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窜匿(竄匿)  拼音:cuàn nì
窜逃、藏匿。如:「警方拂晓出击,歹徒无所窜匿,全数落网!」
分類:逃窜隐藏
《國語辭典》:远飏(遠颺)  拼音:yuǎn yáng
遁逃远方。《福惠全书。卷一七。刑名部。盗贼上》:「若官府行事少有不谨,露泄风声,逗遛时刻,则高举远飏,莫可踪迹矣。」
《漢語大詞典》:惊窜(驚竄)
受惊而逃窜。北史·祖珽传:“ 珽 自知有犯,惊窜是常。” 明 归有光 《昆山县倭寇始末书》:“沿途剽掠,吾民惊窜,自是要害无守。” 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走兽》:“青猺上树疾如鸟,鹿麅惊窜走如麞。”
分類:受惊逃窜
《國語辭典》:伏窜(伏竄)  拼音:fú cuàn
逃窜藏匿。《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罪重于郊甸,无所伏窜,敢布其死。」
分類:藏匿逃窜
《漢語大詞典》:走窜(走竄)
(1).逃窜,逃奔。礼记·月令“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鷙,四鄙入保” 汉 郑玄 注:“象鸟雀之走窜也。都邑之城曰保。” 唐 薛调 《无双传》:“﹝ 仙客 、 无双 ﹞艰难走窜后,得归故乡,为夫妇五十年。” 宋 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乱离走窜千里山,荆棘蹲坐肤不完。”
(2).扩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麝:“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漢語大詞典》:骇窜(駭竄)
惊惶逃窜。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涉栈道者五千餘骑,人无徒步而进者,马有羡力,兵不劳困, 蜀 人骇窜,自我功为多。”旧唐书·杨国忠传:“辰时,至 咸阳 望贤驛 ,官吏骇窜,无復贵贱,坐宫门大树下。” 清 蒲松龄 《大人行》:“农人榜人废生业,下下骇窜真仓皇!”
分類:惊惶逃窜
《漢語大詞典》:雉窜(雉竄)
(1).比喻情急乱窜。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二十五王,靡旗乱辙;七十六栅,鶉奔雉窜。”
(2).雉受惊扰而逃窜时常藏头露尾,因亦比喻不能自圆其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文人握管,诚不宜专恃稗贩,致蹈獭祭雉窜之讥。”
《漢語大詞典》:駾喙
形容惊恐逃窜而极度疲困。语出诗·大雅·緜:“ 混夷 駾矣,维其喙矣。” 毛 传:“駾,突。喙,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卒駾喙喘息而不敢復厥。”
《漢語大詞典》:穴窜(穴竄)
往旁边逃窜。 汉 刘歆 《遂初赋》:“兽望浪以穴窜兮,鸟脇翼之浚浚。”
分類:旁边逃窜
《漢語大詞典》:栖窜(棲竄)
逃匿,逃窜。后汉书·西羌传:“餘剩兵者不过数百,亡逃栖窜,远依 发羌 。”
分類:逃匿逃窜
《漢語大詞典》:鼠遁
亦作“ 鼠遯 ”。 像鼠一样逃窜隐伏。 唐 杜牧 《上宣州高大夫书》:“为弟子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唐李 不纲, 朱晃 乘时盗国,一时公卿大夫,迫於凶威,鱼伏鼠遯,能全节者无几。”
分類:逃窜隐伏
《漢語大詞典》:逋逆
指逃窜的叛乱者。宋书·王镇恶传:“前将军 刘穆之 见 镇恶 于 积弩营 ,谓之曰:‘公愍此遗黎,志荡逋逆。’”南史·宋纪上·武帝:“ 裕 辞不获命,遂总军要,庶上凭祖宗之灵,下罄义夫之节,翦馘逋逆,荡清京华。”
《漢語大詞典》:狼窜(狼竄)
比喻慌乱逃窜。 宋 王楙 野客丛书·以物性喻人:“惟狼之喻尤多……言其乱走则曰狼窜。”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妖僧:“无何, 行果 突至, 吴 且击且駡曰:‘妖秃!尔……为幻世间,吾今诉帝杀汝矣!’ 行果 瞿瞿,狼窜出门,不知所往。”
分類:慌乱逃窜
《漢語大詞典》:跳骇(跳駭)
惊骇逃窜。文选·宋玉〈高唐赋〉:“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 刘良 注:“禽兽闻水声皆惊骇奔窜。”
分類:惊骇逃窜
《漢語大詞典》:缩窜(縮竄)
退缩逃窜。《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
分類:退缩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