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2,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下一页
王梁材(字 廷衿 )
陈觉民(字 达野 )
吴择仁(字 智夫 )
方天若(字 彦稽 )
李公彦(字 元德、成德 )
权邦彦(字 朝美 质肃 )
蔡安持(字 资中 )
薛嗣昌(字 亢宗 )
向子諲(字 伯恭 号 芗林居士、所居曰芗林 )
李伯宗(字 会之 荣 )
翁彦国(字 端朝 )
耿南仲(字 晞道、希道 )
胡直孺(字 少汲、少伋 号 西山老人 )
赵子淔(字 正之 )
其它辞典(续上)
曾孝蕴(字 处善 )王梁材(字 廷衿 )
陈觉民(字 达野 )
吴择仁(字 智夫 )
方天若(字 彦稽 )
李公彦(字 元德、成德 )
权邦彦(字 朝美 质肃 )
蔡安持(字 资中 )
薛嗣昌(字 亢宗 )
向子諲(字 伯恭 号 芗林居士、所居曰芗林 )
李伯宗(字 会之 荣 )
翁彦国(字 端朝 )
耿南仲(字 晞道、希道 )
胡直孺(字 少汲、少伋 号 西山老人 )
赵子淔(字 正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处善。曾孝广弟。历官起居舍人、殿中监、户部侍郎,坐事累贬至安远军节度副使。徽宗宣和二年,复为天章阁待制、知歙州。方腊起兵青溪,孝蕴约敕郡内,分兵守厄塞。移知杭州,时城已陷,单车至城下。既克复,令军士勿枉杀。以功加龙图阁学士。卒年六十五。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曾孝蕴,字处善,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从子,孝广弟。绍圣中,累迁起居舍人。崇宁中擢为殿中监,以集贤殿修撰出知襄州,徙江浙荆淮发运。召为户部侍郎。徙工部,以显谟阁待制知杭州。后贬安远军节度副使。政和四年六月,复为集贤殿修撰。宣和二年,复天章阁待制、知歙州。论破方腊功,进显谟阁直学士,又加龙图阁学士。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三一二《曾公亮传》有附传。又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达野。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哲宗元祐间知建阳县,累迁宗正丞。历知漳、建、福州,皆有治状。以忤安惇劾罢。起知泉州,反对榷六郡酒酤之议,擢本路提刑。官至中奉大夫,以右文殿修撰知广州卒。全宋诗
陈觉民,字达野,仙游(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哲宗元祐间举贤良方正。历知漳、建、福、泉州,迁福建路提点刑狱,兼三路都转运使,提举河渠。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广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八)。卒,官至中奉大夫。《宝祐仙溪志》卷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国永兴人,字智夫。吴中复从孙。以父任为雍丘主簿。知太康县。擢熙河路转运判官、副使,从招讨使王厚攻青唐,克兰廓城栅十三。为京畿都转运使,拜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有卖珠人居民货久不返,匿宦官杨戬家,择仁捕窜之,戬中以事,出知熙州。历领江淮发运、知渭州,奉祠。卒年六十六。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吴择仁,字智夫,兴国军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中复从孙。以父任为开封雍丘主簿,建中靖国初知太康县。崇宁中擢直秘阁、熙河路转运副使,从王厚领兵克兰、廓城栅十三,加直龙图阁,进集贤殿修撰,为京畿都转运使。大观中除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出知熙州,徙永兴军,坐改茶法夺职。起复徽猷阁待制领江淮发运,还直学士、知渭州。以病提举崇福宫,起知青州,不克拜,卒,年六十六。见《宋史》卷三二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彦稽。哲宗绍圣四年进士。授彰信军节度推官,会星变,诏求直言,上书指斥元祐臣僚。累迁秘书少监,加右文殿修撰,出知泉州,未行,为言者所攻,遂致仕。在朝为蔡京腹心,陷害善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元德,一作成德,或作成科。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知分宁县。徽宗宣和三年复中博学宏词科。累官宗正卿。素为吕颐浩、朱胜非所知。历两浙发运使,官至工部侍郎。有《潜堂诗话》及文集。全宋诗
李公彦(一○七九~一一三一),字成德,临川(今属江西)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一○)进士。授临江军司户,改知分宁县,除敕令所删定官。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复中博学宏词科,除淮浙发运使,入为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以疾致仕(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高宗绍兴元年卒,年五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平居与谢逸、曾季狸相倡和,有文集、宫词百馀篇及《潜堂诗话》(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已佚。全宋文·卷二九八九
李公彦(一○七九——一一三一),字元德,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元符三年进士,知分宁县,宣和三年复中博学宏词科。除淮浙转运使,累官至朝请大夫。建炎二年,工部侍郎康直权举为从官。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以中奉大夫致仕。绍兴元年卒,年五十三。著有《潜堂诗话》及文集。见《大隐集》卷二,《北海集》卷二所载除官制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二,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33 【介绍】: 宋河间人,字朝美。徽宗崇宁四年上舍登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国子司业。高宗建炎中,知东平府,金人围急,死守数月,城破,犹力战,突围至行在。改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有治声。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次年除签书枢密院事,献“十议”以图中兴。寻兼权参知政事。有遗稿《瀛海残编》。全宋诗
