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5
典故
17
词典
453
佛典
56
其它
9
共453,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痴迷
迷邦
迷空
迷眼
色迷
愚迷
迷踪
迷径
迷失
迷真
尘迷
雪迷
迷雾
迷道
行迷
《國語辭典》:
痴迷
拼音:
chī mí
沉迷不悟。《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四出》:「论娘行恁娇媚,何不嫁个良婿?(旦)孰敢痴迷!」
分類:
痴迷
沉迷
昏迷
入迷
不悟
呆呆
神情
《漢語大詞典》:
迷邦
《
论语·阳货
》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怀其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从政,隐居不仕。
《周书·儒林传·沈重》
:“若居形声而去影响,尚迷邦而忘观国,非所谓也。” 唐
刘禹锡
《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
:“居数岁,投老於南 荆 ,迷邦纵性,委和从化。”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
:“岂终怀宝迷邦,谩説灌园避世。”
分類:
何晏
马融
不肯
从政
《漢語大詞典》:
迷空
布满天空。迷,通“ 弥 ”。 宋
秦观
《沁园春·春思》
词:“宿靄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宋
杨缵
《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
词:“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緑迷空。”
《荡寇志》
第一三二回:“关上驀然烟雾迷空,三关上有兵马喊声。”
分類:
布满
满天
天
《國語辭典》:
迷眼
拼音:
mí yǎn
视线不明的。如:「一阵强风吹来,刮起一片黄沙,令人迷眼。」《封神演义》第七七回:「那雷只震得界牌关地裂山崩;那电只闪得诛仙阵众仙迷眼。」
分類:
于飞
飞扬
尘土
强烈
光线
使得
得眼
眼睛
不开
《國語辭典》:
色迷
拼音:
sè mí
讥称人贪恋女色。如:「他一向色迷贪杯,口碑极差。」
分類:
色迷
贪色
《國語辭典》:
愚迷
拼音:
yú mí
无知迷糊,不明事理。亦指无知迷糊的人。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向是非海内,人我丛中,将那等不晓事的愚迷劝。」《西游记》第一三回:「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
分類:
愚昧
愚弄
迷惑
迷惘
执迷不悟
《漢語大詞典》:
迷踪(迷蹤)
亦作“ 迷踪 ”。 迷失道路。 南朝 梁 沈约
《循役朱方道路诗》
:“覊心亦何言,迷踪庶能復。”
《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
:“这女孩儿迷踪失路。”
《水浒传》
第六一回:“ 卢俊义 道:‘便是我迷踪失路,寻不着宿头,你救我则箇!’” 明
杨慎
《赠韩石溪》
诗:“迷踪 鬼方 雾,藴真 罗甸 烟。”
分類:
迷失
失道
道路
《漢語大詞典》:
迷径(迷徑)
犹迷路。
《
宋书·谢灵运传
》
:“被宿莽以迷径,覩生烟而知墟。” 南朝 梁
刘孝威
《赋得曲涧诗》
:“菱舟失道去,归鳧迷径来。” 清
查慎行
《
人海记·采参
》
:“採参以夏五月,裹粮披榛而入。或迷径为虎狼所噉;或人相遇,弱者死,强者攖所有而出。”参见“ 迷路 ”。
分類:
迷路
《國語辭典》:
迷路
拼音:
mí lù
1.迷失道路。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他乡何处是,迷路问谁来?」
2.离开正途。如:「不良少年就像是迷路的羔羊一样。」
3.生理学上称内耳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腔或管。
分類:
迷失
内耳
迷失道路
满路
方言
失道
错误
失去
道路
正确
方向
迷路
《國語辭典》:
迷失
拼音:
mí shī
1.迷惑而无法分辨。《晋书。卷七八。列传。陶回》:「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文明小史》第四回:「不料多走了路,迷失路途,不忙问怎的。」
2.丢掉、失去。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等孩儿长大时年,交付他收执依然,遮莫杀颠沛流离,休迷失水木根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小的妻子久为杨化冤魂所附,真性迷失。」
分類:
迷失
弄不清
丢失
方向
丧失
道路
《漢語大詞典》:
迷真
(1).犹乱真。 唐
韦应物
《咏徐正字画青蝇》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参见“ 乱真 ”。
(2).迷失真性。 唐
吕岩
《敲爻歌》
:“如鼎沸,永沉沦,失道迷真业所根。”
分類:
迷失
失真
真性
《國語辭典》:
乱真(亂真)
拼音:
luàn zhēn
1.逼真,使人真假难辨。《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列传六。米芾》:「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
2.以假作真。宋。
黄庭坚
谢王烟之惠茶
诗:「于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宋。赵蕃〈
遂初泉
〉诗:「世间名贤久难辨,顾恐石室来乱真。」
分類:
混淆
模仿
真相
逼真
假充
真假
《漢語大詞典》:
尘迷(塵迷)
对尘世的迷恋。 明
杨慎
《黄莺儿·道情》
曲:“早早破尘迷,住 蓬莱 ,西復西,五禽三鸟同游戏。”
分類:
尘世
迷恋
《骈字类编》:
雪迷
张乔浔阳村舍诗见风阻下。
《國語辭典》:
迷雾(迷霧)
拼音:
mí wù
1.浓浓的雾。如:「今晨起来一看,才发现屋外整个陷在迷雾之中。」
2.令人捉摸不著头绪的事物。如:「目前的选情,仍然像一团迷雾,并不明朗。」
分類:
迷漫
人迷
迷失
方向
脱离
离实
事物
《漢語大詞典》:
迷道
(1).迷失道路。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 煒 因迷道失足,坠於大枯井中。” 许地山
《集外·女儿心三》
:“不是迷道,这么晚一个小姑娘夹着包袱,在这样的道上走,莫不是私逃的小丫头?”
(2).指迷失佛道。
《
三论玄义
》
卷下:“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
分類:
迷失
迷失道路
失道
道路
佛道
《漢語大詞典》:
行迷
走入迷途。
《楚辞·离骚》
:“回朕车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
:“苦 邯郸 之难步,庶行迷之易痊。”
分類:
入迷
迷途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