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却避(卻避)
亦作“却避”。 退避。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 孝宗 崩, 光宗 疾不能丧,太皇太后命今上即位。上却避再三,公与同列 韩侂胄 扶抱登御榻,涕泪被面,庭中惊悚。” 明 李东阳 《京都十景·居庸迭翠》诗:“万里朔风须却避,千年王气镇长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爱公 ﹞又偶在船头,戏拈篙刺水。忽掷篙却避,面有惊色。”
分類:退避
《漢語大詞典》:逡遁
(1).却行,恭顺貌。《管子·戒》:“ 桓公 蹵然逡遁。”《汉书·雋不疑薛广德等传赞》:“ 薛广德 保县车之荣, 平当 逡遁有耻, 彭宣 见险而止,异乎‘苟患失之’者矣。” 颜师古 注:“遁读与巡同。”
(2).退避,退让。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逡遁》:“ 贾谊 《过秦》云:‘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仰关而攻 秦 , 秦 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 秦 无亡矢遗鏃之费,而天下已困矣。’遁者盖取盾之声以为巡字,当音详遵反……九国畏愞,自度无功,持疑不进,坐致败散耳。后之学者既不知遁为巡字,遂改为遁逃,因就释云。”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以疆圉抗詔,叛也。又逡遁多畏,而弗能自立为小国,虚设节镇也,孰用?”
(2).退避,退让。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逡遁》:“ 贾谊 《过秦》云:‘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仰关而攻 秦 , 秦 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 秦 无亡矢遗鏃之费,而天下已困矣。’遁者盖取盾之声以为巡字,当音详遵反……九国畏愞,自度无功,持疑不进,坐致败散耳。后之学者既不知遁为巡字,遂改为遁逃,因就释云。”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以疆圉抗詔,叛也。又逡遁多畏,而弗能自立为小国,虚设节镇也,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