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不如意十常八九
败意常多如意少
十事不如人六七
十事违人常七八
谁是十分如意
不如意常八九
人间事不如意十八九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9~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尚书·虞书·益稷谟》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旧题汉·孔安国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从我违,而退后有言我不可弼。」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旧题汉·孔安国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从我违,而退后有言我不可弼。」
例句
抗节衷无隐,同心尚弼违。 羊士谔 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
典故
衰晚迟回违寸心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题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洞门对雪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洞门对雪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漢語大詞典》:违戾(違戾)
(1).违背。《后汉书·范升传》:“时难者以 太史公 多引《左氏》, 升 又上 太史公 违戾《五经》,谬 孔子 言。”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况经收换,朝廷为民之意已足;如有违戾,惩治大吏一人,自然震耸用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 元始天尊 讲十戒,第一戒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
(2).抵触;不一致。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 谢尚书 不量力,内与 萧王 违戾,外失 河 北之心,公所知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 李师中 平日讲论,多与 荆公 违戾,及公权盛, 李 欲合之。”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粗野而有楞角的色彩,调和中有违戾的印象。”
(3).乖谬;不合情理。 宋 陈师道 《策问》之五:“ 太史公 之论六家, 班固 之序九流,知其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也。至 荀卿 之非十二子,则咸无取焉。 庄休 之语道术,又皆出於圣人,其故何也?乌有同出於道而无一可取?其违戾莫甚於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古微堂集》:“《古微堂外集》又詆諆先儒,指斥近献,尤多违戾很愎之言,亦不足与辨。”
(2).抵触;不一致。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 谢尚书 不量力,内与 萧王 违戾,外失 河 北之心,公所知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 李师中 平日讲论,多与 荆公 违戾,及公权盛, 李 欲合之。”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粗野而有楞角的色彩,调和中有违戾的印象。”
(3).乖谬;不合情理。 宋 陈师道 《策问》之五:“ 太史公 之论六家, 班固 之序九流,知其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也。至 荀卿 之非十二子,则咸无取焉。 庄休 之语道术,又皆出於圣人,其故何也?乌有同出於道而无一可取?其违戾莫甚於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古微堂集》:“《古微堂外集》又詆諆先儒,指斥近献,尤多违戾很愎之言,亦不足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