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9
词典
1
分类词汇
68
共68,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二腮类
贝毒
贝类
毛蚶
峨螺
唇瓣
触唇
镜贝
角贝
凿船虫
漏斗管
泂蛤仔
掘足类
象牙贝
天狗螺
《国语辞典》:
二腮类(二腮类)
拼音:
èr sāi lèi
属软体动物头足类,外套腔内有腮一对,触手八或十,有吸盘与墨汁囊,介壳扁平,埋于背部皮中,或无介壳。如章鱼、乌贼等属之。
分类:
软体动物
头足
外套
《国语辞典》:
贝毒(贝毒)
拼音:
bèi dú
存于双壳纲软体动物、螃蟹及有毒涡鞭毛藻中的有毒物质。由碳、氢、氮、氧等原子构成,有剧烈毒性。人类若误食时,会引起神经系统麻痹。严重者导致死亡。
分类:
软体动物
螃蟹
毒物
物质
《国语辞典》:
贝类(贝类)
拼音:
bèi lèi
具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包括腹足纲、斧足纲、掘足纲、单壳纲、多壳纲、二枚贝纲等。最早出现在二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种类繁多,可生长在淡水或咸水中。其外壳有多种用途。
分类:
贝类
贝壳
软体动物
斧足纲
二枚
《国语辞典》:
毛蚶
拼音:
máo hān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一种近似血蚶的双贝壳类,壳呈长卵圆形,壳质坚厚,右壳较小,表皮带有灰褐色的生毛壳皮,容易脱落,左壳顶部之肋呈粒状,两壳间具有三十到四十条细密的放射肋,常栖于淡水注入浅海处的泥沙中。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斧足纲
近似
贝壳
《国语辞典》:
峨螺
拼音:
é luó
动物名。腹足纲峨螺科,软体动物。壳卵圆锥形,螺塔高,壳口大,壳面有刻纹,白色无光泽,壳长三寸馀,栖近海泥沙中。也称为「衣螺」。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圆锥
《国语辞典》:
唇瓣(唇瓣)
拼音:
chún bàn
软体动物的感觉器官,如蛤类口旁的瓣状薄膜,共有二对,分列左右,为感触食物之用。也称为「触唇」。
分类:
软体动物
感觉器官
薄膜
《国语辞典》:
触唇(触唇)
拼音:
chù chún
软体动物的感觉器官。如蚌、蛤等的瓣状薄膜。也称为「唇瓣」。
分类:
软体动物
感觉器官
薄膜
《国语辞典》:
镜贝(镜贝)
拼音:
jìng bèi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瓣腮类。壳扁圆,表面有微细的轮状线,外套膜的边缘有许多小突起。通常栖于近海泥中。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扁圆
表面
微细
《国语辞典》:
角贝(角贝)
拼音:
jiǎo bèi
动物名。一种蛤,软体动物门斧足纲。壳形细长,为弯曲之圆锥形,两端开口,头部尖端之口,缘生触手,脚为圆柱形,由外套膜腔之前孔突出,栖于深海泥中。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斧足纲
细长
《国语辞典》:
凿船虫(凿船虫)
拼音:
zuò chuán chóng
动物名。一种软体动物。全体细长,壳形略呈三角形,两壳相坚附,外套膜附著于壳之周缘,壳之表面有黄线与褐线,产于海,好穴居木中,常藉其壳穿凿堤桩、浮木、船材等。也称为「攻木蛤」。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全体
细长
三角形
《国语辞典》:
漏斗管
拼音:
lòu dǒu guǎn
一种软体动物的器官,形似漏斗。如乌贼头部腹面所生的喷水管。
分类:
软体动物
器官
漏斗
乌贼
头部
喷水
水管
《国语辞典》:
泂蛤仔
拼音:
jiǒng gé zǐ
动物名。软体动物斧足纲,壳厚,呈三角形,径约寸半,被毛茸,为白色或淡褐色,多斑纹,栖息于近海泥沙中,肉可食。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斧足纲
三角形
《国语辞典》:
掘足类(掘足类)
拼音:
jué zú lèi
属软体动物门。体细长,无头部,具长管状的单壳,足伸壳外为掘沙之用,如角贝等。
分类:
软体动物
细长
无头
头部
《国语辞典》:
象牙贝(象牙贝)
拼音:
xiàng yá bèi
动物名。软体动物掘足纲。为一种细长贝类,其贝壳两端开口,中间相通,身体半埋沙粒中,捕食微小生物。常栖息在海洋底部。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细长
贝类
《国语辞典》:
天狗螺
拼音:
tiān gǒu luó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介类。壳坚硬而厚,呈纺锤形,颜色淡黄。生活于近海海底,以小动物为食。
分类:
动物名
软体动物
介类
坚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