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幸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洪州高安人。幸南容孙。有祖风。懿宗咸通七年中三史科。
朱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器之。曾从曾巩学。轻财急义,悉以祖业让弟轸,独取故居。历官房州司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101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词学图录
苏轼(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有《东坡七集》、《东坡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苏轼(1036~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杭州、湖州等地。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复起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忠。为北宋后期文坛领袖,词开豪放一派,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唐宋四大家;亦工书画,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东坡全集》等。曾作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填词《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对与黄鹤楼的有关的传说故事做了诗意的描述和渲染。在黄鹄山泉侧原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
全宋文·卷一八四九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次子。嘉祐二年登进士乙科,受欧阳修赏识。任凤翔府判官,入直史馆。熙宁间王安石变法,轼因政见分歧,通判杭州,徙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后,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初返京,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旋拜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其间曾被召还朝任礼部尚书等职。为元祐党争所累,绍圣初谪于惠州,再徙儋州。徽宗立,遇赦北还。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其主要著作存世者有《易传》、《书传》及《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事迹见《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三八本传。
王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王轼,元丰间人。
陈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四年(1081)任黄州知州。
释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轼。字空印。得法于吴江法真。天衣怀四世孙也。说法于庐山之下。学者归之如云。沩山密印禅寺。大圆祐祖开法之地。为南国精蓝之冠。崇宁三年厄于火。一夕而烬。寺规模宏大。潭帅曾公孝蕴。谋于众。以为非名世大知识。福慧具足者。不能肩此。轼师其人乎。于是。尽礼迎致之。师亦慨然以兴复为己任。广其基构而增修之。使其壮丽称山雄深。铸万斤铜钟。涂以黄金。立大法宝藏殿。藏诸佛菩萨之言。又明年。增广善法堂之后。为雨花堂。含风而虚明。吐月而宏深。自两廊之左。绕以复屋。立库院。建堂司。大修僧堂。曰。增者人天之福田。佛祖之因地。人所见者也。嚝野深山。圣道场地。阿罗汉所住持。人所不能见。既以广延其所见。则所不见者。敢不敬乎。又刻五百尊者之像。阁而供事之。又明年。得异木于绝壑。大合抱。长倍寻。断而为三。刻净土佛菩萨之像。极其妙丽。殿于天供厨之南。又特建阁于寝室之前。奉安神宗皇帝所赐御书。阁成而东南倾。师默计曰。增万牛莫能挽。且天章神翰之所在。山君水王之所宜。谨藏而卫护之。今职弗修。是神羞也。言卒。而风雨挟屋。山岳撼动。俄而阁正。万人权呼。又明年。重修大三门。太师楚国公。为填其额。却望形胜。众峰来朝。有台自献其前。以宝积灵牙舍利。葬台之中。而建塔其上。千尺九层。荡摩云烟。诸方皆建普同塔。与僧坊相望。远不过一牛鸣地。独沩山。拘阴阳之说。谓近寺不宜为葬地。自开山迄今三百年。建塔于回心桥之南。其去寺十里。主者以远故。或不能亲临。师曰。事无大小。而断于理。从违不可苟也。僧火化。众俱临。先圣令不可违也。祸福之来。以智避就之。不可从也。遂建普同塔。于寺之西。而屋其上。又修大圆祖塔。而峙立两亭。以覆古今碑刻。圣溪庄垄亩。为比邻所吞。数世且百年。莫敢谁何。师曰。不直而归是陷人。入泥犁遣掌事执券證。诸官竟还二百亩。有玉泉住持僧。死于龙牙山。山中人不容其葬。弟子抱骨石涕。师哀之。使于沩山择地建冢塔。丛林义之。师之潜行密用之懿。时时见于与夺。然皆本于仁我。道俗化其德。政和六年。敕补住镇军之焦山。师雅意不欲东。解住持事。力辞之。归庵鸾溪之上。俄诏听还之沩山。自其始至终而还。八年之间。百废具兴。非乘愿力。何以臻此。雪窦天衣之道。至师大振。丛林归心焉。兴修。盖其游戏也。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二
轼字轼同,馀姚人。
马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敬瞻。正统末,以天文生除漏刻博士。读书负经济略,精占候。工诗画,画宗郭熙。天顺元年,岳正左迁钦州同知,亲友莫敢饯别,轼独遗诗送之。
明诗纪事·乙签·卷六
轼字敬瞻,嘉定人。钦天监刻漏博士。 (张日永《吴中人物志》:马轼精绘事,与戴文进、谢廷循同擅画名于京师。)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四六
蔡轼,字子敬。东莞人。明宪宗成化七年(一四七一)举人,官福建县训导。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9—1506 【介绍】: 明湖广公安人,字用敬。天顺八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历四川按察使,弘治间官至户部尚书。督军平定贵州普安女土司米鲁,用兵五月,破寨千余。改南京兵部尚书,参预机务。有《平蛮录》。
维基
王轼(1439年—1506年),字用敬,湖广公安县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王轼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大理右评事,迁任右寺正。在四川登记囚徒时,为百馀人平反,升任四川副使。因事被中伤下狱,真相大白后复官,改职陕西。弘治初年,升四川按察使。弘治三年(1490年),迁南京右佥都御史。八年(1495年),升右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事务,不久,巡抚贵州。次年,入京任大理寺卿,奉诏与刑部裁定条例,颁行天下。弘治十三年(1500年),王轼拜为南京户部尚书。不久,任左副都御史,总督贵州军务,镇压苗族女土司米鲁起事,大胜还朝。孝宗大喜,赏赐有加,加封太子少保。后改南京兵部尚书,参与机务。王轼屡次请求致仕,均不被批准。武宗登极后,因病再次请归。朝廷下诏,加太子太保,荣誉归里。正德元年(1506年)卒。朝廷追赠太保,谥襄简。《明史》有传。
郑轼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郑轼(1449年—?),字式之,江西广信府永丰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五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进士。行取南京都察院理刑,弘治三年(1490年)四月实授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十年二月升湖广按察司佥事,十五年十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轼,字子敬,号宜山,湖广应城县(今湖北应城市)人。湖广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二十八名进士。知定海县,擢监察御史,迁山西按察司副使,历云南按察使,升江西布政使。累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召为大理寺卿,官至户部右侍郎,致仕归乡卒。
王轼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轼,浙江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登甲戌科进士。同年任直隶上海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9 【介绍】: 明江西玉山人,字敬之。正德六年进士。授行人。为人开爽磊落。因谏武宗南巡,被杖死。
维基
詹轼(1476年—1519年),字敬之,号寒泉,江西玉山人,同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十九名。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同进士。授行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宗南巡之争时,与伯父詹瀚同因进谏而受杖刑。詹轼被杖死,詹瀚为其料理后事而归。兵部员外郎陆震、兵部主事刘校、工部主事何遵、大理寺评事林公黼、行人司副余廷瓒、行人刘槩、孟阳、李绍贤、李惠、王翰、刘平甫、李翰臣,刑部照磨刘珏等十馀人同死于廷杖。嘉靖年间赠监察御史,并派官祭祀。安宗时追谥忠洁。
萧轼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萧轼(1508年—?),字仲敬,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八十一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进士。授浙江仁和县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