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转达(轉達)  拼音:zhuǎn dá
代为通知传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今张官人回来了,有话转达,故此走来。」《红楼梦》第一回:「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
《国语辞典》:留话(留话)  拼音:liú huà
留下要传达的讯息,请别人转达。如:「他临走时在饭店匮台留话,使我可以得知他的行踪。」
《漢語大詞典》:传奏(傳奏)
转达奏闻。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一巡检使臣敢以札子直达御前,固已可骇;在当时,通进司亦何敢传奏。”
分類:转达奏闻
《漢語大詞典》:陈达(陳達)
陈说转达。 唐 裴铏 《传奇·孙恪》:“不幸衝突,颇益慙骇。幸望陈达于小娘子。”
分類:陈说转达
《漢語大詞典》:转报(轉報)
转达报告。《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中共和大行政区的通令、公告及对某一县、市的指示均由省转发,县、市的报告,请示或请求亦由省转报。”
分類:转达报告
《國語辭典》:反映  拼音:fǎn yìng
1.指物体因光线反照,映射成像之意。如:「月夜里,小径上反映著一些疏疏落落的枝叶阴影。」清。袁枚〈游桂林诸山记〉:「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
2.由某事物的一定状态和关系而产生与它相符的现象,称为「反映」。如:「作家笔下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他个人生活体验的反映。」
3.将客观事物或实质状况所引发的主观感受,如实呈现或传达出来。如:「施政满意度的调查,是反映民情的方法之一。」「这部小说反映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阶级斗争。」
《漢語大詞典》:移符
转达符命。古时朝廷有事,遣使持符下达命令。新唐书·选举志下:“初, 武德 中,天下兵革新定,士不求禄,官不充员。有司移符州县,课人赴调远方,或赐衣续食,犹辞不行。”
《國語辭典》:叱名  拼音:chì míng
直呼名字,为称自己名字的自谦词。如:「令尊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
《漢語大詞典》:移记(移記)
转达记录文书。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吴王 ﹞昼卧 姑胥之臺 ,觉寤而起,其心惆悵,如有所悔……召 王孙骆 而告之。对曰:‘臣智浅能薄,无方术之事,不能占大王梦。臣知有 东掖门 亭长 越公 弟子 公孙圣 ,为人幼而好学,长而憙游,博闻彊识,通於方来之事,可占大王所梦,臣请召之。’ 吴王 曰:‘诺。’ 王孙骆 移记曰:‘今日壬午,左校司马 王孙骆 受教,告 东掖门 亭长 公孙圣 : 吴王 昼卧,觉寤而心中惆悵也,如有悔。’”
《国语辞典》:带个好(带个好)  拼音:dài ge hǎo
请人转达问候。如:「你如果见了老同学,替我带个好。」
分类:转达问候
《國語辭典》:拆字格  拼音:chāi zì gé
一种修辞法。分拆字词,以表达意思。如「明」拆为日、月;「岚」拆为山、风;「李」拆为木、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