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沧州无棣人,字端伯。登进士第。历成都路转运使,秩满复留,凡数岁,始还朝。哲宗时累迁御史中丞。董敦逸、黄庆基论苏轼托词命以毁先帝,苏辙以名器私所亲,皆以监司罢,之纯疏其诬罔,乃更黜之。以疾改工部尚书。后刘拯劾之纯阿附辙,出知单州。卒年七十五。
全宋诗
李之纯,字端伯,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一○)。八年,为江西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元丰二年(一○七九)始三任成都府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三○○、三三○、三五○)。八年,知沧州(同上书卷三六三)。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瀛州,俄改知成都府(同上书卷四○六)。还为御史中丞,以疾改工部尚书。绍圣中出知单州。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录诗是首。
全宋文·卷二三八八
李之纯,字端伯,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登进士第。熙宁中为度支判官、江西转运副使,徙成都路转运使,凡七年乃还朝,为右司郎中,转太仆卿。元祐初,历知沧州、河北都转运使。二年,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还为户部侍郎,三迁御史中丞。董敦逸等弹击苏轼、苏辙,之纯疏其诬罔。改工部尚书。绍圣中,刘拯劾其阿附辙,出知单州。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金石萃编》卷一三八)。曾知抚州临川县,王安石举于朝(《临川集》卷四○《举谢卿材充升擢任使状》)。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比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元丰七年(一○八四),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至八年,历福建等路转运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三七四以下各卷)。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熙宁二年为比部员外郎,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元丰七年知福州,元祐间为河北、河东、京东等路转运使,七年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八年知相州。累官朝散大夫。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三七四、四一五、四五四、四七一、四七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金石萃编》卷一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明甫。吕惠卿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以王安石荐,召为馆阁校勘。安石与惠卿有隙,升卿于帝前诋安石之短,因降授太常寺太祝、监无为军酒税。元丰三年复馆阁校勘,累迁太常寺丞,出为河北路转运副使。哲宗元符二年权知越州,改守江宁,进直秘阁。
全宋文·卷二一一二
吕升卿,字明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惠卿弟。熙宁三年登进士第。六年三月,以王安石荐,自常州团练推官召为馆阁校理。四月,权发遣京东路常平等事,十一月,权发遣京东路转运判官,十二月,徙淮南东路军器监。七年,为馆阁校勘、崇政殿说书兼同修撰经义,直集贤院。八年十月,权发遣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十二月落职,降授太常寺太祝、监无为军酒税。元丰三年,复馆阁校勘,权判登闻鼓院。六年,为太常寺丞。元祐元年以吏部员外郎通判海州。绍圣四年,自京东路转运副使徙河北路。元符元年,改河东提刑。二年,知江宁府。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三、二四四、二五六、二六九、二七一、三○二、三四○、三七八、四九三、四九四、五○六等,《宋史翼》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新淦人,字义甫,一作毅父。孔武仲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又应制科。以吕公著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哲宗绍圣中,言者谓其元祐时附会当路,讥毁先烈,贬知衡州。元符二年,提举劾其违常平法,责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于史学,工文词,与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孔氏谈苑》、《续世说》、《良世事證》、《释稗》、《诗戏》、《朝散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全宋诗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神宗熙宁中为密州教授(本集《常山四诗》序)。元丰二年(一○七九)为都水监勾当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召试学士院。二年擢秘书丞、集贤校理。三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后迁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南路刑狱(同上书卷三八○、四○七、四○九、四八三)。绍圣中坐元祐时附会当路,削校理,知衡州。又以不推行常平法,失陷官米钱,责惠州别驾,英州安置。徽宗立,复朝散大夫,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元祐党籍落职,管勾兖州景灵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四○作太极观),卒。平仲与兄文仲、武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续世说》、《孔氏谈苑》、《珩璜新论》、《释稗》等。诗文集已散佚,南宋王𨗨收辑为二十一卷,其中诗九卷,刊入《清江三孔集》;民国初年胡思敬校编为《朝散集》,刊入《豫章丛书》。《宋史》卷三四四有传。孔平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朝散集》(简称豫章本)、明钞残本《三孔先生清江文集》(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宋诗钞》(简称诗钞)。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二七二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文仲、武仲弟。治平二年举进士,又应制科,为秘书丞、集贤校理。文仲卒,归葬南康,诏以为江东转运判官护葬事。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绍圣中,言者诋其元祐时附会当路,削校理,知衡州。提举劾其不推行常平法,徙韶州,又责为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复朝散大夫,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十二卷、《孔子杂说》一卷、《释裨》一卷及《珩璜新论》、《良史事證》等。《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公庠,字元善。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两宋名小集》卷三二三《张泗州集》序)。嘉祐八年(一○六三)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奏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制》)。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晋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三年,徙知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又知邛州(《能改斋漫录》卷一六)。晚年提举南京鸿庆宫。有《张公庠宫词》一卷。 张公庠诗,据汲古阁影抄宋书棚本《张公庠宫词》、《四库全书》本《张泗州集》以及《能改斋谩录》所录,合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6—1109 【介绍】: 宋扬州人,字宾老。神宗元丰二年进士。知雍丘县。哲宗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徙福建转运判官,有惠政。徽宗时累迁翰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始因蔡京进,曾预议定元祐党籍。及得志,渐为崖异。帝恶京专愎,阴令沮其奸。暴卒,谥文简。
全宋诗
张康国(一○五六~一一○九),字宾老,扬州(今属江苏)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宋历科状元录》卷四),为兖、饶二州教授,知雍丘县。哲宗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徙福建路转运判官。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为吏部左司员外郎,起居郎。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大观三年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二○),年五十四。《东都事略》卷一○三、《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全宋文·卷二七七六
