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正名  拼音:zhèng míng
1.辨正名义,使名实相符。《论语。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
2.官吏中的正职,不同于副职或临时代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六出》:「自家姓朱,名杰,见在充本府正名司吏。」
《漢語大詞典》:准望(準望)
(1).谓辨正方位。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招 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2).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自 晋 頠 作準望,为地图之宗,惜其不传於世。至 宋 朱思本 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準望之遗意也。”
(3).犹对等,平等。魏书·成淹传:“二国交和既久,南北皆须準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二国之礼,应相準望。” 胡三省 注:“準,揆平之物;又其义,拟也,倣也。对看为望。月有弦望。后汉·律历志:‘分天之中,相与为衡,谓之望。’谓月望,日月正相对,其平如衡。準望之言,义取诸此。”
《漢語大詞典》:考辨
查考辨正。 清 毛岳生 《〈后汉书公卿表〉序》:“﹝ 练伯颖 ﹞性喜考辨,尤达官制。” 鲁迅 《华盖集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然而在考辨的文字中杂入一点滑稽轻薄的论调,每容易迷眩一般读者,使之失去冷静,坠入彀中。”
《漢語大詞典》:正土
(1).中央之土。《淮南子·墬形训》:“正土之气也,御乎埃天。” 高诱 注:“正土,中土也。”
(2).指辨正国土疆域。 晋 成公绥 《天地赋》:“辨方正土,经略建邦。”
《国语辞典》:字鉴(字鉴)  拼音:zì jiàn
书名。元李文仲撰,五卷。专本说文以辨正字体,刊除俗谬,于诸家皆有所驳正。
《漢語大詞典》:检驳(檢駮)
查察辨正。 清 徐子苓 《与邵位西拟言时事书》:“为今之计,窃以军机处宜增諫官数员,随事检駮,以防偏重之忧。”
分類:查察辨正
《漢語大詞典》:正名定分
辨正名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做‘唠叨家’的。” 钱锺书 《围城》二:“享受了丈夫的权利当然正名定分,该是她的丈夫,否则她为什么肯尽这些义务呢?”
《国语辞典》:正名责实(正名责实)  拼音:zhèng míng zé shí
辨正名称以求与事实相符。宋。岳飞〈申府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劄子〉:「庶得路分速归旧制,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