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38,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二转依
七转识
七转九例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十如三转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三转
三转十二行相
三转语
巴陵三转语
赵州三转语
三转读文
三转法轮
三转法轮十二行
佛类词典(续上)
二转二转依
七转识
七转九例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十如三转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三转
三转十二行相
三转语
巴陵三转语
赵州三转语
三转读文
三转法轮
三转法轮十二行
二转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二转依之略。
(名数)二转依之略。
二转依
【佛学大辞典】
(术语)相宗以第八识为迷悟之所依,性宗以真如为迷悟之所依。今转第八识或真如之迷依,而为悟依,以得菩萨涅槃之二果,谓之二转依。楞严经七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参见:转依)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义海)
〔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證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提也。
〔二、转生死依涅槃〕,生死者,一切众生虚妄生灭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證之果也。然生死涅槃,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涅槃而为生死;诸佛悟故,即转生死而为涅槃。若能了达生死即是涅槃,念念證入,是名转生死依涅槃也。
(术语)相宗以第八识为迷悟之所依,性宗以真如为迷悟之所依。今转第八识或真如之迷依,而为悟依,以得菩萨涅槃之二果,谓之二转依。楞严经七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参见:转依)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义海)
〔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證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提也。
〔二、转生死依涅槃〕,生死者,一切众生虚妄生灭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證之果也。然生死涅槃,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涅槃而为生死;诸佛悟故,即转生死而为涅槃。若能了达生死即是涅槃,念念證入,是名转生死依涅槃也。
七转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识中末那识已下之七识,为自第八识转生之识,故对于第八识而谓之七转识。
【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那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
(术语)八识中末那识已下之七识,为自第八识转生之识,故对于第八识而谓之七转识。
【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那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
七转九例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转,又曰七声,亦曰七例。依语尾之变化知体业等之差别者,谓之苏漫多声Sub-anta(名词),九例又名二九韵,丁彦多声Tin%-anta(动词),十八种之变化也。(参见:苏槃多)
(术语)七转,又曰七声,亦曰七例。依语尾之变化知体业等之差别者,谓之苏漫多声Sub-anta(名词),九例又名二九韵,丁彦多声Tin%-anta(动词),十八种之变化也。(参见:苏槃多)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之法相也。(参见:种子)
(术语)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之法相也。(参见:种子)
十如三转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转者,一读为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显假谛之义。相性体力等不同者,以为假谛故也。二读为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本末究竟等,如,显空谛之义。相性体力等,诸法皆如,一味平等者,以为空谛故也。三读为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本末究竟如是,显中谛之义。此时如作想像解,是对于非而言。以中道实相,诸法皆是而无非故也,即性相等法一一如于其是法也。因知佛之知见,为一心三谛。南岳得其意,初发之,而天台承之也。
(术语)三转者,一读为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显假谛之义。相性体力等不同者,以为假谛故也。二读为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本末究竟等,如,显空谛之义。相性体力等,诸法皆如,一味平等者,以为空谛故也。三读为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本末究竟如是,显中谛之义。此时如作想像解,是对于非而言。以中道实相,诸法皆是而无非故也,即性相等法一一如于其是法也。因知佛之知见,为一心三谛。南岳得其意,初发之,而天台承之也。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佛学大辞典】
(术语)相宗谈万法之缘起,第八识之种子,待众缘和合而现行。是曰种子生现行。其种子与现行之因果,非前后异时,而全为同时。一方现行,正在现行,同时又直以种子薰于本识,是现行种子也。此现行薰习种子因果亦全同时。此种子为缘所扶,于同时生现行,现行又同时薰习种子,三者展转为因为果,故名。
