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重听(重聽)  拼音:zhòng tīng
听觉迟钝。也作「听力障碍」、「听障」。
《國語辭典》:利钝(利鈍)  拼音:lì dùn
1.顺利与艰难阻碍。三国蜀。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敏捷与迟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
3.吉凶。
《國語辭典》:顽钝(頑鈍)  拼音:wán dùn
1.愚呆。《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臣融年五十三。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
2.无气节。《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3.钝刀。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
《國語辭典》:老林  拼音:lǎo lín
1.未开发的山林。如:「深山老林」。《清史稿。卷三四七。杨遇春列传》:「遇春夜往捕,适贼由他路袭营,遇春不回救,伏巢外候贼归,擒斩无遗。贼中有名号者剿除几尽,馀匪以老林为薮。」
2.木头木脑的人。《金瓶梅》第二一回:「当初因为你的事起来,你做了老林,怎么还恁木木的!」
3.对熟识且有些年纪的林姓友人的昵称。
《國語辭典》:上水船  拼音:shàng shuǐ chuán
1.逆流而行的船。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矛盾》:「上水船,风又急,帆下人,须好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转瞬又是元宵佳节,我便料理到汉口去,打听得这天是怡和的上水船。」
2.比喻文思迟钝。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敏捷》:「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水船。』太祖应声谓洎曰:『卿便是上水船也。』」
《國語辭典》:痴钝(痴鈍)  拼音:chī dùn
愚笨迟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梁世有一侯,尝对元帝饮谑,自陈痴钝,乃成飔段。」宋。苏轼 王中甫哀辞:「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國語辭典》:鲁钝(魯鈍)  拼音:lǔ dùn
迟钝、愚笨。《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也作「卤钝」。
《漢語大詞典》:老钝(老鈍)
年老迟钝。 宋 陆游 《雨后复小雪》诗:“贱贫安淡薄,老钝耐讥嘲。”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老钝无闻,用为深耻。”
分類:年老迟钝
《國語辭典》:愚钝(愚鈍)  拼音:yú dùn
愚蠢、反应迟钝。《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自臣受任,志竭愚钝。」《红楼梦》第二二回:「二人笑道:『这样愚钝,还参禅呢!』」
《漢語大詞典》:酸涩(酸澀)
(1).又酸又涩的(味道)。 唐 杜甫 《病橘》诗:“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2).迂腐固执。 明 李贽 《安期告众文》:“严者所以成悲也,尔 韦驮 又不可不知也。勿太酸涩,佛法不是腐烂之物。”
(3).寒酸迟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嘆面目之酸涩,来鬼物之揶揄。”
《國語辭典》:蹇涩(蹇澀)  拼音:jiǎn sè
1.行动迟钝,举步维艰。唐。白居易梦上山〉诗:「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2.文笔不流畅或言语迟滞。唐。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然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聊斋志异。卷二。珠儿》:「然性绝痴,五六岁尚不辨菽麦,言语蹇涩。」
《漢語大詞典》:衰钝(衰鈍)
衰弱迟钝。 宋 陆游 《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使考试官追感平昔作长句以识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自怜衰钝辜真赏,犹窃虚名海内闻。”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十一:“况局守一城,无豪杰之士可与共论,如此则志不能帅气,而衰钝随之。”
分類:衰弱迟钝
《漢語大詞典》:钝滞(鈍滯)
(1).迟钝呆滞。 唐 白居易 《迂叟》诗:“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2).停滞缓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云贵民变档案》:“剿办 猛遮 叛夷,瘴险交困,以致用兵钝滞。”
《國語辭典》:呐呐(吶吶)  拼音:nà nà
说话困难、言语不畅的样子。《礼记。檀弓下》:「其言呐呐然,如不出其口。」也作「讷讷」。
《國語辭典》:木头(木頭)  拼音:mù tou
1.木材。《金瓶梅》第四五回:「进钱粮之时,香里头多上些木头,蜡里头多搀些桕油,那里查帐去!」《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子来,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打不了。」
2.比喻愚蠢或不灵活之人。如:「木头木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才听得承晖一路嚷著说:『怎么还不点灯啊?你们都是干甚么的?一大夥儿都是木头,拨一拨、动一动。』」也称为「木头人」、「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