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9,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旧我
比先
板头
史体
前注
飒拉
古话
渐冉
老本
奄冉
盖愆
旧帐
底薪
遒迈
一晃
《漢語大詞典》:旧我(舊我)
从前的我。引申指过去的思想、作为。 郭沫若 《女神·光海》:“我回到十五年前的旧我了。”《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从此,我抛弃了旧我,开始了最有意义的革命新生。”
《國語辭典》:比先  拼音:bǐ xiān
原先、从前。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这家私比先家兄在时,原无积趱,都是我苦挣下的。」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我小人有一件物,还是比先收下的,因无人买的起,出不上银子,小人就不曾卖。」也作「比先时」。
分類:从前过去
《漢語大詞典》:板头(板頭)
(1).指过去刷印书籍雕板的板面数。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余以为《十三经註疏》板头既多,一时工力恐难猝办。但得将《古註十三经》刻行一部,则大有功於圣学。”
(2).指零散的木板。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厅房楼房烧做一片白地,三口棺材尽为灰烬,不曾剩一块板头。”
《漢語大詞典》:史体(史體)
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文兼史体,状若子书。”
《漢語大詞典》:前注
(1).向前伸出。周礼·考工记·玉人“裸圭尺有二寸,有瓚” 汉 郑玄 注:“瓚如盘,其柄用圭,有流前注。” 唐 王諲 《花萼楼赋》:“浮栏鬱律而却偃,飞甍参差而前注。”
(2).过去的记载、档案。梁书·武帝纪中:“其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前注,与之更始。”
《漢語大詞典》:飒拉(颯拉)
(1).象声词。形容迅速擦过去的声音。 唐 任华 《怀素上人草书歌》:“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颯拉动簷隙。” 清 钱谦益 《次韵刘敬仲〈寒夜〉》之二:“小窗颯拉过归鸦,冻口衔寒阵不譁。”
(2).谓衰老。 清 钱谦益 《感秋》诗之二:“容鬢为君添颯拉,心期愧我尚轮囷。”
《國語辭典》:古话(古話)  拼音:gǔ huà
流传下来或见于文献的古老的话语。如:「你这套长篇大论,全是三千年前的古话,不合时代潮流啦!」
《漢語大詞典》:渐冉(漸冉)
亦作“ 渐苒 ”。 逐渐;渐渐过去。 汉 张衡 《思玄赋》:“恐渐冉而无成兮,留则蔽而不彰。”《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干运犯冒,渐苒歷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十三:“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髮素髭生。”百喻经·观作瓶喻:“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於衣食。”
《國語辭典》:老本  拼音:lǎo běn
1.树木的主干。如:「这棵树的老本被白蚁蛀蚀了大半,恐怕是活不了了。」
2.最初的本钱。《文明小史》第五八回:「知道老爷家累重,又候补了这许多年,差不多老本都贴光了。」
《國語辭典》:奄冉  拼音:yān rǎn
1.形容光阴的流逝。《抱朴子。外篇。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托世飘迅而不再。」晋。陶渊明〈闲情赋〉:「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
2.因循苟且、得过且过。《晋书。卷一一一。慕容炜载记》:「圣恩齿旧,未忍遐弃,奄冉偷荣,愆责弥厚。」
《國語辭典》:盖愆(蓋愆)  拼音:gài qiān
掩饰罪行不使别人知道。语本《书经。蔡仲之命》:「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
《国语辞典》:旧帐(旧帐)  拼音:jiù zhàng
1.以前的帐目。《红楼梦》第五五回:「既这么说,我查旧帐去,此时却记不得。」也作「旧账」。
2.积欠未还的帐。如:「请先把旧帐清掉,否则,恕难再挂帐!」也作「旧账」。
3.人与人之间过去的纠纷。如:「真没想到,他竟然翻脸不认人,连几十年前的旧帐也都翻了出来!」也作「旧账」。
《國語辭典》:底薪  拼音:dǐ xīn
基本薪资。如:「本公司员工除底薪外,另有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待遇相当不错。」
《漢語大詞典》:遒迈(遒邁)
(1).刚劲豪迈。晋书·文苑传论:“ 季雅 摛属遒迈,夙备成德,称为泉岱之珍,固其然矣。”世说新语·言语“ 高坐道人 不作 汉 语”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和尚天姿高朗,风韵遒迈,丞相 王公 一见奇之,以为吾之徒也。”南史·谢弘微传:“ 北度 人 卢广 有儒术,为国子博士,於学发讲,僕射 徐勉 以下毕至。 举 造坐屡折 广 ,辞理遒迈。”
(2).快速地过去。 唐 王勃 《春思赋》:“僕本浪人,平生自伦,怀书去 洛 ,抱劒辞 秦 ,惜良会之遒迈,厌他乡之苦辛。” 宋 徐铉 《祭韩侍郎文》:“今也岁月遒迈,悲欢一空。”
《國語辭典》:一晃  拼音:yī huàng
1.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一晃就是半月。」也作「一晃儿」。
2.一摇一荡。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则见那轿子一晃一晃的,我向前打那抬轿的小厮。」也作「一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