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退出  拼音:tuì chū
1.退离所在的场所。如:「小孩入睡后,她便轻轻的退出房外,关好房门。」《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曹军大败,退出城外,奔走数十里。」《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站著答应了几个『是』,方才退出。」
2.脱离团体或组织、组织或活动。如:「他因为健康因素,宣布退出这一次的选举。」《清史稿・卷三九一・李棠阶列传》:「四年,恭亲王被劾退出军机。」
3.退还、归还。《宋史・卷三一三・文彦博列传》:「子渊奏用杷之功,水悉归故道,退出民田数万顷,诏大名核实。」《续金瓶梅》第三六回:「既然送过巫云来,还做亲戚两下走著,把我那财礼只退出五百两来罢!」
《漢語大詞典》:进退出处(進退出處)
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辞受取予不苟为有廉,进退出处不苟为有耻。”
《漢語大詞典》:罢出(罷出)
退出。汉书·叙传上:“ 放 等不懌,稍自引起更衣,因罢出。”
分類:退出
《國語辭典》:退避  拼音:tuì bì
离去、避开。《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
《國語辭典》:退避三舍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儒林外史》第一○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镜花缘》第五六回:「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
《國語辭典》:退保  拼音:tuì bǎo
1.退去保證人的责任。指保證人不愿继续为被保人做保,或在可防止之际,被保人有逃匿或规避保證书、合约等合法文件上的条文时,保證人可报告法院、检察官或司法警察,声请除去其保證人的责任。
2.退出保险。指不再继续保险。
《國語辭典》:出教  拼音:chū jiào
1.逐出教外,是基督教会对不守戒律者所施的罚则。中古时代实行的最为严格,受此宣告者,同教之人俱与之绝缘。
2.基督教徒自请退出教外。
《漢語大詞典》:趋出(趨出)
小步疾行退出。示恭敬。书·康王之诰:“羣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管子·中匡:“召 管仲 , 管仲 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觴三行, 管仲 趋出。”《史记·袁盎鼂错列传》:“ 絳侯 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山甫 美姿容,髮长五尺餘。尝沐后,令二婢捧金盘承而梳之。有客造焉,见理髮,趋出,疑其妇。 山甫 连呼,方悟。”
《漢語大詞典》:退衙
旧指官吏公毕退出衙署。 唐 白居易 《晚归早出》诗:“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是时天色傍晚,知县已是退衙。”《荡寇志》第八三回:“﹝ 云天彪 ﹞正要退衙,只见辕门官禀道:‘ 沂州 有一差官,説有机密事禀见相公。’”
《國語辭典》:告退  拼音:gào tuì
1.自请退休。《文明小史》第六○回:「又过了差不多一年了,军机处几个老朽告退的告退了。」
2.辞别或暂时离开一下。如:「对不起,我另外还有事,先告退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孟沂见说是孀居,不敢久留,两杯茶罢,起身告退。」
《國語辭典》:斥退  拼音:chì tuì
1.革退、免职。汉。王充《论衡。定贤》:「准主而说,适时而行,无廷逆之却,则无斥退之患。」《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微过斥退,久不复用,有识所惜,儒士痛心,臣窃伤之。」
2.喝令退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向县里说了,诬那田主虐待佃户,收人家一倍半的租粮,县里听了一面之词,将田主著实训饬一顿,斥退不理,倒把那些佃户放了。」
《國語辭典》:退席  拼音:tuì xí
1.离开坐席。《礼记。玉藻》:「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太平广记。卷五七。太真夫人》:「安期有惭色,退席曰:『下官实不知灵药之妙,品殊乃尔,信骇听矣。』」
2.民意代表因违反议事规则,被主席勒令退出议场;或为表示抗议,而自动离开议场,均谓「退席」。
《國語辭典》:退堂  拼音:tuì táng
指旧时官吏审讯案件告一段落或终结后,退出公堂。如:「县官做出判决后,下令退堂。」
《漢語大詞典》:卷班
宋 元 朝拜皇帝时的一种制度。谓朝见后官员们随本班班首顺次后转退出。宋史·礼志二二:“皇帝御 崇德殿 ……舍人合班奏报閤门无事,唱喏讫,卷班西出。”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是秋……申卷班之令,俾以序退,无争门而出之扰。”
《漢語大詞典》:耐辛苦
宋 代宫廷中语。遣人退出的婉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曾子宣 丞相尝排 蔡京 于 钦圣太后 帘前,太后不以为然。 曾公 论不已。太后曰:‘且耐辛苦。’盖禁中语,欲遣之使退,则曰耐辛苦也。”
《国语辞典》:淡出  拼音:dàn chū
1.电影电视中画面由明亮清晰而逐渐暗淡,音量由大渐小的过程,表示时间的转换或结束。如:「导演要求将这幕父子对话画面作淡出处理。」
2.引申为渐渐退出某种活动。如:「他淡出商场后,就回到老家展开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