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38,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朱钦则(字 敬父、敬之 )
张孝忠(字 正臣 )
李大异(字 伯珍 )
赵崇宪(字 履常 )
赵善防(字 若川 )
商飞卿(字 翚仲 )
薛叔似(字 象先 恭翼、文节 )
黄景说(字 岩老 号 白石 )
沈作宾(字 宾王 )
赵伸夫(字 信道 )
范子长(字 少才 号 双流 )
王允初(字 元甫 忠敏 )
赵汝谠(字 蹈中 号 懒庵 )
程遇孙(字 叔达 )
其它辞典(续上)
邓友龙(字 伯允 )朱钦则(字 敬父、敬之 )
张孝忠(字 正臣 )
李大异(字 伯珍 )
赵崇宪(字 履常 )
赵善防(字 若川 )
商飞卿(字 翚仲 )
薛叔似(字 象先 恭翼、文节 )
黄景说(字 岩老 号 白石 )
沈作宾(字 宾王 )
赵伸夫(字 信道 )
范子长(字 少才 号 双流 )
王允初(字 元甫 忠敏 )
赵汝谠(字 蹈中 号 懒庵 )
程遇孙(字 叔达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邓友龙,字伯允,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乾道八年进士,累官起居舍人、秘书监。嘉泰间为侍御史。开禧二年以御史中丞为两淮宣抚使,迁给事中。因力主伐金失败,除名徙循州。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卷三八《宁宗纪》二。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朱钦则,字敬父,一字敬之,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登乾道八年进士第。庆元中,干办诸司粮料院。嘉泰二年,除秘书丞,改监察御史。出知宁国府。嘉定元年为臣僚奏劾,放罢。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五、职官七四之二九、选举二二之一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大异,字伯珍,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大性弟。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历刑工部架阁文字、太学正、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宁宗即位,出为夔州路转运判官(《两朝纲目备要》卷九)。嘉泰三年(一二○三),召除秘书监,四年,为中书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七)。迁右谏议大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七二)。因与韩侂胄不合,罢(《宋史》卷四七四《韩侂胄传》)。嘉定元年(一二○八)知平江府,三年,知建康府(《吴郡志》卷一一)。归居豫章(《水心集》卷一○《风云堂记》)。事见《宋史》卷三九五《李大性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李大异,字伯珍,其先端州四会(今广东四会)人,徙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大性弟。登乾道八年进士,绍熙初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历国子正、太学正,迁将作监主簿。庆元五年为广西安抚使、知静江府。嘉泰中为秘书监,兼权中书舍人。开禧元年,以右谏议大夫兼侍讲。补外,历知平江府、建宁府,嘉定六年罢。见《宋史》卷三九五《李大性传》,《吴郡志》卷一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七二、礼四九之八五,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0—1219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履常。赵汝愚长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官监饶州赡军酒库、抚州军事推官、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等。因父被贬死,阖门自处数年。父追复故官,起知南昌县。改监都进奏院,请昭雪父冤,改正诬史。出知江州,蠲和籴,修陂塘。提举江西常平兼权隆兴府事,修复养济院,更张社仓。官至直秘阁、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全宋文·卷六七○三
赵崇宪(一一六○——一二一九),字履常,居馀干(今江西余干西北),汝愚长子。淳熙八年以取应对策第一,越三年擢甲科,为保义郎、监饶州赡军酒库,累官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父贬死,阖门自处。父复故官职,起知南昌县,升藉田令,改监行在都进奏院。历秘书郎、考功郎,出知江州。提举江西常平兼权隆兴府及帅漕司事,迁转运判官仍兼帅事,以直秘阁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嘉定十二年卒,年六十。见真德秀《赵华文墓志铭》(《真文忠公集》卷四四)、《宋史》卷三九二《赵汝愚传》附《赵崇宪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三九
赵善防,字若川,太宗七世孙。淳熙十四年为承务郎、特添差马军行司主管机宜文字。嘉泰中知常州,开禧元年直宝谟阁,权发遣临安军府事。三年改福建运判。见叶适《赵公行状》(《水心文集》卷二六),《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九一,《文献通考》卷二七,《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翚仲。孝宗淳熙五年进士。累官工部郎中。时韩侂胄柄国,飞卿未尝一造请,逾月即丐去,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事。后擢监察御史,以言事忤侂胄,改司农卿,总领江淮军马钱粮,以身率俭,节缩浮苛。宁宗开禧中擢户部侍郎。全宋文·卷六七○六
