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复辅音(複輔音)  拼音:fù fǔ yī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结合在一起,称为「复辅音」。如英语strong中的str、spring中的spr皆是。
分類:辅音结合
《國語辭典》:辅音(輔音)  拼音:fǔ yīn
对元音而言,发音时气流受阻者称为辅音,国音字母中之ㄅ、ㄆ、ㄇ、ㄈ等均属之。也称为「声母」、「子音」。
《高级汉语词典》:辅音字母  拼音:fǔ yīn zì mǔ
表示辅音的字母
《國語辭典》:子音  拼音:zǐ yīn
发音时气流受阻所造成不带音的噪音。相对于母音而言。如国音字母中之ㄅ、ㄆ、ㄇ、ㄈ等均属之。也称为「辅音」、「声母」。
《國語辭典》:喉音  拼音:hóu yīn
1.气流受阻于声带所发出的辅音。依发音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喉塞音和喉擦音两种。
2.古韵学中七音之一。如三十六字母中的晓、匣、影、喻四母。
《國語辭典》:边音(邊音)  拼音:biān yīn
发音时,舌尖与齿龈或前颚接触,使口腔中路阻塞,气流分由舌边泄出而成的辅音。如注音符号的ㄌ。也称为「分音」。
《國語辭典》:塞音  拼音:sè yīn
一种辅音发音方式。发音时气流通道完全受阻,然后骤然除阻,使气流破裂而出所产生的声音。塞音在音节前是声母的一种,如国音中的ㄅ、ㄆ、ㄉ、ㄊ、ㄍ、ㄎ。也称为「破裂音」、「全闭音」、「暂音」、「塞声」、「塞爆音」。
《國語辭典》:响音(響音)  拼音:xiǎng yīn
语言学上指比较响亮而能延长的音。包括元音、半元音与鼻音、边音、颤音、闪音等。如:a、e、o、iu、m、n、l、r等。
《國語辭典》:送气(送氣)  拼音:sòng qì
语音学上发塞音或塞擦音时,在发音器官除阻后,吐出强的气流,称为「送气」。
《国语辞典》:浊声(浊声)  拼音:zhuó shēng
语音学上凡气息发出成声时颤动声带的辅音,称为「浊声」。如国音声符中ㄇ、ㄋ、ㄖ等。也称为「浊音」。
《國語辭典》:浊音(濁音)  拼音:zhuó yīn
语音学上指气息发出成声时振动声带的辅音。如国音字母ㄇ、ㄋ、ㄖ等。也称为「浊声」。
《国语辞典》:持阻  拼音:chí zǔ
辅音发音过程的中间阶段。为发音时阻碍作用的持续,是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到恢复正常状态之前的阶段。如发[p]音时,从双唇紧闭到张开之前,肌肉持续紧张,口腔完全闭塞的阶段,即为持阻阶段。
《國語辭典》:鼻音  拼音:bí yīn
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阻塞,软颚和小舌下垂,气流改从鼻腔逸出,即成为鼻音。国音中的鼻音有ㄇ、ㄋ。鼻音为塞音的鼻音化,故也称为「鼻破裂音」;又因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塞,而在鼻腔中自由通过,故也称为「塞通音」。
《國語辭典》:颤音(顫音)  拼音:zhàn yīn
装饰音名称。Trill、Trillo的中译名。主要音与相邻音的快速交替演奏。
《國語辭典》:土族语(土族語)  拼音:tǔ zú yǔ
土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主要通行于青海省互助七族自治县、民和、大通、乐都及甘肃省天祝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