典》:彻县(徹縣)
亦作“ 彻悬 ”。 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 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 彻乐 ”。
《國語辭典》:永逝  拼音:yǒng shì
永远别离,即死亡。《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
《漢語大詞典》:倾逝(傾逝)
逝世。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曹氏谯君夫人墓志铭:“岂谓石破山崩,奄从倾逝!”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所可憾者,太常丈及 范先生 皆倾逝。” 明 无名氏 《再生缘》第二折:“西宫 李夫人 昨已倾逝了,圣上慟哭,声振后宫。”
分類:逝世
《漢語大詞典》:丧逝(喪逝)
逝世。 唐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诗:“ 季重 旧游多丧逝, 子山 新赋极悲哀。”
分類:逝世
《漢語大詞典》:殒逝(殞逝)
丧亡;逝世。南史·刘遵传:“贤从弟中庶奄至殞逝,痛可言乎?”
分類:丧亡逝世
《漢語大詞典》:归世(歸世)
逝世。《前汉书平话》卷上:“ 大汉 十年九月十一日, 韩信 归世。”
分類:逝世
《漢語大詞典》:奄化
逝世。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曼殊 奄化之岁, 青浦 王德钟 辑其遗诗,得如干首,将梓以行世,属余为之序。”
分類:逝世
《漢語大詞典》:殂逝
逝世。 汉 蔡邕 《刘镇南碑》:“欲报之德,胡不亿年!如何殂逝,孤弃万民!”三国志·吴志·吴主步夫人传:“伤后殂逝,不终天禄。”旧唐书·魏徵传:“今 魏徵 殂逝,遂亡一镜矣。”
分類:逝世
《漢語大詞典》:殂化
逝世。梁书·王规传:“ 威明 昨宵奄復殂化,甚可痛伤。”
分類:逝世
《國語辭典》:就世  拼音:jiù shì
1.死亡。《国语。越语下》:「先人就世,不谷即位。」汉。刘向《说苑。卷一。君道》:「筦子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
2.迁就世俗。宋。陆游 寒夜诗:「低头就世吾所讳,千载伯鸾安在哉!」
《漢語大詞典》:陨世(隕世)
逝世;离世。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张太岳》:“呜呼, 江陵 权势薰天,一旦无禄陨世,泡影灭而冰山摧,皆由一女子致之,可畏哉,可鉴哉。”
分類:逝世离世
《漢語大詞典》: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國語辭典》:三时(三時)  拼音:sān shí
1.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
2.印度一年分成寒、热、雨三个季节。《大唐西域记》卷二:「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