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溪径(溪徑,谿徑,谿逕)
小路。引申谓途径。 明 唐顺之 《与两湖书》:“每一抽思,了了如见古人为文之意,乃知千古作家别自有正法眼藏在,盖其首尾节奏,天然之度,自不可荖而得意於笔墨溪径之外,则惟神解者而后可以语。”
谿徑:亦作“ 谿逕 ”。 1.山间小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路崎嶇,谿径危险,既絶人里,又少水草。”
(2).泛指门径。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学道之士未闻有自儒书入者,或者以为此治世语言,非入道谿径。”《镜花缘》第三七回:“ 林 兄在宫多日,谿径最熟,可有妙计?”
(3).喻泥古不化,蹈袭故常。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 子云 虽有剽摸,尚少谿逕。”《明诗纪事》引 明 皇甫汸 《司勋集》:“ 司直 ( 皇甫涍 )兄学臻博极,思覃深湛……方其家食含章,与 徐生 二 黄 ,定交笔札,篤嗜 工部 ,既 何 李 篇出,病其谿径,专意 建安 。”
谿徑:亦作“ 谿逕 ”。 1.山间小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路崎嶇,谿径危险,既絶人里,又少水草。”
(2).泛指门径。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学道之士未闻有自儒书入者,或者以为此治世语言,非入道谿径。”《镜花缘》第三七回:“ 林 兄在宫多日,谿径最熟,可有妙计?”
(3).喻泥古不化,蹈袭故常。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 子云 虽有剽摸,尚少谿逕。”《明诗纪事》引 明 皇甫汸 《司勋集》:“ 司直 ( 皇甫涍 )兄学臻博极,思覃深湛……方其家食含章,与 徐生 二 黄 ,定交笔札,篤嗜 工部 ,既 何 李 篇出,病其谿径,专意 建安 。”
《漢語大詞典》:三术(三術)
(1).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 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 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4)指帝道、王道、霸道。《文选·班固〈答宾戏〉》:“ 商鞅 挟三术以钻 孝公 , 李斯 奋时务而要 始皇 。” 李周翰 注:“三术,谓帝道、王道、霸道。”一说,指王道、霸道、富国强兵之道。《汉书·叙传上》:“ 商鞅 挟三术以钻 孝公 。”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王、霸、富国强兵为三术也。’王,一也;霸,二也;富国强兵,三也。”(5)谓行仁义之三道。《列子·说符》:“昔有昆弟三人,游 齐 鲁 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於儒。”(6)进忠言之三术。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进忠言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
(2).三种特长。《梁书·王瞻传》:“ 高祖 每称 瞻 有三术:射、棊、酒也。”
(2).三种特长。《梁书·王瞻传》:“ 高祖 每称 瞻 有三术:射、棊、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