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迷而知反  拼音:mí ér zhī fǎn
迷失正道而及时觉察,回归正途。比喻知错能改。《三国志。卷六。魏书。袁术传》:「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晋。桓玄 与释慧远书劝罢道:「迷而知反,去道不远,可不三思?」
《漢語大詞典》:迷败(迷敗)
迷乱衰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吾无专享 文 武 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
分類:迷乱衰败
《漢語大詞典》:迷颩没腾(迷颩没騰)
迷迷糊糊。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我这里稳丕丕土坑上迷颩没腾的坐。”亦作“ 迷颩模登 ”。 元 周文质 《叨叨令·悲秋》曲:“睡不著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
分類:迷迷糊糊
《國語辭典》:迷颩模登  拼音:mí biāo mó dēng
迷迷糊糊。元。周文质〈正官。叨叨令。悲秋〉曲:「睡不著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也作「迷颩没腾」、「迷丢没邓」、「迷丢答都」。
《漢語大詞典》:迷颩没腾(迷颩没騰)
迷迷糊糊。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我这里稳丕丕土坑上迷颩没腾的坐。”亦作“ 迷颩模登 ”。 元 周文质 《叨叨令·悲秋》曲:“睡不著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
分類:迷迷糊糊
《漢語大詞典》:迷怖
迷惘恐怖。 明 徐渭 《徐相公碑》:“ 润 ( 沈润 )曰:‘我尝夜半胶舟浅水,鬼火萤遶,忽失楫,我迷怖号神,忽闻空鸡,遂获楫以归。’”
分類:迷惘恐怖
《漢語大詞典》:迷缠(迷纏)
迷惑纠缠。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斥甘妖》诗:“迷缠男妇当雷劈,害累人民定火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嗟尔团勇,不知木本水源、情愿足上首下,瞒高天之大德,反颜事讎,受蛇魔之迷缠,忘恩背主。”
分類:迷惑纠缠
《漢語大詞典》:迷眵
方言。谓视觉模糊。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笑欣欣调笙坐对,醉眼迷眵。” 明 瞿式耜 《甲申秋八月挽仲弟起民》诗之二:“年来到眼迷眵甚,谁识吾家旧典型?”
《國語辭典》:迷瞪  拼音:mí dèng
沉醉于一种事物。也作「迷登」。
《漢語大詞典》:迷丢答都
见“ 迷丢没邓 ”。
《漢語大詞典》:迷丢没邓(迷丢没鄧)
糊涂,懵懂。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为甚么叨叨絮絮占着是迷丢没邓的混。”亦作“ 迷丢答都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早是我希颩胡都喜,则管里迷丢答都问。”
分類:糊涂懵懂
《漢語大詞典》:迷丢没邓(迷丢没鄧)
糊涂,懵懂。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为甚么叨叨絮絮占着是迷丢没邓的混。”亦作“ 迷丢答都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早是我希颩胡都喜,则管里迷丢答都问。”
分類:糊涂懵懂
《漢語大詞典》:迷盹
见“ 迷顿 ”。
《漢語大詞典》:迷顿(迷頓)
亦作“ 迷盹 ”。 疲乏欲睡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前一人跨白卫,年四十已来,衣帽整洁,垂首蹇分,盹寐欲堕。或先之,或后之,因循十数里, 王 怪问:‘夜何作,致迷顿乃尔?’”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高屯儿 迷迷盹盹说:‘怎么去?’”
分類:疲乏
《漢語大詞典》:迷顿(迷頓)
亦作“ 迷盹 ”。 疲乏欲睡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前一人跨白卫,年四十已来,衣帽整洁,垂首蹇分,盹寐欲堕。或先之,或后之,因循十数里, 王 怪问:‘夜何作,致迷顿乃尔?’”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高屯儿 迷迷盹盹说:‘怎么去?’”
分類:疲乏
《高级汉语词典》:迷夺时明
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
《國語辭典》:迷而不反  拼音:mí ér bù fǎn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也。」晋。释慧远〈答桓玄书〉:「可谓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真可谓迷而不反也。」
《國語辭典》:迷而不返  拼音:mí ér bù fǎn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比喻犯错而不知悔改。汉。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况我同盟,复能戮力为君之役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國語辭典》:迷而不返  拼音:mí ér bù fǎn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比喻犯错而不知悔改。汉。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况我同盟,复能戮力为君之役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