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微韵》:迹微(迹微)
富珠哩翀诗:忠文峨眉英,始也迹甚微。
《韵府拾遗 陌韵》:同迹
宋书顾觊之传:忘生而生逾全。遗神而神弥畅。若玉门犁丘盖。同迹于人。故同人有患。
《骈字类编》:石迹(石迹)
水经:河水自临河县东径阳山南注,东流径石迹阜西。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斯阜纳称焉。
《漢語大詞典》:画迹(畫蹟)
亦作“ 画跡 ”。亦作“ 画蹟 ”。
(1).画的笔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 天寳 初,自 南内 移来,画迹拙俗。”一本作“ 画蹟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孟仲晖》:“善写貌,笔迹类 陈閎 ,又似 阎令 。时有 杜景祥 、 王允之 ,竝画迹与 仲暉 相近也。”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王绍宗》:“父 修礼 ,画跡与 殷仲容 相类,亦善书。”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近人有收《汉祖过沛图》者,画蹟颇佳。”
(2).绘画的遗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会暇日,游 大兴善寺 ……游及 慈恩 ,初知官将併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跡,游於此遂絶。” 罗尔纲 《南京如意里太平天囯壁画考证》:“一九五四年六月, 南京 私立新宁女子中学在 如意里 四十四号修校舍时,发现露天墙壁上有被石灰粉饰着的壁画画迹,后又在四十号学校操场发现壁画画迹两壁。”
(3).划过的痕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天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跡故在。”
(1).画的笔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 天寳 初,自 南内 移来,画迹拙俗。”一本作“ 画蹟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孟仲晖》:“善写貌,笔迹类 陈閎 ,又似 阎令 。时有 杜景祥 、 王允之 ,竝画迹与 仲暉 相近也。”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王绍宗》:“父 修礼 ,画跡与 殷仲容 相类,亦善书。”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近人有收《汉祖过沛图》者,画蹟颇佳。”
(2).绘画的遗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会暇日,游 大兴善寺 ……游及 慈恩 ,初知官将併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跡,游於此遂絶。” 罗尔纲 《南京如意里太平天囯壁画考证》:“一九五四年六月, 南京 私立新宁女子中学在 如意里 四十四号修校舍时,发现露天墙壁上有被石灰粉饰着的壁画画迹,后又在四十号学校操场发现壁画画迹两壁。”
(3).划过的痕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天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跡故在。”
《漢語大詞典》:重迹(重跡)
(1).犹重足。《北史·魏京兆王黎传》:“﹝ 元叉 ﹞常直禁中, 明帝 呼为姨父,自后百僚重跡。”参见“ 重足 ”。
(2).犹言重蹈覆辙。 晋 张载 《剑阁铭》:“覆车之轨,无或重跡。”《新唐书·吴兢传》:“ 秦 任 赵高 , 汉 任 王莽 , 晋 家自相鱼肉, 隋 室猜忌子弟,海内糜沸,验之覆车,安可重跡?”
(3).指车马之迹重迭。《文选·陆机〈辨亡论〉上》:“珍瑰重跡而至,奇玩应响而赴。” 吕延济 注:“重跡,谓远方贡献多而车马之跡重叠也。”
(2).犹言重蹈覆辙。 晋 张载 《剑阁铭》:“覆车之轨,无或重跡。”《新唐书·吴兢传》:“ 秦 任 赵高 , 汉 任 王莽 , 晋 家自相鱼肉, 隋 室猜忌子弟,海内糜沸,验之覆车,安可重跡?”
(3).指车马之迹重迭。《文选·陆机〈辨亡论〉上》:“珍瑰重跡而至,奇玩应响而赴。” 吕延济 注:“重跡,谓远方贡献多而车马之跡重叠也。”
《漢語大詞典》:重足
(1).迭足站立。《墨子·尚同下》:“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盗贼者,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何也?其以尚同为政善也。” 孙诒让 间诂:“《诗·无将大车》 郑 笺云:重犹累也。”
(2).迭足不前。形容非常恐惧。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慄。”《魏书·恩倖传·王椿》:“ 椿 性严察,下不容奸,所在吏民,畏之重足。” 宋 叶适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攻伪既日峻,士重足不自保。” 明 李东阳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淛江 之东县 新昌 ,乃在千巖万壑之中央。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2).迭足不前。形容非常恐惧。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慄。”《魏书·恩倖传·王椿》:“ 椿 性严察,下不容奸,所在吏民,畏之重足。” 宋 叶适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攻伪既日峻,士重足不自保。” 明 李东阳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淛江 之东县 新昌 ,乃在千巖万壑之中央。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骈字类编》:斧迹(斧迹)
水经注:□水又东南入阳山县,右合涟口水源出 西北一百一十里石塘村,村之流水侧有豫章木,木径可二丈,其株根犹存,伐之积载,而斧迹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