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4
词典
21
分类词汇
78
佛典
5
共78,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响度
议制
切响
权子母
职等
平色
偏坠
布白
清头
语调
量交
秤水
敁敠
着三不着两
铢两悉称
《國語辭典》:
响度(響度)
拼音:
xiǎng dù
声音的强弱程度。发音物体振动的振幅愈大则响度愈大。
分類:
听觉
上对
声音
音强
强弱
轻重
程度
《漢語大詞典》:
议制(議制)
(1).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
《左传·昭公六年》
:“昔先王议事以制。”
《南史·谢弘微传》
:“被举之身,加以禁錮,年数多少,随愆议制。”
《
旧唐书·刑法志
》
:“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
(2).礼仪制度。议,通“ 仪 ”。
《
晋书·李重传
》
:“先王议制,以时因革,因革之理,惟变所适。”
(3).讨论制宪。
《
清史稿·职官志序
》
:“ 光绪 变法, 宣统 议制,品目张皇,掌寄纷杂,将以靖国,不益嚣乎?”
分類:
讨论
礼仪
礼仪制度
仪制
衡量
制度
轻重
《漢語大詞典》:
切响(切響)
重浊的字音。古人写诗讲究字音的轻重、清浊搭配得当,以求音节和谐。
《宋书·谢灵运传论》
:“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宋
王应麟
《
困学纪闻·评诗
》
:“ 李虚己 初与 曾致尧 倡酬。 致尧 谓曰:‘子之诗虽工,而音韵犹哑。’ 虚己 初未悟,既而得 沈休文 所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遂精於格律。” 清
沈德潜
《
说诗晬语
》
卷上:“美盛德之形容,故曰
《颂》
。其词浑浑尔,穆穆尔,不同
《雅》
音之切响也。”
分類:
重浊
字音
写诗
讲究
轻重
清浊
搭配
得当
《漢語大詞典》:
权子母(權子母)
《
国语·周语下
》
:“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於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谓国家铸钱,以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权其轻重而使行,有利于民。后遂称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为“权子母”。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
:“父衰老,罢贾而居,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煑,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 马 由是稍稍权子母。” 清
薛福成
《创开中国铁路议》
:“其饶于财者,可以广买股分,坐权子母。”
分類:
轻重
国家
《国语辞典》:
职等(职等)
拼音:
zhí děng
依据职位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评定其等级高低的一种职位分类。
分类:
职等
依据
职位
作性
性质
繁简
难易
责任
轻重
所需
资格
《国语辞典》:
平色
拼音:
píng sè
平,银量的轻重。色,银质纯度的高低。平色指旧时用生银买卖兑换,须兼计二者,以决定价值的高低。
分类:
轻重
纯度
高低
买卖
兑换
《國語辭典》:
偏坠(偏墜)
拼音:
piān zhuì
中医上指阴囊一侧肿大偏垂的病症。通常疝气、睪丸炎皆可能引发此症。
分類:
中医
轻重
重失
阴囊
不平
平衡
一侧
肿大
下垂
症状
《國語辭典》:
布白
拼音:
bù bái
写书法时布置空白处与著墨处,使疏密相间,字有字的布白,行有行的布白,笔有笔的布白。
分類:
书法
书法用语
奏乐
乐声
落笔
轻重
抑扬
疏密
空白
缓急
相间
得宜
《國語辭典》:
清头(清頭)
拼音:
qīng tóu
1.知晓、明白。
2.底细、归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两个人常自聐聐聒聒,我也不知一个清头。」
3.吴语。指事理的是非轻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东岳真个有灵,阴间真个无私,一些也瞒不得。大不似阳世间官府里没清头没天理的。」《海上花列传》第五十一回:「相与扑交打滚,踢毽子,捉盲盲,顽耍得没个清头。」
分類:
底细
是非
轻重
有分寸
《國語辭典》:
语调(語調)
拼音:
yǔ diào
1.说话时轻重、缓急、长短的声调。
2.作者表达其旨意时所持的态度与腔调,有时与主要人物观念一致,有时保持距离以作批判。
分類:
语调
言论
朗读
调子
高低
轻重
快慢
语气
气和
情感
《漢語大詞典》:
量交
谓考虑人的权势轻重而与之相交。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故轮盖所游,必非 夷 惠 之室;苞苴所入,实行 张 霍 之家。谋而后动,毫芒寡忒,是曰量交。” 张铣 注:“量,度也,谓度其轻重而交也。”
分類:
量交
考虑
权势
轻重
相交
《漢語大詞典》:
秤水
(1).鱼跃水面之称。旧俗认为是涨水之兆。 清
梁章钜
《
农候杂占
》
之四:“凡鱼跃离水面,谓之秤水。主水涨,高多少,则离水多少。”
(2).每年旧历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轻重,以卜一年旱涝或丰歉。 宋
王得臣
《
麈史·占验
》
:“江湖间人,常于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 元
陆友
《
研北杂志
》
卷下:“世谓正月三日为田本命, 浙 西人谓之夏正三,言夏正之三日,俗以是日秤水,以重为上有年,则极騐。”
分類:
每年
鱼跃
水面
旧历
历元
为是
汲水
涨水
水之
轻重
元正
《國語辭典》:
敁敠(敁敪)
拼音:
diān duo
用手估量物体轻重。后用以指在心中衡量、考虑事态大小。《红楼梦》第四一回:「刘姥姥听了,心中敁敠道:『我方才不过是趣话取笑儿,谁知他果真竟有。』」也作「掂掇」、「掂算」。
分類:
用手
估量
忖度
轻重
《漢語大詞典》:
着三不着两(着三不着兩)
犹言说话行事轻重失当,考虑不周。
《
红楼梦
》
第四五回:“那 珍大爷 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 姚雪垠
《李自成》
第一卷第二七章:“ 宗敏 把他的神情又打量一下,看出来他的笑里边含有文章,又想着这个老医生也不是那号着三不着两的人,从来不在重大的事情上开玩笑,说出不冒烟的话。”
分類:
轻重
重失
失当
考虑
不周
《國語辭典》:
铢两悉称(銖兩悉稱)
拼音:
zhū liǎng xī chèng
称,相当。铢两悉称比喻双方分量相当,不分上下。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律诗对偶,固须铢两悉称,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
分類:
轻重
优劣
相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