商飞卿,字翚仲,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淳熙五年进士,任无为军教授,累官至工部郎中。出为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事。擢监察御史,以言事忤韩侂胄,罢为奉常。请外,以秘阁修撰为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后改司农卿,总领江东、淮西军马钱粮。开禧中,擢户部侍郎,卒。见《宋史》卷四○四本传,《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象先。薛季宣兄子。太学出身。历太学博士、枢密院编修官。孝宗时为左补阙,劾首相王淮去位。光宗即位,历湖北运判、权户部侍郎。宁宗开禧北伐,任兵部尚书、京湖宣抚使,因委任失当、措置无方,夺职。韩侂胄死,被劾迎合用兵之议,谪福州。卒谥恭翼,改谥文节。雅慕朱熹,研道德性命之旨,谈天文、地理、钟律、象数之学。有遗稿。全宋文·卷六二六八
薛叔似(一一四一——一二二一),字象先,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季宣族子。乾道八年进士,授迪功郎、明州鄞县主簿。淳熙中历太学博士,除枢密院编修官、江南东路转运判官。绍熙中除荆湖北路转运判官、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入为太常少卿、秘书监,兼礼部侍郎、枢密院都承旨。庆元元年罢归。嘉泰中起知广州,差知隆兴府,改知庐州,权兵部侍郎。开禧中除吏部侍郎兼侍读,差充京西湖北宣谕使,除兵部尚书、宣抚使、端明殿学士。韩侂胄被诛后,谪福州。嘉定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谥恭翼。见薛师雍《薛叔似圹志》(温州市文管会拓片),《宋史》卷三九七本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字宾王。以父任入仕。中刑法科,授江西提刑司检法官,迁大理评事。出通判绍兴,知台州,所至有惠政。宁宗庆元中累官龙图阁待制、知平江府,招降盗党,海道无警。再拜户部侍郎,时军兴之余,国力殚尽,乃考逋负,抑吏奸,阅三月即有半年之储。以宝谟阁学士任江西安抚使,兼知隆兴府,在郡撙钱二十余万缗,自谓平生未尝献羡,以半归帅司犒师,半隶本府。以显谟阁学士致仕。全宋文·卷六六四四
沈作宾,字宾王,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以父任入仕,监饶州永平监。中刑法科,历江西提刑司检法官,入为大理评事。改秩,通判绍兴府。秩满,知台州。庆元初,历官至淮南转运判官,以治办闻。除直龙图阁,帅浙东,知绍兴府,除两浙转运副使,权工部侍郎,兼户部侍郎。除龙图阁待制,知平江府,招降海盗,海道无警。召为户部侍郎,兼权工部尚书。除江西安抚兼知隆兴府。进显谟阁学士致仕,卒于家。《宋史》卷三九○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二
赵伸夫(一一六二——一二二二),字信道,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魏悼王七世孙。以恩补承信郎,监南岳庙。中绍熙元年进士,主处州松阳县簿。调绍兴府观察推官,知江都县,知楚州,除军器少监,右曹郎官,直秘阁,升宝谟阁、知庐州。又直敷文阁、两浙转运判官,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嘉定十五年卒,年六十一,赠秘阁修撰。见袁燮《秘阁修撰赵君墓志铭》(《絜斋集》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人,字少才,号双流。范仲黼从子。师张栻。以进士官太学,有要人慕而候之,避之不见。宁宗嘉泰末,上疏极陈韩侂胄之恶,被罢官。后被召,史弥远忌之,不得入对,以吏部郎知泸州。在泸置平泉寨,邑境大治,然卒不得入朝。官终知崇宁县。全宋诗
范子长,字少才,号双流,丹棱(今属四川)人。孝宗淳熙间进士(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为军器监主簿(《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八)。开禧元年(一二○五),国子监丞(同上书选举二二之二二)。嘉定三年(一二一○),为湖北转运判官(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三五)。有《皇州郡县志》(《宋史》卷二○四《艺文》),已佚。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元甫。孝宗淳熙间进士。历知余杭,通判德安府。宁宗开禧时,金兵围城甚急,允初率兵固守,相持一百零八日,遂解围。迁京西提刑、湖北运使、知鄂州。卒谥忠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居馀杭,字蹈中,号懒庵。赵汝谈弟。少与兄齐名。以祖荫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监行右藏西库。疏讼赵汝愚之冤,宰臣韩侂胄使其党胡纮攻之,坐废十年。后登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官大理司农丞。与宰臣史弥远不合,出为湖南提举常平,改江西提点刑狱,俱有政绩。迁知温州卒。全宋诗
赵汝谠(《宋史》作谠)(?~一二二三),字蹈中,号懒庵,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迁居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汝谈弟,叶适门人。以祖荫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利州大军仓属。荐为监左藏库。忤韩侂胄,坐废十年。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除太社令,迁将作监簿、大理丞,知漳州。迁湖南、江西提举常平,湖南、江西、江东提点刑狱。知温州,十六年,卒于官。有《懒庵集》(《天台续集别编》卷六),已佚。《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一三有传。 赵汝谠诗,据《后村诗话》、《咸淳临安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全宋文·卷六九三六
赵汝谠(《宋史》作「谠」,?——一二二三),字蹈中,号懒庵,居馀杭(今浙江杭州)。汝谈弟,与之齐名,天下称「二赵」。以祖遗恩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利州大军仓属、监行在右藏西库。韩侂胄排之,坐废十年。登嘉定元年进士第,为太社令,迁大理、司农丞,出为湖南提举常平,易江西,寻提点刑狱,徙湖南。迁知温州,十六年卒。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一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