权邦彦(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间(今属河北)人。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进士,授青州教授。历睦亲西宅宗子正,提举河东学事,除太学博士,改国子司业。宣和初,迁左司员外郎使辽,还为集英殿修撰,知易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冀州。高宗建炎间历知东平、江州、建康,改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制置发运使。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入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二年,除签书枢密院兼参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一)。有《瀛海残编》十卷,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四《枢密兼参知政事权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六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权邦彦(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间府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崇宁四年登太学上舍第,授从事郎、青州教授,调沧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国子司业,知易、相、冀州。建炎元年召还,命知荆南府,改东平府。金人破城,突围奔行在,除宝文阁直学士兼知江州、本路制置使。四年,知建康府,改江淮制置发运使。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二年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谥质肃。著有《瀛海残编》十卷。见所撰《宋通直郎通判洺州杨公墓志铭》,杨万里《权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四),《宋史》卷三九六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蔡安持,字资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宋代分册)。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为右通直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为发运副使(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三五)。重和元年(一一一八)官兵部侍郎时以事降官(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八六三
蔡安持(?——一一二四),字资中,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哲宗绍圣初为右通直郎。徽宗时官两浙提点刑狱。政和初为江淮发运副使。四年,为河南尹,寻除迹古殿直学士。七年,迁工部侍郎,换刑部,进兵部。官终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宣和六年四月卒。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职官四二之三五、职官四二之三六、职官六一之三四、职官六九之二、仪制一一之九,《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中万泉人,字亢宗。薛向子。徽宗时累官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后知太原府,以抚纳西羌功,拜礼部、刑部尚书。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崇福宫。久之,知延安府。当迁官,乞回授其子薛昶京秩。前后因事六七贬,多以欺罔获罪,言者并论之,降为待制。全宋诗
薛嗣昌,字亢宗,祖籍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西南),居开封。绍彭弟。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判官,梓州、陕西转运副使。历知渭州、庆州、相州,太原府、延安府,坐启拟反覆,前后因事六七贬。事见《宋史》卷三二八《薛向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九四二
薛嗣昌,字亢宗,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人,薛向子。崇宁中历熙河转运判官,梓州、陕西转运副使,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入为左司郎中,擢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大观间知渭州,改庆州。责安化军节度副使,起知相州、太原府。政和中进延康、宣和殿学士,拜礼部、刑部尚书,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嵩山崇福宫。久之,迁延康殿学士、知延安府。后获罪降为待制。《宋史》卷三二八《薛向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52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向敏中玄孙。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补承奉郎。宣和间累迁淮南转运判官、京畿转运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与李纲友善,为黄潜善所罢。绍兴间累知广州、江州,进徽猷阁待制,除户部侍郎。晚知平江府,以拒金使入境议和忤秦桧,致仕退闲十五年。有《芗林集》、《芗林家规》。全宋诗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为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广州,未几致仕。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三八三○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元符末以恩补官,三迁知咸平县。宣和中除淮南转运判官。高宗朝历江淮发运副使、江东转运使、两浙都转运使,除户部侍郎,罢知平江府。寻致仕,名所居曰芗林。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著有《芗林家规》、《芗林文集》三十卷、《酒边词》二卷(存)。见胡宏《向侍郎行状》(《五峰集》卷三),汪应辰《向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一)。《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孟州河阳人,字会之。第进士。徽宗时知内丘、咸阳、太康县,括县壮丁为兵,得千人,上其名数与按阅之法。蔡卞喜而荐之,提举京畿保甲,使行其说,增籍二万。历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迁刑部侍郎,因与王黼不相能,被罢,提举崇福宫。寻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卒谥荣。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李伯宗,字会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第进士,知内丘、咸阳、太康县。提举京畿保甲,左迁相州通判,提举白波辇运,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政和中历大理卿,迁刑部侍郎。与王黼不合,罢,提举崇福宫。起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以通奉大夫、显谟阁待制卒。《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端朝。翁彦深弟。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累官御史中丞。钦宗靖康之变时,为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充经制使,撰文誓众,领兵入援,并贻书切责张邦昌。高宗即位,除江南东西路经制使。全宋诗
