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冠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 逢萌 ﹞即解冠挂 东都 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於 辽 东。”后以“解冠”谓辞去官职。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出 汀州 而解冠,入 溆浦 而捐视。”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乞朝见表》:“今復还父母之乡邦,逼桑榆之晷刻,解冠告老,决在此行。” 清 顾炎武 《赠卫处士蒿》诗:“ 逢萌 既解冠, 范丹 亦絶粮。”
《漢語大詞典》:致仕官
因年老或衰病而辞去职务的官员。通典·职官十五:“诸执事官七十听致仕……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开元 十五年十月,致仕官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 滎阳 吕公 尝言: 京洛 致仕官与人相接,皆以闲居野服为礼。” 明 祝允明 《野记·洪武己未冬诏》:“致仕官居乡……筵宴则设别席,不得坐无官者之下。如致仕官胥会则叙爵,爵同则叙齿。”
《漢語大詞典》:辞第(辭第)
辞去所赐的第宅。典出汉书·霍去病传:“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 匈奴 不灭,无以家为也。’”后因以“辞第”指为国忘家。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仇兆鳌 注:“辞第,言不顾身家。”
分類:辞去第宅
《漢語大詞典》:辞邑(辭邑)
辞去封邑。借指辞官退休。晏子春秋·杂下二八:“ 晏子 相 景公 ,老,辞邑。”
《國語辭典》:辞退(辭退)  拼音:cí tuì
1.免除他人的职务。《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教员哑口无言,扫兴而去。始终这位教员被魏总办辞退。」
2.推辞、拒绝。如:「他辞退所有邀约,专心著述。」
《漢語大詞典》:行退
谓辞去官职。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辟大将府,不得已而应之。迁 陈仓 令,公乃因是行退居庐。”
《漢語大詞典》:选引(選引)
谓辞去官职。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 稜 统机括,知其虚实,当听上病,以礼选引。”
《漢語大詞典》:卸职(卸職)
解除或辞去职务。 许地山 《缀网劳蛛》:“我牧师自那年为你底事卸职后,他底生活,你已经知道了。” 王西彦 《风雪》一:“并排坐在这母女对面的,是三位男客:布商 曹万福 ,大学生 陈鹏飞 ,以及卸职的科员 袁宏生 。”
《漢語大詞典》:释绂(釋紱)
亦作“ 释黻 ”。 让出官职;辞去官职。绂,系印的丝带。 汉 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故解印释紱,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 三国 魏 曹植 《谏取诸国士息表》:“使解璽释紱,追 柏成 、 子仲 之业,营 颜渊 、 原宪 之事。”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若 质 之志,实在所天,思投印释黻,朝夕侍坐。”
《漢語大詞典》:辞醴(辭醴)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漢語大詞典》:违署(違署)
离开官署。谓辞去官职。国语·鲁语上:“若罪也,则请纳禄与车服而违署,唯里人所命次。” 韦昭 注:“违,去也。若臣有罪,则请归禄与车服而去其官也。”
《漢語大詞典》:卸篆
卸印。谓辞去官职。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 美国 领事官既已到 潯 ,而 张藩司 业已卸篆,自应仍由该护道妥筹办理。” 清 史致谔 《禀左宗棠·另单》:“当查前署 宁波 林守 ,业经卸篆,究係道府大员,熟悉地方情形,随於九月初旬委令帮办军务。”
《漢語大詞典》:谢役(謝役)
辞去差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胶莱便道:“ 刘 惴甚,谢役, 江陵 亦无如之何,工遂中罢。”
分類:辞去差使
《国语辞典》:免冠解印  拼音:miǎn guān jiě yìn
脱下官帽且免除其印信。比喻辞去官职的意思。《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
《国语辞典》:挂冠而去(挂冠而去)  拼音:guà guān ér qù
主动辞去职务。如:「他因为与上级的理念不合,决定挂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