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88,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举选
选除
四选
廷选
部选
左选
入选
俊选
博选
预选
选练
选求
选事
守选
选名
《漢語大詞典》:举选(舉選)
(1).推举选拔。新唐书·关播传:“陛下虽求贤,又使举荐,然止得求名文辞士;焉有有道贤人肯奉牒丐举选邪?”
(2).指科举。 唐 韩愈 《赠侯喜》诗:“半世遑遑就举选,一名始得红颜衰。”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姚君墓志铭》:“士之一身与其父母兄弟妻子,皆繫命於举选之得失,何也?以其荣悴异焉。”
《漢語大詞典》:选除(選除)
选拔任用。后汉书·和帝纪:“选除七十五人,补謁者、长、相。”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才得唱名, 满生 心里放 文姬 不下,晓得选除未及,思量道:‘ 汴梁 去 凤翔 不远,今幸已脱白挂緑,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再来未迟。’”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学校:“郡县学官,毋得出自选除;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
《漢語大詞典》:四选(四選)
(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由此以下者,不足选也。”
(2). 宋 代铨选官员的制度。 元丰 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 元丰 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与四选稍异,亦旌劝之义也。”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盖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漢語大詞典》:廷选(廷選)
由朝廷选任。 唐 韩愈 《故幽州节度判官清河张君墓志铭》:“﹝ 范阳府 ﹞密奏: 幽州 将父子继续,不廷选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孤怯,须强佐乃济。”
《漢語大詞典》:部选(部選)
清 中央各部考选官吏之谓。《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宗人府》:“礼、工二部各添设题缺主事一缺,均作为宗室额缺,不归部选。”
《漢語大詞典》:左选(左選)
见“ 左右选 ”。
《漢語大詞典》:左右选(左右選)
宋 朝吏部铨叙官吏,以文选为左选,武选为右选。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文献通考·职官一:“ 宋朝 典选之职,自分为四:文选二,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銓。武选二,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 元丰 定制,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掌文武官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文臣寄禄官自朝议大夫、职事官自大理正以下,非中书省敕授者,归尚书左选;武臣升朝官自皇城使,职事官自金吾阶卫仗司以下,非枢密院宣授者,归尚书右选;自初仕至州县幕职官,归侍郎左选;自借差、监当至供奉官、军使,归侍郎右选。”
《國語辭典》:入选(入選)  拼音:rù xuǎn
被选上。南朝齐。孔稚圭〈为王敬则让司空表〉:「王基才勇,与声华入选。」《红楼梦》第一回:「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漢語大詞典》:俊选(俊選)
俊士和选士。古代指可以教育深造的优秀人材。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乐》以造士。春秋,教以《乐》;冬夏,教以。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 宋 叶适 《陈民表墓志铭》:“先王择司徒俊选,使升之入太学,既有闻其辨论,皆属司马於成德达材,何速也!”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梅侍读:“ 梅公 早预俊选,屯蹇不振,年始从欲,方遇知己。” 元 揭傒斯 《全州学记》:“君子登于俊选,野人免于刑僇,果何惮而不为哉!”
《漢語大詞典》:博选(博選)
广泛地选择。鹖冠子·博选:“贤圣者以博选为本者也,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战国策·燕策一:“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之士必趋於 燕 矣。”后汉书·和帝纪:“博选术艺之士,以充其官。”
分類:广泛选择
《國語辭典》:预选(預選)  拼音:yù xuǎn
在决选前预先选拔。
《漢語大詞典》:选练(選練)
(1).选拔训练。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絶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吕氏春秋·简选:“选练角材,欲其精也。”《汉书·李寻传》:“宜少抑外亲,选练左右,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2).挑选提炼。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始 尧 舜 时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歷 夏 、 殷 、 周 千餘年, 仲尼 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餘无闻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选求(選求)
挑选取用。后汉书·桓荣传:“时 显宗 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 荣 弟子 豫章 何汤 为虎賁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國語辭典》:选事(選事)  拼音:xuǎn shì
1.铨选职官的工作。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古之造士,选事考言。」《新唐书。卷九○。刘政会传》:「崇望又以员外郎主南曹,选事清办。」
2.自愿挑起某项工作之责任。引申为多事。《国语。鲁语上》:「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
《漢語大詞典》:守选(守選)
等候选用。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闕通之,盖六七年而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宋史·选举志一:“旧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復廷试,赐出身者亦免选,於是策名之士尤众,虽艺不及格,悉赐同出身。迺詔有司,凡赐同出身者并令守选,循用常调,以示甄别。”
《漢語大詞典》:选名(選名)
选择有名声的。犹择优。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昇学,利用宾王。” 李善 注:“礼记曰:司徒论选士之秀者,升之於学曰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