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7,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显选
选修
选推
选题
选配
选宫
选填
贡选
地选
类选
十选
取选
听选
彩选
门选
《漢語大詞典》:显选(顯選)
显要的职位。 三国 魏 曹操 《与王修书》:“自是以来,在朝之士,每得一显选,常举君为首。”
分類:显要职位
《國語辭典》:选修(選修)  拼音:xuǎn xiū
学生在可自由选择的科目中,选定所要学习的科目。如大学中的选修课程,相对于必修而言。
《漢語大詞典》:选推(選推)
选拔推举。 南朝 梁 江淹 《赐赦交州诏》:“其股肱文武,详材选推;并遣大使,宣扬朝旨。”
分類:选拔推举
《漢語大詞典》:选题(選題)
选择题材和名称。亦指选定的题目。《辞书研究》1988年第1期:“加强对大、中型辞书选题的管理,已是当务之急。”《光明日报》1988.5.6:“优化选题,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合考虑。”
分類:选定题目
《國語辭典》:选配(選配)  拼音:xuǎn pèi
挑选搭配。如:「他是位著名的室内设计师,对于家具的选配更是别具慧眼。」
《漢語大詞典》:选宫(選宫)
古时为帝王在民间挑选宫女。 明 周履靖 《锦笺记·代选》:“小姐又值选宫,你看,这几日大家小户,谁不嫁女婚男……我想选宫一説,或出里巷流言,犹之可也;若有朝廷旨意,如之奈何?”
《国语辞典》:选填(选填)  拼音:xuǎn tián
选择并填写。如:「考生选填志愿时,最好能兼顾自己的性向与能力。」
分类:选择填写
《漢語大詞典》:贡选(貢選)
州郡向中央举荐选拔的人材。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乃惟慎贡选,明必黜陟,官得其人,人任其职。” 南朝 梁 何逊 《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将以允应贡选,待问 金门 。”明史·选举志一:“八年从祭酒 倪元璐 言,以贡选为正流,援纳为闰流。”
《骈字类编》:地选(地选)
唐 苏颋 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乐游光地选,酺饮庆天从。
《漢語大詞典》:类选(類選)
依类选任。《明律·吏律·官吏给田》:“凡各衙门官吏给田到吏部,限五日付勘完备,以凭类选銓注。”
分類:依类选任
《骈字类编》:十选(十选)
宋史选举志:中下县下县簿尉十选。风俗通: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十垓谓之补,十补谓之选,十选谓之载,十载谓之极。甄刘允济地赋:群物毕发,众象森然。飞沈咸遂,动植。斯五亿十选,二万八千,含灵应节,蓄圣怀仙。
《国语辞典》:取选(取选)  拼音:qǔ xuǎn
应试、应考。《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沈文述是一个士人;自家今日也说一个士人,因来行在临安府取选。」
分类:应试应考
《漢語大詞典》:听选(聽選)
明 清 对已授职而等候选用者之称。明史·选举志三:“初授者曰听选,陞任者曰陞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儒生保辅臣:“至十二月, 蕚 未至,听选监生 钱潮 等又上疏请遣使趣大学士 蕚 还朝,与 璁 共辅政。”清史稿·礼志十一:“﹝ 世祖 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 顺天府 署,朝夕哭临三日。”
《漢語大詞典》:彩选(彩選)
唐宋时的一种博戏。类似后来的升官图。相传为 唐 李郃 所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彩选:“《〈彩选〉序》曰:‘ 唐 之衰,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 李贺州 郃 讥之,耻当时职任用骰子之数,均班爵赏,谓之彩选。’言其无实,惟彩胜而已。” 宋 侯寘 《鹊桥仙·和蔡子周》词:“不须惆悵梦中身,这彩选输赢谁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叶子、彩选之戏,今絶不可考……叶子 宋 世已无能者,彩选 宋 晚尚能为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彩选:“按,彩选即今升官图也。 唐 时已有之。”
《漢語大詞典》:门选(門選)
根据门第高低选任官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事实上中正官只依据士人的籍贯及祖、父官位,定门第的高低,吏部尚书依据门第高低作用否的标准。这种选举法称为门选,结果自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