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慧辨
(1).识见。 唐 李翱 《答韩侍郎书》:“苟以为贤则不要前人相知相识,逢便见机巧,有慧辨,故身虽否塞,而所进达者不为少矣。”
(2).狡黠善辨。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吾友 东城 林君 ,古所谓敦行君子也,纷华盛丽耳目之好一不腻乎其外,獧巧慧辨机智之习一不鉤乎其心。”
分類:识见狡黠
《韵府拾遗 先韵》:辨旃
崔伯易珠赋夜光之珠产于深渊我意其神先生辨旃
《漢語大詞典》:辨雨
普降雨水。辨,通“ 徧 ”。 汉 王充 论衡·明雩:“不崇朝而辨雨天下, 泰山 也。 泰山 雨天下,小山雨国邑。”
分類:降雨雨水
《韵府拾遗 宥韵》:辨究
晋书曹摅传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悯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妇不胜苦楚乃自诬服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漢語大詞典》:辨捷
能言善辩,才思敏捷。辨,通“ 辩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左街僧 録惠 江威仪 、 程紫霄 俱辩捷,每相嘲誚。”
《國語辭典》:辨覈  拼音:biàn hé
判别考核。南朝宋。何承天 安边论:「若得询之朝列,辨覈同异,庶或开引群虑,研尽众谋。」
《漢語大詞典》:辨达(辨達)
长于说理而简明扼要。辨,通“ 辩 ”。 宋 曾巩 《〈王深父文集〉序》:“ 深父 於是奋然独起,因先王之遗文以求其意……文集二十卷,其辞反復辨达,有所开阐,其卒盖将归於简也。”
《國語辭典》:辨裁  拼音:biàn cái
明辨裁决。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诔碑》:「及孙绰为文,志在碑诔,温王郤庾,辞多枝杂,〈桓彝〉一篇,最为辨裁。」
《漢語大詞典》:别辨
(1).变异。吕氏春秋·决胜:“勇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溃,别辨霣坠。” 陈奇猷 校释引 谭戒甫 曰:“别者,异也;辨者,变也。别辨犹言异变也。”
(2).辨别。《元典章·礼部六·杂例》:“ 南京 朝元宫 碑上鐫著圣旨御寳一颗,诚恐姦细歹人摸勒伪造,偷贩马疋,难以别辨。”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二折:“我不分一个曲直,必索要别辨个是和非。”
分類:辨别变异
《國語辭典》:辨驳(辨駁)  拼音:biàn bó
争辩驳斥。《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不瞒大哥说,经过我愚弟兄看的地,一毫也没得辨驳的!」也作「辩驳」。
《國語辭典》:眼辨  拼音:yǎn biàn
眼能明辨。形容眼力好。《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强人眼辨世中希,彦威乎亲天下少。」《董西厢》卷二:「不惟眼辨与身轻,那更马疾手妙。」
分類:眼力
《漢語大詞典》:辨要
论述能抓住要害。辨,通“ 辩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必敛飭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啟之大略也。”太平御览卷五九五引作“辩要”。
《国语辞典》:辨本  拼音:biàn běn
为自己辩白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意欲修下一个辨本,做成一个备细揭帖,到京中诉冤。」
《漢語大詞典》:责辨(責辨)
要求置办。辨,通“ 办 ”。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辨,歌舞俳优,连笑伎戏。” 马非百 注:“辨同‘办’,置备。责辨,要人家置备酒菜。”
分類:要求置办
《漢語大詞典》:辨护(辨護)
(1).办理监督。周礼·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则为主,而脩除且蹕” 汉 郑玄 注:“为主,主辨护之也。” 孙诒让 正义:“辨即今之办治字,汉书·李广传 颜 注云:‘护谓监视之。’此辨护,亦谓辨治监视其事,不定供用相礼也。”墨子·号令:“为符者曰养吏一人,辨护诸门。”古微书·中候握图记:“ 尧 即政七十年,授河图。帝立坛磬折西向, 禹 进迎 舜 , 契 陪位, 稷 辨护。”
(2).治理修护,修治。 汉哀帝 《诏上计丞史归告二千石》:“官寺乡亭漏败,墻垣阤坏不治,无辨护者,不胜任。先自劾不应法,归告二千石听。”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器能之人,以辨护为度,故能识方略之规,而不知制度之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辨护之政,宜於治烦。” 刘昞 注:“事皆辨护,烦乱乃理。”
(3).照顾维护。《汉书·贡禹传》:“往者尝令 金敞 语生,欲及生时禄生之子,既已諭矣,今復云子少。夫以王命辨护生家,虽百子何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