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5
词典
1
分类词汇
63
佛典
1
共6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颠乱
迷瞀
谬惑
爽惑
闇惑
迷悖
炫视
魇子
眊眩
悸罔
惑变
天夺之魄
眼碜
眼迷心荡
眼花撩乱
《高级汉语词典》:
颠乱
颠倒错乱
《漢語大詞典》:
迷瞀
亦作“ 迷騖 ”。 犹迷乱。
《
后汉书·宦者传论
》
:“然真邪并行,情貌相越,故能回惑昏幼,迷瞀视听。” 李贤 注:“瞀,乱也。” 清
顾炎武
《孝陵图》
诗:“一一费搜寻,涉目仍迷瞀。”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
:“以非常之政术,增庸众之迷骛。”
分類:
迷乱
《漢語大詞典》:
谬惑(謬惑)
荒谬迷乱。
《
三国志·魏志·王凌毌丘俭等传论
》
:“ 钟会 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 清
方东树
《〈切问斋文钞〉书后》
:“窃见诸贤之作,其陈义经物,论议可取者固多矣;而浅俗之词,谬惑之见亦不少。”
分類:
荒谬
迷乱
《漢語大詞典》:
爽惑
迷乱失常。
《
列子·黄帝
》
:“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
:“躁为嚣呼,静为爽惑。”
分類:
迷乱
乱失
失常
《漢語大詞典》:
闇惑
昏昧迷乱。
《
战国策·秦策三
》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姦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姦。”
《
韩非子·难言
》
:“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闇惑之主而死。”
分類:
昏昧
迷乱
《漢語大詞典》:
迷悖
迷乱悖逆。
《
晋书·愍怀太子遹传
》
:“伤其迷悖,又早短折。”
分類:
迷乱
悖逆
《漢語大詞典》:
炫视(炫視)
目光迷乱。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孔广森》
:“特以腐儒炫视,易谬驪黄;末士明经,原求青紫。”
分類:
目光
迷乱
《漢語大詞典》:
魇子(魘子)
指迷乱无理智的人。
《何典》
第七回:“那魘子便来扯他裤子, 臭花娘 那时少个地孔钻钻,叫爷娘弗应的,只得杀猪一般喊起救命来。”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
:“女师之 熊 仍不走…… 熊 系魇子,亦难喻以理或动之以情也。”
分類:
迷乱
无理
理智
人
《漢語大詞典》:
眊眩
谓眼睛迷乱失神。 明
陶宗仪
《
辍耕录·谲诞有配
》
:“友人曰:‘足下得非禀受素弱乎?’曰:‘何为?’曰:‘吾见足下眼目眊眩,又梦寐颠倒,故知其然也。’”
分類:
眼睛
迷乱
乱失
失神
《漢語大詞典》:
悸罔
惊恐迷乱。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
:“其居处壅翳蔽塞,窕邃弗章,倚以陵墓,带以曲房。是故居之则心昏,言之则志哀,悸罔徙易,靡所寤怀。”
分類:
惊恐
迷乱
《漢語大詞典》:
惑变(惑變)
迷乱变化。 晋
葛洪
《
抱朴子·行品
》
:“若乃性行之惑变,始正而终邪,若 王莽 初则美於 伊 霍 ,晚则剧於 赵高 ,又非中才所能逆尽也。”
分類:
迷乱
《國語辭典》:
天夺之魄(天奪之魄)
拼音:
tiān duó zhī pò
上天夺走魂魄。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比喻人将死亡或遭大灾难。《隋书。卷七○。杨玄感等传。史臣曰》:「天夺之魄,人益其灾,群盗并兴,百殃俱起,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
分類:
上天
天使
神志
魂魄
迷乱
《漢語大詞典》:
眼碜(眼磣)
眼花;目光迷乱。 唐
张鷟
《
游仙窟
》
:“入穹崇之室宇,步步心惊;见儻閬之门庭,看看眼磣。”
分類:
眼花
目光
迷乱
《國語辭典》:
眼迷心荡(眼迷心蕩)
拼音:
yǎn mí xīn dàng
心意迷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说那院判一见了小娟,真个眼迷心荡。」
分類:
眼光
迷乱
心神
摇荡
见美
美色
自持
神情
《國語辭典》:
眼花撩乱(眼花撩亂)
拼音:
yǎn huā liáo luàn
形容眼睛昏花,心绪迷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也作「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分類:
看见
见美
美色
繁复
新奇
迷乱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