(术语)相宗谈万法之缘起,第八识之种子,待众缘和合而现行。是曰种子生现行。其种子与现行之因果,非前后异时,而全为同时。一方现行,正在现行,同时又直以种子薰于本识,是现行种子也。此现行薰习种子因果亦全同时。此种子为缘所扶,于同时生现行,现行又同时薰习种子,三者展转为因为果,故名。
三转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转法轮之略。小乘说四谛之法有示观證之三转也。(参见:三转法轮)。慈恩寺传序曰:「八会之经谓之为本,根其义也。三转之法谓之为末,枝其义也。」
(名数)三转法轮之略。小乘说四谛之法有示观證之三转也。(参见:三转法轮)。慈恩寺传序曰:「八会之经谓之为本,根其义也。三转之法谓之为末,枝其义也。」
三转十二行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转法轮)
(术语)(参见:三转法轮)
三转语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机转之语三番。转者宛转投合之义。
(名数)机转之语三番。转者宛转投合之义。
巴陵三转语
【佛学大辞典】
(名数)碧严十三则评唱曰:「巴陵深得云门脚跟下大事。(中略)出世后而法嗣于云门,先住岳州巴陵,更不作法嗣之书,只将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即足报恩。自后果不作忌辰斋,依云门嘱只举此三转语。」
【佛学大辞典】
(公案)巴陵,谓岳州颢鉴禅师也。碧严第十三则评唱曰:「师,常缝坐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报恩足矣。自后果不作忌辰之齐,依云门之嘱,只举此三转语。」
(名数)碧严十三则评唱曰:「巴陵深得云门脚跟下大事。(中略)出世后而法嗣于云门,先住岳州巴陵,更不作法嗣之书,只将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即足报恩。自后果不作忌辰斋,依云门嘱只举此三转语。」
【佛学大辞典】
(公案)巴陵,谓岳州颢鉴禅师也。碧严第十三则评唱曰:「师,常缝坐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报恩足矣。自后果不作忌辰之齐,依云门之嘱,只举此三转语。」
赵州三转语
【佛学大辞典】
(名数)碧严九十六则曰:「赵州示众三转语。」会元四赵州章曰:「师上堂曰: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碧严评唱曰:「泥佛若渡水则烂却了也;金佛若渡炉中则镕却了也;木佛若渡火,便烧却了也。」
【佛学大辞典】
(公案)(参见:三转语)附录。
(名数)碧严九十六则曰:「赵州示众三转语。」会元四赵州章曰:「师上堂曰: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碧严评唱曰:「泥佛若渡水则烂却了也;金佛若渡炉中则镕却了也;木佛若渡火,便烧却了也。」
【佛学大辞典】
(公案)(参见:三转语)附录。
三转读文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大师立十如是读经中之文为三转。(参见:十如)
(术语)天台大师立十如是读经中之文为三转。(参见:十如)
十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于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与玄义止观聊异其义。因而文句三有上玄义中已说,今不具说之语。又别行玄明圆顿之三慈悲,故约于观心而释之,因而彼文有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之说。故亦与玄义止观大异其释体。此十如以通解为根本,苟能会得通解,则通四类,自会四类之妙义。故今就通解释之,一相如是:「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善恶等显于外者,谓之相,相虽显于外,然非相见者,则不能见,故止观引三国故事曰:「昔孙刘相显,曹公相隐,相者举声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二性如是:「性以据内,自分不现。」谓人目不见,状若天生,长无改变也。「如木有火,遇缘即发。」谓如木有火性,钻即火出也。玄义与止观释性如是,其义各异,玄义以为薰习成性之性,如上所释,止观则以为理性,佛性之性也。三体如是:「主质名为体。」言为主之质谓之体,人身之总体也。四力如是:「功能为力。」是其用所立之功能也。故涅槃经曰:「欲造墙壁则取泥土,欲造画像则取彩色,不取草木。」五作如是:「构造为作。」言身口意三业之所为为作也。六因如是:「习因为因。」谓前所习者为后之种也。如善人习善而益善,恶人习恶而益恶。新译家名之为等流因。七缘如是:「助因为缘。」因与缘不同,如五谷之种,因也,雨露水土缘也,五谷之种出生者,借雨露水土之缘故也。是为新译家之异熟因。八果如是:「习因为果。」谓从来所习之因,得其果也。新译家谓之等流果。此习因习果有隔过现之二世现未之二世者,又有现在一切中,因果皆有者。九报如是:「报果为报。」谓酬今生之善恶业因,而受未来之苦乐果也。新译家谓之异熟果。此依报因而成报果,必隔一世以上。十本末究竟等:「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谓其本末诸相之落下处为究竟等也。论其意,前之九如是,皆事也,今之究竟等理也。九事所缘,为平等之理,故谓之等。其理有三谛,以空谛之故,本末悉为真空,以假谛之故,本末皆为妙假,以中谛之故,本末总为中道法界。此究竟等之三谛即为实相。然则前之九如是为诸法,而此本末究竟等为实相也。故释诸法实相四字说此十如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如是。(参见:十如是)
