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不退转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不退转法轮经之略名。
不退转法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略云不退轮。佛菩萨之说法,谓之法轮,菩萨得此法轮,愈增愈进,而不退失,故云不退转,又所说之理有进无退,故云不退转;又为證不退之法而转之法轮,故云不退转;又使众生得不退转,故云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序品曰:「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嘉祥义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一得不丧,名为不退。」注维摩经一:「肇曰:无生之道,无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
不退转法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异译。【又】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略名。
行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不退或四不退之一。永不退失菩萨大行之位也。配之于菩萨之阶位有多说。(参见:不退)
【佛学常见辞汇】
永不退失菩萨的大行。
【三藏法数】
谓别教菩萨从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断尘沙之惑,则永不退失菩萨之行,故名行不退。(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七地功德满足,入于第八无功用地,一切功行永无退失也。(第八无功用地,即不动地也。)
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位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不退,又四不退之一。菩萨十住以上无再退堕于下凡而流转于恶道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不退或四不退之一,菩萨修到十住位以上,便不再堕落退失其地位。
【三藏法数】
谓别教菩萨从初住位中断见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断思惑,则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位不退。(初住即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三藏法数】
谓菩萨十信满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而不退转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快乐不退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五。说往生极乐则得始终净妙快乐,而无退失之乐。
快乐无退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要集上本明净土之十乐,其标数云「第五快乐无退乐。」其解释云「第五快乐不退乐。」
念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不退之一。谓菩萨既断根本无明,一分中道之正念,永不退失也。
【三藏法数】
谓别教菩萨从初地已去,破无明惑,则永不退失中道正念,故名念不退。
舍利弗过去退大乘向小道
【佛学大辞典】
(传说)(参见:乞眼婆罗门)
信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不退之一。(参见:不退)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不退之一。
【三藏法数】
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退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退失大乘,堕于二乘也。如舍利弗遇乞眼婆罗门退大乘以至今日。
退凡下乘率都婆
【佛学大辞典】
(堂塔)在天竺灵鹫山之二基石塔也。频毗娑罗王所建。西域记九曰:「宫城东北行十四里,至鹫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发兴人徒,由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馀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率堵婆,一云下乘,王至此徒行以进。一云退凡,即简凡人不使同往。」
退没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由上地堕落于下地,乐地堕落于苦处也。往生论注上曰:「空过者,退没者。」往生要集上本曰:「上二界中,虽无如此之事,终有退没之苦。」
退法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最钝根之罗汉,一旦證罗汉果后时逢恶缘退没自果者。
【三藏法数】
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三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游行,皆名违缘也。第四果,即阿罗汉。初果,即须陀洹也。)
退屈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修行有可生三种退屈心之难关。(参见:三退屈)。唯识论九曰:「修胜行时有三退屈。」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令生退屈。」
三退屈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五位中,第一资粮位之间,有三种之退屈:一、菩提广大屈,无上菩提,广大深远,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二、万行难修屈,布施之万行甚难修,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三、转依难證屈,二转依之妙果难證,闻而生退屈之心也。对治此三退屈,谓之三练磨。见唯识论九。第一引他既證大菩提者而练磨自心,第二省己意乐而练磨自心也。第三引他之粗善,比已之妙因而练磨自心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菩提广大屈〕,梵语菩提,华言道。谓闻无上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是名菩提广大屈。
〔二、万行难修屈〕,谓闻布施等波罗蜜多,修之甚难,心便退屈,是名万行难修屈。(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三、转依难證屈〕,谓闻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极难可證,心便退屈,是名转依难證屈。(梵语涅槃,华言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