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5,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记迹
亲迹
迁迹
宝迹
败迹
骋迹
逊迹
踠迹
着迹
梵迹
金迹
畸迹
迹访
迹盗
大迹
《漢語大詞典》:记迹(記迹)
(1).记录考实。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当 王莽 代 汉 ,改置柱下五史,听事侍旁,记迹言行,盖效古者动则左史书之,此其义也。”
(2).记下行实。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留生记迹,付灭忘情,今觉往觉,不晦不明。”
《漢語大詞典》:亲迹(親跡)
亲笔,手迹。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 溥 手教所指挥事甚详,翰墨印记,极有次序,悉是当时亲跡。”
分類:亲笔手迹
《漢語大詞典》:迁迹(遷迹)
迁徙,搬移。 晋 潘岳 《征西赋》:“ 卓 滔天以大涤,劫宫庙而迁迹。”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八神警引,五輅迁迹。”
分類:迁徙搬移
《漢語大詞典》:宝迹(寶蹟)
宝迹台 的省称。 隋炀帝 时在 东都 观文殿 后建二台: 妙楷台 藏古迹, 宝迹台 藏古画。见隋书·经籍志一。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卷一:“纵观图典之盛,无替 天禄 、 石渠 、 妙楷 、 宝蹟 矣。”
《漢語大詞典》:败迹(敗迹)
败亡的行径。 汉 王符 潜夫论·明暗:“夫 田常 囚 简公 , 踔齿 悬 湣王 , 二世 亦既闻之矣。然犹復袭其败迹者,何也?”
分類:败亡行径
《漢語大詞典》:骋迹(騁跡)
亦作“ 骋跡 ”。 往来自如;纵横驰骋。《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汉 刘桢 《鲁都赋》:“舞人就列,整饰容华,和颜扬眸,眄风长歌,飘乎猋发,身如转波,寻虚骋迹,顾与节和。”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步武之间,不足以骋跡。” 李周翰 注:“武亦跡也。言步跡之间,地小何足使良马驰骋其轨跡也。”
《漢語大詞典》:逊迹(遜迹)
退避;隐居。明史·马从聘耿荫楼等传赞:“士大夫致政里居,无封疆民社之责,可逊迹自全,非以必死为勇也。”
分類:退避隐居
《漢語大詞典》:踠迹(踠跡)
亦作“踠蹟”。
(1).马屈其足。意欲奔驰之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踠迹迴唐,畜怒未洩。” 李周翰 注:“踠跡畜怒,谓驰骤之势未散也。”
(2).俯伏。文选·陆机〈辨亡论下〉:“ 陆公 以偏师三万,北据 东坑 ,深沟高垒,按甲养威,反虏踠跡待戮,而不敢北窥生路。” 吕延济 注:“踠跡,谓俯伏也。”
见“ 踠跡 ”。
分類:俯伏奔驰
《漢語大詞典》:着迹(著跡)
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斧凿之迹太明显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元 麻革 《赵太监降日》诗:“著跡云鹏上,收功汗马中。” 清 恽敬 《答顾研麓》:“此后题咏者必多,但此题不可著跡,一著跡非腐即滞矣。”
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明 胡应麟 诗薮·宋:“中 唐 钱起 题雪,虽稍着迹,而声调宏朗,足嗣 开元 。”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 孟子 曰:‘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二‘弗’字太着意,二‘而’字太着迹。”
《漢語大詞典》:梵迹
(1).佛寺的墟迹。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肸蠁灵兆,丘墟梵迹。”
(2).指佛像。法苑珠林卷二三:“ 隋 时有 阿弥陀佛 五十菩萨像者,西域 天竺 之瑞像也……时有 北齐 画工 曹仲达 者,本是 曹国 人,善於丹青,妙画梵迹,传模西瑞,京邑所推。”
分類:佛寺佛像
《骈字类编》:金迹(金迹)
唐 王勃 观佛迹寺 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漢語大詞典》:畸迹
特殊的事迹。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所著长诗,有《英雄约诺斯》一篇,取材于古传,述其人悲欢畸迹。”
分類:特殊事迹
《漢語大詞典》:迹访(迹訪)
亦作“跡访”。 寻访。 宋 沈辽 《伯少卿埋铭》:“虽身在都下,然未尝游权执门,唯跡访道术方士,购求古书为事。”
分類:寻访
《漢語大詞典》:迹盗(迹盜)
跟踪查捕盗贼。新唐书·张善相传:“ 大业 末为里长,督兵迹盗,为众附赖。”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曾明仲 治郡,善用耳目,於迹盗尤有法。”
《骈字类编》:大迹(大迹)
史记封禅书:公孙卿持节尝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大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上即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又作迹。水经注:瓠河又左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一十馀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