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宁可(寧可)  拼音:níng kě
1.岂可、怎么可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唐。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邪?」
2.宁愿。在不很满意的情况中,所做的抉择。《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正为走出去做不出什么事业,徒惹高人一笑,所以宁可不出去的好。」《红楼梦》第四五回:「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
《國語辭典》:取友  拼音:qǔ yǒu
选择朋友。《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明。杨柔胜《玉环记》第十四出:「小生今年虚度二十七岁,百无一成,徒存怜贫恤寡之心,又有取友亲贤之志。」
《國語辭典》:取道  拼音:qǔ dào
1.上路。《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选取经由某地的路线。如:「公司业务考察团取道香港返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陶子尧拜别了姊夫姊姊,带了管家,取道东三府,到潍县上火车。」
《國語辭典》:取材  拼音:qǔ cái
选择材料。《左传。隐公五年》:「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國語辭典》:采取(採取)  拼音:cǎi qǔ
选择取用。《汉书。卷三六。刘向传》:「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水浒传》第九八回:「叶清后被邬梨差往石室山采取木石。」
《國語辭典》:采摭(採摭)  拼音:cǎi zhí
采摘、拾取。汉。孔安国〈书经序〉:「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是以后来辞人,采摭英华。」
《國語辭典》:决择(決擇)  拼音:jué zé
选择。《荀子。臣道》:「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大丈夫做事,须决择个成败所向,今公何为?」也作「抉择」。
《漢語大詞典》:谨择(謹擇)
慎重选取。荀子·王霸:“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璽綬。” 明 杨士奇 《请开经筵疏》:“盖师友之臣,即他日辅导之臣,不可不谨择。”
《漢語大詞典》:取径(取逕)
亦作“ 取径 ”。 选取经由的道路。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三:“此亦舍康庄而取逕於荆棘之蹊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疆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二月初七日陕甘总督长庚致内阁请代奉电》:“另选得力兵队由 登努斯 取径直赴 伊犂宁远城 ,保护 俄 商。”
《漢語大詞典》:涓选(涓選)
选择,选取。汉书·礼乐志:“丞相 匡衡 奏罢‘鸞路龙鳞’,更定诗曰‘涓选休成’。”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涓,除也。除恶选取美成者也。” 唐 李舒 《迎俎》诗:“盛牲实俎,涓选美成。” 宋 苏轼 《明堂赦文》:“涓选吉日,裒辑上仪。”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涓选四月初八日,我佛诞辰,啟建道场,开佛光明。”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辞无涓选,精采襍污。”
分類:选择选取
《國語辭典》:俊士  拼音:jùn shì
才智出众的人。《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
《國語辭典》:求取  拼音:qiú qǔ
索求争取。如:「求取功名」。《后汉书。卷四七。班梁列传。班超》:「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
《國語辭典》:公制  拼音:gōng zhì
为国际通用的度量衡制度,采取十进位制,例如:以米、公斤、秒分别表示长度、质量、时间的基本单位。
《漢語大詞典》:便时(便時)
(1).吉利的时日。后汉书·董卓传:“宫室营寺焚灭无餘,是时唯有 高庙 、京兆府舍,遂便时幸焉。” 李贤 注:“便时谓时日吉便。”后汉书·鲁丕传:“ 赵王 商 尝欲避疾,便时移住学官, 丕 止不听。” 三国 魏 曹植 《圣皇篇》诗:“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
(2).谓选取吉利的时日。汉书·外戚传下·孝平王皇后:“ 宫 、 丰 、 歆 授皇后璽紱,登车称警蹕,便时 上林 延寿门 ,入 未央宫 前殿。”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三年:“壬戌,车驾还京师,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 震 太尉印綬。” 胡三省 注引 李贤 曰:“且於太学待吉时而后入也,故曰便时。”
(3).适当的时候,方便的时候。《后汉书·宋意传》:“宜割情不忍,以义断恩,发遣 康 焉 各归蕃国,令 羡 等速就便时,以塞众望。” 孙犁 《澹定集·烬馀书札》:“附上书目二纸,请写信给上海文艺出版社那位同志,请他便时到书店给我们找找,你看可以吗?”
《漢語大詞典》:取路
选取经由的道路;上路,登程。《楚辞·九辩》:“却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唐 孙棨 《北里志·楚儿》:“ 光业 明日特取路过其居侦之,则 楚儿 已在临街窗下弄琵琶矣。”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 凤四老爹 果然别了 万中书 ,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 杭州 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