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8 【介绍】: 宋洛阳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号简斋。陈希亮曾孙。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充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金兵破开封,避乱南下。高宗绍兴元年至行都绍兴,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工诗,初学黄庭坚、陈师道,后师杜甫,抒写家国之感,伤时恨别,悲壮苍凉。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亦能词。有《简斋集》、《无住词》。
全宋诗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为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复为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为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为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为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为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陈与义(1090-1139) 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有《简斋集》、《无住词》。
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又号无住道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历太学博士、著作佐郎等。靖康之乱,避地襄汉,辗转湖湘广闽。绍兴元年,召至行在所,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出知湖州,复入为给事中,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八年卒,年四十九。与义工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有盛名于世。著有《简斋集》(存)、《无住词》(存)、《陈简斋内外制》(佚)。见张嵲《陈公资政墓志铭》(《紫微集》卷三五),《宋史》卷四四五本传,《遂初堂书目》。
《國語辭典》:辟雍  拼音:bì yōng
古时天子所设的大学。参见「辟廱」条。
《分类字锦》:躬养辟雍(躬养辟雍)
后汉书礼仪志明帝永平二年三月上始帅群臣躬养三老五更于辟雍
《分类字锦》:辟雍执事(辟雍执事)
后汉书·舆服志》:行大射礼于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执事者冠皮弁。
分类:
《國語辭典》:辟廱  拼音:bì yōng
古时天子所设的大学。位于京城国子监内,为一圆形建筑物,四周环水,象徵教化流行。《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安汉公奏立明堂、辟廱。」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辟廱者,象璧圜,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作「辟雍」、「廦廱」。
分類:辟雍
《國語辭典》:辟雍  拼音:bì yōng
古时天子所设的大学。参见「辟廱」条。
《漢語大詞典》:辟池
即辟雍。辟,通“ 璧 ”。史记·封禅书:“ 灃 滈 有 昭明 、 天子辟池 。” 司马贞 索隐:“今谓 天子辟池 ,即 周 天子辟雍之地。故 周文王 都 酆 , 武王 都 滈 ,既立灵臺,则亦有辟雍耳。 张衡 亦以 辟池 为雍。”参见“ 辟雍 ”。
分類:辟雍
《國語辭典》:辟雍  拼音:bì yōng
古时天子所设的大学。参见「辟廱」条。
《漢語大詞典》:雍台(雍臺)
(1).即辟雍。古代天子设立的大学。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明堂雍臺,庄观也。” 李善 注引汉书曰:“ 莽 奏起明堂辟雍。”
(2).古代乐曲名。 梁 鼓角横吹曲之一。 梁 鼓角横吹曲旧有《大白净皇太子》《小白净皇太子》《雍台》等十四曲。见《古今乐录》
《國語辭典》:三宫(三宮)  拼音:sān gōng
1.明堂、辟雍、灵台。《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2.诸侯的后宫。《礼记。祭义》:「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
3.天子、太后、皇后。《汉书。卷八六。王嘉传》:「或物好,特赐其工,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唐。颜师古。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
《漢語大詞典》:三雍
亦称“ 三雍宫 ”。 汉 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汉书·河间献王传:“ 武帝 时, 献王 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詔策所问三十餘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辟雍、明堂、灵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后汉书·儒林传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亲行其礼。” 唐 张继 《河间献王墓》诗:“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肇建三雍陈礼乐,宫悬考击闻鸣鼉。”
《漢語大詞典》:三雍
亦称“ 三雍宫 ”。 汉 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汉书·河间献王传:“ 武帝 时, 献王 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詔策所问三十餘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辟雍、明堂、灵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后汉书·儒林传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亲行其礼。” 唐 张继 《河间献王墓》诗:“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肇建三雍陈礼乐,宫悬考击闻鸣鼉。”
《國語辭典》:临雍(臨雍)  拼音:lín yōng
古称天子亲临视学。《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登台观云,临雍拜老。」
《漢語大詞典》:南雍
亦作“ 南廱 ”。 明 代称设在 南京 的国子监。雍,辟雍,古之大学。 明 吴节 撰有南廱志十八卷,后 黄佐 增损成二十四卷。 明 周子义 《〈何大复先生集〉序》:“侍御谓南雍故藏书府,四方人士游览者众,是集永足以风,盍刻而藏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孙富 ﹞年方二十,也是南雍中朋友。” 清 钱谦益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文肃公行状》:“先侍郎与故相 华亭 公之父卒业南雍,皆被赏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捧爵帛,香芹早荐。列班联,敬陪南雍释奠。”
《漢語大詞典》:璧雍
亦作“ 璧廱 ”。 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韩太傅 为诸生时,借相工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三辅黄图·辟廱:“ 周文王 辟廱在 长安 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之流行也。”
《漢語大詞典》:雍泮
辟雍与泮宫。泛指古代天子或诸侯所设立的大学。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李贤 注:“天子辟雍,诸侯頖宫。璧雍者,环之以水,圆而如璧也。頖,半也。诸侯半天子之宫,皆所以立学垂教也。”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官志》:“设教导化,叙经志业,用建雍泮焉。”
《漢語大詞典》:璧堂
辟雍与明堂的并称。辟雍,太学,环之以水,形似璧。明堂,宣明政教的厅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明帝 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 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