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辱到
犹言屈尊降临。《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
分類:屈尊降临
《國語辭典》:辱抹  拼音:rù mǒ
玷辱、屈辱。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我这等标致动静,你便随顺了我,也不辱抹了你。」《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郎见刘璞虽然是个病容,却也人材整齐,暗想道:『姐姐著配此人,也不辱抹了。』」也作「辱没」。
分類:辱没
《漢語大詞典》:辱仕
犹言屈身为官。文选·班固〈答宾戏〉:“若乃 伯夷 抗行於 首阳 , 柳惠 降志而辱仕。” 吕向 注:“ 柳下惠 为士师,三黜而不去也。言其能降志辱身而为仕也。”
分類:屈身
《韵府拾遗 寘韵》:辱位
后汉书张酺传:臣愚以经术给事左右,少不更职,不晓文法,猥当剖符典郡,班政千里,必有负恩辱位之咎。
《漢語大詞典》:忍辱草
佛经中说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羊食之,则成醍醐。见《涅槃经》卷二七引《师子吼菩萨》。亦省作“ 忍草 ”。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韵府拾遗 沃韵》:获辱(获辱)
吴越春秋:越王曰:孤获辱连年,得相国之策,再返南乡。
《漢語大詞典》:榆次之辱
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尝游过 榆次 ,与 盖聂 论剑, 盖聂 怒而目之。”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 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分類:无故受辱
《漢語大詞典》:淫辱
奸淫侮辱。例如:淫辱妇女。——《广东军务记》
分類:奸淫侮辱
《韵府拾遗 沃韵》:疻辱
唐书罗艺传:艺负其功。且贵重不少屈。秦王左右尝至其营。艺疻辱之。
《漢語大詞典》:知止不辱
见“ 知足不辱 ”。
《國語辭典》:知足不辱  拼音:zhī zú bù rù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晋书。卷九六。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
《漢語大詞典》:知荣守辱(知榮守辱)
道家提倡的一种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河上公 注:“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知己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亮知荣而守辱,匪徇天以为通。”
分類:道家提倡
《國語辭典》:知足不辱  拼音:zhī zú bù rù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晋书。卷九六。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
《國語辭典》:沾辱  拼音:zhān rù
名声受损。如:「父母一再告诫我们,不可做出任何沾辱门风的事情。」
《漢語大詞典》:迕辱
犹侮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同人:“ 牛 赴试,在省偶被营兵迕辱,忿愬游击之门。”
分類:侮辱
《漢語大詞典》:诬辱(誣辱)
无中生有地加以侮辱。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给文学社信》:“我自信还不至于是这样的脚色,我还能够从此跳下这可怕的戏台。那时就无论怎样诬辱嘲骂,彼此都没有矛盾了。” 送逸梅 《南社社员事略·吕碧城》:“ 襟霞阁主 所编某报上载有《李红郊与犬》一文, 碧城 认为故意影射,诬辱其人格,诉诸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