(术语)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于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与玄义止观聊异其义。因而文句三有上玄义中已说,今不具说之语。又别行玄明圆顿之三慈悲,故约于观心而释之,因而彼文有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之说。故亦与玄义止观大异其释体。此十如以通解为根本,苟能会得通解,则通四类,自会四类之妙义。故今就通解释之,一相如是:「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善恶等显于外者,谓之相,相虽显于外,然非相见者,则不能见,故止观引三国故事曰:「昔孙刘相显,曹公相隐,相者举声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二性如是:「性以据内,自分不现。」谓人目不见,状若天生,长无改变也。「如木有火,遇缘即发。」谓如木有火性,钻即火出也。玄义与止观释性如是,其义各异,玄义以为薰习成性之性,如上所释,止观则以为理性,佛性之性也。三体如是:「主质名为体。」言为主之质谓之体,人身之总体也。四力如是:「功能为力。」是其用所立之功能也。故涅槃经曰:「欲造墙壁则取泥土,欲造画像则取彩色,不取草木。」五作如是:「构造为作。」言身口意三业之所为为作也。六因如是:「习因为因。」谓前所习者为后之种也。如善人习善而益善,恶人习恶而益恶。新译家名之为等流因。七缘如是:「助因为缘。」因与缘不同,如五谷之种,因也,雨露水土缘也,五谷之种出生者,借雨露水土之缘故也。是为新译家之异熟因。八果如是:「习因为果。」谓从来所习之因,得其果也。新译家谓之等流果。此习因习果有隔过现之二世现未之二世者,又有现在一切中,因果皆有者。九报如是:「报果为报。」谓酬今生之善恶业因,而受未来之苦乐果也。新译家谓之异熟果。此依报因而成报果,必隔一世以上。十本末究竟等:「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谓其本末诸相之落下处为究竟等也。论其意,前之九如是,皆事也,今之究竟等理也。九事所缘,为平等之理,故谓之等。其理有三谛,以空谛之故,本末悉为真空,以假谛之故,本末皆为妙假,以中谛之故,本末总为中道法界。此究竟等之三谛即为实相。然则前之九如是为诸法,而此本末究竟等为实相也。故释诸法实相四字说此十如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如是。(参见:十如是)
三转法轮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于鹿野苑对声闻乘人说苦集灭道之四谛有示劝證之三转:一、示转,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灭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谛之四相。二、劝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證,道当修,此劝谛之修行。三、證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佛自举己为證也。于此三转,上根者以第一之示转,中根者以第二之劝转,下根者以第三之證转,而各悟道。又,此三转如次第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三转十二行法轮。」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文句七曰:「三转者谓示劝證。」俱舍论二十四曰:「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
【佛学常见辞汇】
1。简称三法轮。(参见:三法轮)2。佛成道后,首在鹿野宛,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为初转法轮。嗣后又复重说三次,故亦称三转法轮。三转的不同处是:一、示转,佛对利根者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见灭,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闻即悟。二、劝转,佛对中根者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證;此是道,汝应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證转,佛恐钝根人,仍不能信解,于是便引己为證,以明非虚,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虑。请参见附表说明。
┌初转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
┌苦谛─苦果─┤次转 劝修:此是苦,汝应知 │
│ └三转 作證:此是苦,我已知 │
│ ┌初转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
三 │集谛─苦因─┤次转 劝修:此是集,汝应断 │ 三
转 │ └三转 作證:此是集,我已断 │ 又 转
四 ─┤ ┌初转 示相:此是灭,可證性 ├─ 十
圣 │灭谛─乐果─┤次转 劝修:此是灭,汝应證 │ 称 二
谛 │ └三转 作證:此是灭,我已證 │ 法
│ ┌初转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 轮
└道谛─乐因─┤次转 劝修:此是道,汝应修 │
└三转 作證:此是道,我已修 ┘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三转法轮者,以苦集灭道四谛之法,三番而说,名为三转。世间车轮,则有摧碾之用;佛之说法,则能摧碾众生一切惑业,故名转法轮也。
〔一、示转〕,示即指示,如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是名示转。(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集者,积集烦恼惑业也;道者,戒定慧之道也;灭者,涅槃寂灭之乐也。)
〔二、劝转〕,劝,即劝勉也。如云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證;此是道,汝应修;是名劝转。
〔三、證转〕,證,验也。谓引己所證,以验之也。如云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證,不复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是名證转。
(名数)佛于鹿野苑对声闻乘人说苦集灭道之四谛有示劝證之三转:一、示转,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灭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谛之四相。二、劝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證,道当修,此劝谛之修行。三、證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佛自举己为證也。于此三转,上根者以第一之示转,中根者以第二之劝转,下根者以第三之證转,而各悟道。又,此三转如次第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三转十二行法轮。」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文句七曰:「三转者谓示劝證。」俱舍论二十四曰:「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
