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8,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后送
送钩
监送
送寒衣
道送
送佛
送舅
送路
送审
送灶
密送
进送
送殡
送给
送形
《国语辞典》:后送(后送)  拼音:hòu sòng
自事件现场或战斗地区向后撤运人员及物品。
《漢語大詞典》:送钩(送鈎)
犹藏钩。古代一种游戏。 唐 李商隐 《无题》诗:“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冯浩 笺注:“送钩,古皆作藏彄,后多作藏钩,字异而事同也。隔座送钩者,送之使藏,今人酒令尚有遗法。”
分類:藏钩游戏
《漢語大詞典》:监送(監送)
监督护送。旧唐书·卢杞传:“会 朱滔 、 朱泚 弟兄不睦,有 泚 判官 蔡廷玉 者离间 滔 , 滔 论奏,请杀之。 廷玉 既贬,殿中侍御史 郑詹 遣吏监送, 廷玉 投水而卒。”
分類:监督护送
《漢語大詞典》:送寒衣
旧俗于农历十月初一日,祭祖扫墓,焚烧纸衣,叫“送寒衣”。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十月一》:“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十月一日,祭先墓,剪彩纸为衣裳焚化,谓之送寒衣。”
《漢語大詞典》:道送
引领护送。汉书·张骞传:“ 騫 曰:‘为 汉 使 月氏 而为 匈奴 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 汉 , 汉 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颜师古 注:“道,读曰导。”
分類:引领护送
《漢語大詞典》:送佛
僧人做佛事超度亡灵时,要发牒请佛,献斋上供,事毕,化纸把佛送走,谓之“送佛”。《水浒传》第四五回:“当夜五更道场满散,送佛化纸已了,众僧作谢回去。”《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三月初一,是夫人忌辰修斋,初三圆满……约莫黄昏将尽,和尚送佛出来焚化。”
《韵府拾遗 有韵》:送舅
诗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國語辭典》:送路  拼音:sòng lù
送行。《水浒传》第六一回:「当日忠义堂上做筵席送路。至晚,各自去歇息。」
分類:送行饯行
《漢語大詞典》:送审(送審)
送交有关方面审查。 于伶 《默对遗篇吊阿英》:“他们带着我们送审的原剧本一再来抽查,标记下观众反映强烈的地方,一再指定我们删改某些台词。”
分類:送交审查
《國語辭典》:送灶  拼音:sòng zào
中国传统节俗。旧俗相传玉皇大帝派灶神于人间鉴察众人言行善恶,并于每年岁末返回天庭述职,故人们多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以糖果祭祀灶神,称为「送灶」。也称为「送神」、「祭灶」、「小年」、「谢节」。
《國語辭典》:祀灶  拼音:sì zào
五祀之一。祭祀灶神古于夏祭,汉改腊祭。民间则习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贿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来年好运。也称为「祭灶」、「祭灶神」。
《国语辞典》:密送  拼音:mì sòng
秘密的把东西送给别人。《三国演义》第八回:「次日,便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
《漢語大詞典》:进送(進送)
犹进献。 唐 白居易 《道州民》诗:“ 道州 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餘。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 道州 任土贡。”
分類:进献
《國語辭典》:送殡(送殯)  拼音:sòng bìn
跟著丧家的行列,把灵柩送到葬地。《红楼梦》第七○回:「那日送殡,只不过族中人与王信夫妇,尤氏婆媳而已。」《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传谕他们教习率领学生,一齐穿著体操衣服,手执花圈,前来送殡。」也称为「送葬」、「送丧」。
《漢語大詞典》:送给
作为无偿物给予。例如:这本书送给你了。
作为礼物而给予。例如:送给他父母一台电视机。
《漢語大詞典》:送形
送别死者形骸。礼记·问丧:“送形而往,迎精而返也。”晋书·东海王越传:“送形而往,迎精而还。此墓庙之大分,形神之异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