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通书(通書)  拼音:tōng shū
1.与人互通书信。《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
2.旧时民间通行的历书。《西游记》第二三回:「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
3.旧式婚礼,男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的书帖。
4.书名。北宋周敦颐撰,一卷,朱熹注。旨在阐发易经之理,与太极图说相表里,为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原名《易通》。或称为《周子通书》。
《漢語大詞典》:通书达礼(通書達禮)
谓通诗书,懂礼仪。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原来 田氏 是东村 田贡元 的女儿,到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分類:诗书礼仪
《國語辭典》:记问(記問)  拼音:jì wèn
记诵所读的书,以备应答问难。《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宋。欧阳修〈蔡君山墓志铭〉:「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
《國語辭典》:通讯(通訊)  拼音:tōng xùn
互通讯息。如:「虽隔千里,时相通讯。」
《漢語大詞典》:通启(通啓)
(1).通书信。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久愿通启,披诉圣明,伏见军戎多务,所以不敢祈冒。”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久未通启,想一切尚佳胜耶?”
(2).普遍通知的启事。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三章:“油桌面上,铺着一张通启。”
《漢語大詞典》:通缄(通緘)
通书信。 明 何景明 《赠祖邦》诗:“ 白下 通缄少, 燕都 见面迟。” 杨树达 《〈高等国文法〉序例》:“如教者用之讲授,发生疑义时,即请直接通缄商榷,敬当一一详答。”
分類:通书书信
《国语辞典》:音问两绝(音问两绝)  拼音:yīn wèn liǎng jué
音讯断绝,不通书信。也作「音问杳然」。
《国语辞典》:音问杳然(音问杳然)  拼音:yīn wèn yǎo rán
不通书信与音讯。《杨家将演义》第二三回:「是时真宗在魏府,与众臣悬望救兵消息,音问杳然。」也作「音问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