【佛学常见辞汇】
1。简称三法轮。(参见:三法轮)2。佛成道后,首在鹿野宛,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为初转法轮。嗣后又复重说三次,故亦称三转法轮。三转的不同处是:一、示转,佛对利根者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见灭,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闻即悟。二、劝转,佛对中根者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證;此是道,汝应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證转,佛恐钝根人,仍不能信解,于是便引己为證,以明非虚,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虑。请参见附表说明。
┌初转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
┌苦谛─苦果─┤次转 劝修:此是苦,汝应知 │
│ └三转 作證:此是苦,我已知 │
│ ┌初转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
三 │集谛─苦因─┤次转 劝修:此是集,汝应断 │ 三
转 │ └三转 作證:此是集,我已断 │ 又 转
四 ─┤ ┌初转 示相:此是灭,可證性 ├─ 十
圣 │灭谛─乐果─┤次转 劝修:此是灭,汝应證 │ 称 二
谛 │ └三转 作證:此是灭,我已證 │ 法
│ ┌初转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 轮
└道谛─乐因─┤次转 劝修:此是道,汝应修 │
└三转 作證:此是道,我已修 ┘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三转法轮者,以苦集灭道四谛之法,三番而说,名为三转。世间车轮,则有摧碾之用;佛之说法,则能摧碾众生一切惑业,故名转法轮也。
〔一、示转〕,示即指示,如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是名示转。(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集者,积集烦恼惑业也;道者,戒定慧之道也;灭者,涅槃寂灭之乐也。)
〔二、劝转〕,劝,即劝勉也。如云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證;此是道,汝应修;是名劝转。
〔三、證转〕,證,验也。谓引己所證,以验之也。如云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證,不复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是名證转。
三转法轮十二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有二种:一为教之十二,四谛一一有示劝證之三转而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三转一一生眼智明觉四种之智者。若以四谛各别论之,四则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觉者,见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为眼,四法智为智,四类智忍为明,四类智为觉。是就见道而解之。又眼者观见之义,智者决断之义,明者照了之义,觉者警察之义(已上二义出婆沙论),又眼以总体之智而名之,智明觉三者,如其次第,以知过现未而名之(慈恩之义),此后一义通于见修无学之三道而解之。婆沙论七十九曰:「眼者谓法忍智,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类忍智,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法华玄赞七曰:「一一转令闻法者发生无漏真正慧眼,随其次第于去来今苦谛之中生智明觉,如是一转总别四行,三转谛谛皆有十二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三转如次显示令入见修无学等三。」此二种十二中言十二行。法轮(法华经),十二行相(俱舍论),则以行之十二可为解之本义。天台文句举教行之二义,俱舍论玄赞则单就行解之佛说三转法轮经曰:「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
(术语)此有二种:一为教之十二,四谛一一有示劝證之三转而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三转一一生眼智明觉四种之智者。若以四谛各别论之,四则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觉者,见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为眼,四法智为智,四类智忍为明,四类智为觉。是就见道而解之。又眼者观见之义,智者决断之义,明者照了之义,觉者警察之义(已上二义出婆沙论),又眼以总体之智而名之,智明觉三者,如其次第,以知过现未而名之(慈恩之义),此后一义通于见修无学之三道而解之。婆沙论七十九曰:「眼者谓法忍智,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类忍智,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法华玄赞七曰:「一一转令闻法者发生无漏真正慧眼,随其次第于去来今苦谛之中生智明觉,如是一转总别四行,三转谛谛皆有十二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三转如次显示令入见修无学等三。」此二种十二中言十二行。法轮(法华经),十二行相(俱舍论),则以行之十二可为解之本义。天台文句举教行之二义,俱舍论玄赞则单就行解之佛说三转法轮经曰:「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