张康国(一○五六——一一○九),字宾老,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伯弟。元丰二年进士,知雍丘县。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徙福建转运判官。崇宁元年,入为吏部、左司员外郎、起居郎;二年,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三年,进承旨,拜尚书左丞,寻知枢密院事。始因蔡京进,京定元祐党籍等,康国皆预密谋。及得志,寖为崖异,徽宗遂阴令其沮京。大观三年三月暴得疾卒,年五十四,谥文简。《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伯虎,字才元,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七)。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迁江东转运副使,移知随州(同上书卷五一六)。事见清嘉庆《松江府志》卷四四。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人,字楚老。第进士。神宗时官至直秘阁、知延安府。时夏人犯泾原,率师捣其虚,夏人解去。累擢龙图阁直学士。为吏六十年,处事明锐,然反覆诡随,无特操,为识者所非。卒年八十三。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李南公,字楚老,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进士及第,调浦江令,知长沙县。熙宁中,提举京西常平,提点陕西、河北刑狱,擢京西转运副使,入为屯田员外郎。为河北转运副使,加直秘阁、知延安府。进直龙图阁,擢宝文阁待制、知瀛州。拜户部、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历知永兴军、成都、真定、河南府。为吏凡六十年。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望之。吕公弼从孙。以荫入官。神宗熙宁初权户部判官,为王安石所用,命提举市易务。后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阳军。哲宗绍圣中擢户部侍郎,知开封府、怀州。徽宗时责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
全宋诗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以荫补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户部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复相,入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年,安石罢,出知江宁府。元丰元年(一○七八)被劾营缮越法,徙润州。三年,降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三○二)。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阳军(同上书卷三六四)。后历知州府。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贬安化军节度副使,郢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嘉问,字望之,公弼从孙,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以荫入官。熙宁初,条例司引为属官,权户部判官,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提举京城市易务。七年,出知常州。八年,王安石复相,召检正中书户房。安石再罢,出知江宁府,徙润州。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论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阳军。绍圣中,擢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加直学士,知开封府。元符二年,坐荐邹浩,罢知怀州。徽宗时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复起。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张升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四七
张升卿,字公翊,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宗古子。元丰初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坐茶税不实勒停。元祐元年官通直郎,二年为广东经略司转运判官,元祐六年六月,由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知宿州。见苏颂《张君(挺卿)墓志铭》(《苏魏公集》卷五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九、三七九、四○○、四五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虞城人。王尧臣子。神宗元丰三年官水部员外郎,进父遗稿,言父功。神宗嘉之,乃加赠尧臣太师,改谥文忠。以同老为秘阁校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宋城人,字仲至。王洙子。清亮有志操,欧阳修器重其文。以荫入官,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陕西转运副使,哲宗时曾奉使高丽。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校正,世称善本。有《广讽味集》。
全宋诗
王钦臣,字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洙子。文彦博荐试学士院。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赐进士及第。元丰六年(一○八三),为陕西转运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二)。哲宗元祐初为工部员外郎。奉使高丽,还,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代钱协为开封尹,改集贤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有《广讽味集》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事见《宋史》卷二九四《王洙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王洙之子。以父荫为大理寺丞,熙宁三年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任开封府判官,徙群牧判官。元丰中,历熙河路转运使、陕西转运副使。元祐初,为工部郎中、直秘阁,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六年,擢工部侍郎,权吏部侍郎。绍圣元年降知庐州,徙饶州,入元祐党籍,四年斥提举江州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起知颍昌府。卒年六十七。钦臣生平为文至多,家藏书数万卷。其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三、二六七、三二〇、三三二、三八七、四〇四、四一五、四六六、四六八、四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选举九之三、选举三三之二一,《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宋元学案》卷九六,《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程之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五九
程之元,字德孺,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熙宁六年为戎州司户参军,寻调夔州安抚司勾当公事,迁本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元丰二年,以太子中舍徙知嘉州。元祐初知楚州,五年,提点广南东路刑狱。七年,由右朝奉郎进主客郎中。见《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八、四○一、四四六、四七四、二九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昌孺。仁宗嘉祐间进士。为广东路提举常平公事。蔡京为户部尚书、平章事,矜己自任,世京多与之忤,因奏京十事罢归。后徽宗于禁中得其所上书,即擢为吏部员外郎。
全宋文·卷一六六○
萧世京,字昌孺,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嘉祐二年进士。元祐中曾上章乞复青苗、免役法。绍圣初,以左朝奉大夫提举广南东路常平等事。时蔡京为户部尚书,矜己自任,世京多与之忤,因奏京十事,罢归。元符元年,差管勾剩员,次年,擢为吏部员外郎。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七、食货一四之一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一。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陈安民,字子惠,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文彦博妻弟。熙宁中签书相州判官。熙宁、元丰间为殿中丞。元祐三年迁都水监丞。绍圣、元符间为两浙转运判官。尝从李之才学《》,受《卦图》。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二八七、二九○、四一三、四九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传家易说》条,《经易考》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