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2
词典
1
分类词汇
51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辽沈
北洋
辽蓟
旅顺
显陵
木叶山
辽川
满族
东三省
沈阳市
摩天岭
大淩河
张学良
闾峰
张作霖
《漢語大詞典》:
辽沈(遼瀋)
今 辽宁省 沈阳市 及其周围地区。 明 刘若愚
《
酌中志·辽左弃地
》
:“ 天启 元年春,失 辽瀋 ,二年春失 广寧 ,全 辽 沦陷。” 清 蒋良骐
《
东华录
》
卷二:“ 辽瀋 界内之人民已不能保,寧问田禾?”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一:“ 辽瀋 旧人,胜朝遗耉,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易宗夔
《新世说·惑溺》
:“未几, 李闯 将迫畿辅, 清 师亦集於 辽瀋 。”
分類:
辽宁
周围
围地
地区
《國語辭典》:
北洋
拼音:
běi yáng
1.称黄海、渤海区域。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今自二浙至登州与密州,皆由北洋,水极险恶。」
2.清末称辽宁、河北、山东等沿海各省为「北洋」。
分類:
北洋
渤海
奉天
黄海
区域
辽宁
直隶
《漢語大詞典》:
辽蓟(遼薊)
指 辽 地(今 辽宁 )和 蓟 地(今 北京市 和 河北省 东北)。因两地邻接而并称。 明
顾起纶
《
国雅品·士品四
》
:“颇事侠兴,多浪迹於 辽 蓟 贵豪间。”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女侠》
:“生既入京,遂游 辽 、 蓟 、 三韩 、 百济 ,足跡遍焉。”
分類:
辽宁
北京
《国语辞典》:
旅顺(旅顺)
拼音:
lǚ shùn
城市名。隶属辽宁省,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临渤海海峡。由黄金山与老虎尾半岛环抱成港。港口狭窄,形势险固,国防地位重要,是中国著名的军港,也是黄海北岸第一良港。清朝时曾为日、俄强租,二次大战后回归。
分类:
城市
城市名
市名
隶属
辽宁
辽东半岛
南端
《漢語大詞典》:
显陵(顯陵)
(1). 五代 晋高祖 陵。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 西北。
《
新五代史·晋出帝纪
》
:“十一月……庚寅,葬 圣文章武孝皇帝 于 显陵 。” 徐无党 注:“陵在 河南 寿安县 。”
(2). 辽世宗 陵。在今 辽宁省 北镇县 医巫闾山 。
《
辽史·世宗纪
》
:“ 应历 元年,葬於 显州 西山 ,陵曰 显陵 。”
(3). 明 兴献皇帝 陵。在今 湖北省 钟祥市 东。
《
明史·世宗纪
》
:“﹝十八年三月﹞辛巳,謁 显陵 。”
分類:
高祖
辽宁
河南
湖北
北镇
宜阳县
西北
帝王
《漢語大詞典》:
木叶山(木葉山)
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北部 老哈河 与 西拉木伦 河合流处,为 契丹 部族的发祥地。
《
辽史·地理志一
》
:“有 木叶山 ,上建 契丹 始祖庙。” 清
吴伟业
《赠陆生》
诗:“嗟君时命剧可怜,蜚语牵连竟配边。 木叶山 头悲夜夜, 春申浦 上望年年。”
分類:
山名
辽宁
西北
北部
《漢語大詞典》:
辽川(遼川)
泛指古 辽 东一带地方。在今 辽宁 东部。
《
晋书·慕容宝载记
》
:“先是, 辽川 无桑,及 廆 通于 晋 ,求种 江 南, 平州 桑悉由 吴 来。” 南朝 梁
吴均
《酬郭临丞》
诗:“白日 辽川 暗,黄尘 陇 坻惊。”
分類:
带地
辽宁
东部
《國語辭典》:
满族(滿族)
拼音:
mǎ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明代后期,建立后金国,后改国号为清,入主中国,建立清王朝。今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一带,部分散居河北、新疆、甘肃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今除边远地区有少数人使用满语外,现普遍使用汉语。有满文,通用汉文。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城市居民多从事工业。传统形式的住屋多砌土炕。部分人信仰萨满教,祭祀祖先。也称「满洲族」、「满洲」。
分類:
满族
中国
少数民族
分布
辽宁
《漢語大詞典》:
东三省(東三省)
东北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三省的合称。1945年 日本 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曾将原东北三省划分为 辽宁 、 辽北 、 安东 、 吉林 、 松江 、 合江 、 黑龙江 、 嫩江 和 兴安 等九省,合称“东九省”。旋解放,均撤销。
分類: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三省
《國語辭典》:
沈阳市(瀋陽市)
拼音:
shěn yáng shì
城市名。位于辽河北岸,中长、北宁、安沈、沈海四大铁路交会于此,交通发达。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兵工厂规模宏大,全国著名,为东北第一大都市,也是东北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分類:
辽宁
省会
中东
东部
铁路
交会
境内
清
《国语辞典》:
摩天岭(摩天岭)
拼音:
mó tiān lǐng
山名:(1)在辽宁省境内,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脉的最高峰。因其地势险要,交通方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太宗东征高丽曾驻扎在此,亦是中日、日俄二战役的战地。也称为「高岭」。(2)在河北省武安县西北和山西省辽县以东之间。山势险峻,人马难行。明末农民暴乱军曾败左良玉于此。(3)在山东省沂水县境内。山势险峻高绝。宋末平民军领袖杨安儿的妹妹四娘子曾抗击金、元兵于此。
分类:
山名
辽宁
境内
公尺
《国语辞典》:
大淩河
拼音:
dà líng hé
河川名。在辽宁省锦县东。源出热河淩源县西南之尾苏图山。长五百馀里,夏秋水盛,二百里内可通帆船。流经朝阳、义县等地,注入辽东湾。也称为「白狼河」。
分类:
河川
河川名
辽宁
县东
出热
热河
《漢語大詞典》:
张学良
(1901- )国民党爱国将领。字汉卿,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1928年张作霖死后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南京国民党政府。曾任国民党政府委员、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6年4月与红军达成联合抗日协议。12月12日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进行“兵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陪蒋飞返南京,被扣押。1946年被解往台湾。
分類:
国民党
爱国
国将
将领
奉天
辽宁
《漢語大詞典》:
闾峰(閭峰)
即 辽宁省 医无闾山 。 金
蔡松年
《声声慢·凉陉寄内》
词:“人未老,约 閭峰 ,多占秀碧。”
分類:
辽宁
《國語辭典》:
张作霖(張作霖)
拼音:
zhāng zuò lín
人名。(西元1875~1928)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分類:
张作霖
首领
奉天
辽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