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7,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遇冰远引
中国远征军
殷鉴不远
以远见尝
致远任重
尤工远势
逐近弃远
追远慎终
追速致远
在远日亲
在远弥固
长算远略
长往远引
长辔远御
长辔远驭
《分类字锦》:遇冰远引(遇冰远引)
埤雅其大者肌色正苍今俗谓之麻蝇传曰以冰致蝇蝇喜暖而恶寒故遇冰侧翅远引所谓夏虫不可与语冰者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国远征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國語辭典》:殷鉴不远(殷鑑不遠)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比喻可供借镜的事例近在眼前。如:「前次由于大意输了比赛,殷鉴不远,这次大家可要小心点。」
《國語辭典》:殷鉴不远(殷鑒不遠)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殷人灭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孙引以为戒,今则周人灭殷,殷之亡周人更应引以为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夏后之世。」后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昔齐桓公任易牙而乱,孝怀委黄皓而灭,此皆覆车于前,殷鉴不远。」
《國語辭典》:殷鉴(殷鑑)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应以夏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比喻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当可作为野心国家的殷鉴。」
《國語辭典》:殷鉴(殷鑒)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代的子孙应以夏代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比喻为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后之君子,宜在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分类字锦》:以远见尝(以远见尝)
黄庭坚 上苏子瞻诗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分类:梅杏
《國語辭典》:致远任重(致遠任重)  拼音:zhì yuǎn rèn zhòng
比喻能担当重任并且能长期的坚持下去。宋。秦观 贺孙中丞启:「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间气,为世真儒,力足以扶颠持危,器足以致远任重。」也作「任重致远」。
《分类字锦》:尤工远势(尤工远势)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分类:
《漢語大詞典》:逐近弃远(逐近棄遠)
追求近的,舍弃远的。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今 班 《志》所引,上自 周 之 幽 厉 ,下终 鲁 之 定 哀 ,而不云国语,惟称史记,岂非忘本徇末,逐近弃远者乎?”
分類:追求舍弃
《漢語大詞典》:追远慎终(追遠慎終)
犹言慎终追远。陈书·南康愍王昙郎传:“夫追远慎终,抑闻前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出家僧众,制无号哭,父母亡丧,诵念酬恩,追远慎终,寔资冥福。”
《分类字锦》:追速致远(追速致远)
见中手注
分类:
《分类字锦》:在远日亲(在远日亲)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分类:
《分类字锦》:在远弥固(在远弥固)
潘岳 内顾诗 无谓希是疏,在远分弥固。
分类:夫妇
《國語辭典》:长算远略(長算遠略)  拼音:cháng suàn yuǎn lüè
长远的打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一一。名将晚谬》:「搴旗陷陈,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分類:深谋远虑
《漢語大詞典》:长往远引(長往遠引)
谓引身远行,一去不返。 明 张居正 《再乞归葬疏》:“兹又奉圣母申命之颁,耿耿孤忠,寧敢自负。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长往远引,忍於背违者也。”
《國語辭典》:长辔远御(長轡遠御)  拼音:cháng pèi yuǎn yù
用长缰绳远远的驾驭拉车的马匹。比喻远距离的操控他人或某些事物。《晋书。卷五六。孙楚传》:「长辔远御,妙略潜授,偏师同心,上下用力。」也作「长辔远驭」。
《國語辭典》:长辔远驭(長轡遠馭)  拼音:cháng pèi yuǎn yù
用长缰绳远远的驾驭拉车的马匹。比喻远距离操控他人或驾驭某些事物。《南齐书。卷四八。孔稚圭传》:「输宝货以结和,遣宗女以通好,长辔远驭,子孙是赖。」《旧唐书。卷六一。窦威传》:「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自可永保边塞,俾为藩臣,此实长辔远驭之道。」也作「长辔远御」。
《國語辭典》:长辔远御(長轡遠御)  拼音:cháng pèi yuǎn yù
用长缰绳远远的驾驭拉车的马匹。比喻远距离的操控他人或某些事物。《晋书。卷五六。孙楚传》:「长辔远御,妙略潜授,偏师同心,上下用力。」也作「长辔远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