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汗迹(汗跡)  拼音:hàn jī
流汗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如:「跑完五千公尺后,每个人的运动衣上都留下许多汗迹。」
分類:汗水痕迹
《漢語大詞典》:含明隐迹(含明隱迹)
犹韬光匿迹。藏匿光彩,掩蔽形迹。形容不自炫露。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妙哉 隗生 !含明隐迹而莫之闻,可谓镜穷达而洞吉凶者也。”
《漢語大詞典》:航迹
船舶、舰艇、鱼雷航行时在水面所留下的痕迹,战斗中可根据敌人舰艇航迹发现敌人或根据敌人鱼雷航迹避开鱼雷攻击
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在空中或空间中形成或遵循的飞行轨迹
飞机在地球表面之上的实际轨迹,或其图上表示
《漢語大詞典》:捕迹(捕跡)
犹言跟踪追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潘閬 ﹞后坐 卢多逊 党亡命,捕跡甚急。”
分類:跟踪追捕
《漢語大詞典》:不拘形迹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茅盾 《子夜》四:“ 曾沧海 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 李四 ;在某一点上,他和这 李四 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随后他知道了 方岳宗 确实没有钱,他的弟弟 方岳贡 做官有清廉之名,就赶快把他释放,表示歉意,并且同他做了朋友,时常约他吃酒,不拘形迹地畅谈。”
《漢語大詞典》:避影敛迹(避影斂跡)
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镜见象,姦民未尝不避影敛跡也。”亦作“ 避影匿形 ”。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昔人所谓非亲非故,何由习知之也。此二者已当不同观,而况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举,为身累者乎!”
《漢語大詞典》:铲迹销声(鏟跡銷聲)
谓隐居。晋书·儒林传论:“ 文博 之漱流枕石,铲跡销声……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
分類:隐居
《國語辭典》:车辙马迹(車轍馬跡)  拼音:chē zhé mǎ jī
车、马走过的痕迹。后亦引申为行踪、踪迹。《左传。昭公十二年〉:「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车辙马迹,遂周行于天下。」也作「车尘马迹」。
《漢語大詞典》:拔树削迹(拔樹削跡)
指 春秋 鲁 孔子 在 宋国 和 卫国 遭到迫害驱逐之事。晏子春秋·外篇下四:“ 婴 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孔子 拔树削跡,不自以为辱;穷 陈 蔡 ,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参阅史记·孔子世家、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孔子》
《漢語大詞典》:避迹藏时(避跡藏時)
逃避时世。 唐 贾至 《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嶇险阻,避跡藏时。”
分類:逃避时世
《漢語大詞典》:避迹违心(避迹違心)
违背本意而隐匿。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其为 荆公 与非 荆公 ,亦难逃后世之公,某万不敢避迹违心,以负兄夙所教督之意。”
《分类字锦》:笔迹柔媚(笔迹柔媚)
唐吴融有富水驿东楹有人题诗:笔迹柔媚,出自纤指诗。
分类:闺秀
《漢語大詞典》: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漢語大詞典》:比肩叠迹(比肩疊跡)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跡。”
《漢語大詞典》:闭门扫迹(閉門掃迹)
见“ 闭门埽轨 ”。
《漢語大詞典》:闭门埽轨(閉門埽軌)
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同郡 刘胜 ,亦自 蜀郡 告归乡里,闭门埽轨,无所干及。” 李贤 注:“轨,车迹也。言絶人事。”亦作“ 闭门扫迹 ”、“ 闭门却轨 ”。 清 戴名世 禹贡锥指序:“而 胡君 年踰七十,平生闭门扫迹,上下千古,讨论六经。”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下直即闭门却轨,兀坐书室,无为往来。” 孙犁 《秀露集·〈善闇室纪年〉序》:“说门可罗雀是夸张的,闭门却轨却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