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7,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入选
俊选
博选
预选
选练
选求
选事
守选
选名
选建
诏选
赴选
选德
常选
抡选
《國語辭典》:入选(入選)  拼音:rù xuǎn
被选上。南朝齐。孔稚圭〈为王敬则让司空表〉:「王基才勇,与声华入选。」《红楼梦》第一回:「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漢語大詞典》:俊选(俊選)
俊士和选士。古代指可以教育深造的优秀人材。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乐》以造士。春秋,教以《乐》;冬夏,教以。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 宋 叶适 《陈民表墓志铭》:“先王择司徒俊选,使升之入太学,既有闻其辨论,皆属司马於成德达材,何速也!”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梅侍读:“ 梅公 早预俊选,屯蹇不振,年始从欲,方遇知己。” 元 揭傒斯 《全州学记》:“君子登于俊选,野人免于刑僇,果何惮而不为哉!”
《漢語大詞典》:博选(博選)
广泛地选择。鹖冠子·博选:“贤圣者以博选为本者也,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战国策·燕策一:“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之士必趋於 燕 矣。”后汉书·和帝纪:“博选术艺之士,以充其官。”
分類:广泛选择
《國語辭典》:预选(預選)  拼音:yù xuǎn
在决选前预先选拔。
《漢語大詞典》:选练(選練)
(1).选拔训练。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絶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吕氏春秋·简选:“选练角材,欲其精也。”《汉书·李寻传》:“宜少抑外亲,选练左右,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2).挑选提炼。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始 尧 舜 时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歷 夏 、 殷 、 周 千餘年, 仲尼 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餘无闻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选求(選求)
挑选取用。后汉书·桓荣传:“时 显宗 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 荣 弟子 豫章 何汤 为虎賁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國語辭典》:选事(選事)  拼音:xuǎn shì
1.铨选职官的工作。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古之造士,选事考言。」《新唐书。卷九○。刘政会传》:「崇望又以员外郎主南曹,选事清办。」
2.自愿挑起某项工作之责任。引申为多事。《国语。鲁语上》:「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
《漢語大詞典》:守选(守選)
等候选用。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闕通之,盖六七年而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宋史·选举志一:“旧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復廷试,赐出身者亦免选,於是策名之士尤众,虽艺不及格,悉赐同出身。迺詔有司,凡赐同出身者并令守选,循用常调,以示甄别。”
《漢語大詞典》:选名(選名)
选择有名声的。犹择优。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昇学,利用宾王。” 李善 注:“礼记曰:司徒论选士之秀者,升之於学曰俊士。”
《漢語大詞典》:选建(選建)
谓选才建国。左传·定公四年:“昔 武王 克 商 , 成王 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 周 。” 杨伯峻 注:“选明德之人,建立国家。” 宋 刘攽 《鸿庆宫三圣殿赋》:“盖上帝之所选建,明圣命以天位者,乃所以享德而报功焉。”
《漢語大詞典》:诏选(詔選)
(1).皇帝下诏任命。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 申王 薨,詔选挽郎,而 知章 取捨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咸平 三年十二月丁未,詔选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内銓南曹主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刘宗器送行诗:“ 正统 十三年, 彭时 榜进士,詔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
(2).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请其从来。生对以:‘儒学进身,将赴詔选,游学连郡,访诸先觉。’”参见“ 詔策 ”。
《國語辭典》:诏策(詔策)  拼音:zhào cè
皇帝的命令。《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王幸受诏策,通经术。」
《國語辭典》:赴选(赴選)  拼音:fù xuǎn
前去参加考试希望能被选上。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欲赴选于长安,过此日暮,愿投一宿。」
《漢語大詞典》:赴铨(赴銓)
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赴銓,得通判 南剑州 而归。”金史·宣宗纪上:“詔 河 南、 陕西 镇防军应廕及纳粟补官者,当役如旧,俟事定乃听赴銓。”参见“ 赴选 ”。
《漢語大詞典》:选德(選德)
挑选贤德者。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 隋 牛弘 《大射登歌》:“优贤饗礼洽,选德射仪成。” 元 元明善 《太师淇阳忠武王碑》:“朝廷议功选德,必首三家焉。”
《漢語大詞典》:常选(常選)
(1).指素常选拔的精兵。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驃骑,驃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将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絶也。” 司马贞 索隐:“谓驃骑常选择取精兵。”
(2).古代定期选举官吏的一种制度。《梁书·武帝纪中》:“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 甘颜 ,勿限年次。” 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公自常选,数年遂任事于时。”元史·张珪传:“近侍不得巧词復奏,不该常调之人亦不得滥入常选。”
《漢語大詞典》:抡选(掄選)
选拔,挑选。宋史·张齐贤传:“ 太宗 擢进士,欲置 齐贤 高第,有司偶失抡选,上不悦。” 明 张居正 《请重修〈大明会典〉疏》:“抡选儒臣,分局纂修。”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巴黎复友人书:“此列国抡选使才,所由以交涉实学严加考核,庶几使馆无滥竽之辈,行人无辱命之虞。”
分類:选拔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