翁彦国(?~一一二七),字端朝,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累官御史中丞。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江宁府改知杭州。七年,提举南京鸿庆宫(《乾道临安志》卷三)。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再知杭州,改知镇江府(同上书)。金人入汴,为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充经制使。高宗建炎元年,知江宁府兼江南东西路经制使。同年七月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赠少保。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七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七○六
翁彦国(?——一一二七),字端朝,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绍圣四年进士。政和间为福建路转运副使,宣和中官至御史中丞。靖康时为徽猷阁直学士、江淮荆浙制置发运使。建炎元年五月,知江宁府兼江南东西路经制使。七月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三六、食货六一之一、方域四之二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七,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宋诗纪事》卷三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开封人,字晞道。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任两浙、广南、荆湖、江西监司。徽宗政和二年,为太子右庶子,寻迁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钦宗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擢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人来侵,力主求和,每与李纲等异议,故战守之备皆罢。出使河东,与金议割地。高宗即位,言者论其主和误国,降授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有《周易新讲义》。全宋诗
耿南仲(?~一一二九),字希道,(《宋元学案》卷九八),开封(今属河南)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宋史》卷三五二《余深传》)。历提举两浙、河北西路常平,提点广南东路、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路转运使。入为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坐事出知衢州。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为太子右庶子,改定王、嘉王侍读。俄试太子詹事,在东宫十年。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力主割地求和。高宗即位,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寻责临江军居住。建炎二年十二月,降授单州别驾(《宋史》卷二五《高宗二》),南雄州安置,行至吉州卒。《宋史》卷三五二有传。今录诗十八首。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耿南仲(?——一一二八),字晞道,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人。元丰五年登进士第,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改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及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入为户部员外郎,罢知衢州。政和二年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钦宗即位,以东宫旧臣礼重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兵南侵,坚主和议割地。高宗即位,薄其为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议者论其主和误国,责授单州团练副使、临江军居住。建炎二年十月,再降授单州别驾,行至吉州卒。有《周易新讲义》十卷(存)、《易明蒙》行世。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 【介绍】: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号西山老人。哲宗绍圣四年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以知应天府为东道都总管,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高宗绍兴元年为刑部尚书,兼权礼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兼侍读。工诗。有《西山老人集》。全宋诗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属江西)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初为路州司户,累迁监察御史,出知平江府。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为淮南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宣和五年(一一二三),为东南六路转运辇运拨发司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一○)。靖康间知南京,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高宗朝擢龙图阁直学士知隆兴府,进兵部尚书,卒。有《西山老人集》,已佚。事见清同治《奉新县志》卷八。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号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绍圣四年进士,能诗。建炎元年为金人所得,既而归之,为龙图阁直学士、户部尚书。建炎二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洪州。绍兴元年四月以刑部尚书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守兵部尚书。十一月以兵部尚书兼侍读卒,赠端明殿学士。见孙觌《西山老人文集序》(《鸿庆居士集》卷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字正之。赵德昭五世孙。以荫补官。善谈论,工诗。徽宗崇宁、大观间大兴土木,每受命董其役,时人鄙之。历秘阁修撰、陕西转运副使,奏请铸小铁钱以易蔡京铸行之夹锡钱。及京再相,为言者论劾乱钱法,落职奉祠。高宗绍兴初,由知西外宗正司改江西都转运使,以运饷供军需有功,进宝文阁直学士,再知西外宗正司。卒年六十七。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赵子淔,字正之,燕王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主簿,河南少尹。提举三门白波辇运司,除直秘阁。丁内艰,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言者希蔡京意,论其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金人南侵,匿民间。绍兴元年,复徽猷阁直学士,知西外宗正司,改江西都转运使。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再知西外宗正司。卒于家,年六十七。《宋史》卷二四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