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6,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刘应李(字 希泌 名 棨 号 省轩 )
阿尼哥(号 西轩 敏慧 )
熊禾(字 去非、位辛 名 鉌 号 勿轩、退斋 )
熊鉌(字 去非、位辛 名 铄、禾 号 勿轩、退斋 )
陈纪(字 景元 号 淡轩、淡交 )
郑洪(字 君举 号 素轩 )
赵棨(字 卫道 号 素轩 )
安轴(字 当之 号 谨斋、竹轩 文贞 兴宁府院君 )
朱仲明(号 北轩 )
林兴祖(字 宗起 号 木轩 )
林泉生(字 清源 号 谦牧斋、觉是轩 文敏 )
吴朝进(字 隐贤 号 月轩 )
月鲁不花(字 彦明 忠肃 号 芝轩 邓国公 )
万松轩
其它辞典(续上)
蔡必荐(字 嘉猷 号 菊轩 )刘应李(字 希泌 名 棨 号 省轩 )
阿尼哥(号 西轩 敏慧 )
熊禾(字 去非、位辛 名 鉌 号 勿轩、退斋 )
熊鉌(字 去非、位辛 名 铄、禾 号 勿轩、退斋 )
陈纪(字 景元 号 淡轩、淡交 )
郑洪(字 君举 号 素轩 )
赵棨(字 卫道 号 素轩 )
安轴(字 当之 号 谨斋、竹轩 文贞 兴宁府院君 )
朱仲明(号 北轩 )
林兴祖(字 宗起 号 木轩 )
林泉生(字 清源 号 谦牧斋、觉是轩 文敏 )
吴朝进(字 隐贤 号 月轩 )
月鲁不花(字 彦明 忠肃 号 芝轩 邓国公 )
万松轩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蔡必荐,字嘉猷,号菊轩,丹阳(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间授丹阳学正。事见《曲阿诗综》卷七、清光绪《丹阳县志》卷一八。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希泌,初名棨。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建阳主簿。宋亡不仕,退与熊鉌、胡一桂讲道于淇源山,于莒潭建化龙书院聚徒讲授,编有《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全宋诗
刘应李,初名棨,字希泌,号省轩,建阳(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调建阳主簿。入元不仕,与熊禾、胡廷芳讲道于洪源山,居十二年。后建化龙书院于莒潭,聚徒讲学。编有《事文类聚翰墨全书》行世。《宋季忠义录》卷一五、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5—1306 【介绍】: 元尼波罗人,号西轩。善画塑及铸金像。年十七监建黄金塔于吐蕃,塔成,从帝师八思巴入见世祖,帝命仿制明堂针灸铜像。新像成,关鬲脉络皆备,金工叹其天巧。又织锦为列圣御容,工妙胜图画。凡两京奇观之像,多出其手。由人匠总管仕至大司徒,领将作院事,宠遇赏赐,无与为比。卒谥敏慧。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熊禾(一二四七~一三一二),字去非,初名鉌,字位辛,号勿轩,又号退斋,建阳(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宋亡,教授乡里,曾主洪原、鳌峰等书院。元仁宗皇庆元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大多散佚,族孙孟秉裒集遗文,釐为《勿轩集》八卷,明成化间六世孙斌始为刊刻。事见本集附录契处约《勿轩先生传》、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 熊禾诗,以明成化三年熊斌刻本为底本。校以明隆武二年熊之璋《重刊勿轩先生文集》(简称隆武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及校本多出底本之诗,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12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去非。初名铄,字位辛。号勿轩,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元诗选
鉌字位辛,初名禾,字去非,勿轩其号也,又号退斋。世居建阳之鳌峰。志求濂洛之学,访朱子之门人辅氏而从游焉。宋度宗咸淳十年,登进士第,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宋亡,遂隐不仕。创云谷书院,四方来学者,翕然归之。元仁宗皇庆元年卒,年六十。所著有《四书标题》、《易经讲义》、《诗选正宗》、《小学句解》等书传于世。裔孙澍家藏遗稿,仅存十一。族孙孟秉类次成帙,釐为八卷。明成化初,六世孙斌刻之。先生之论诗曰:「灵均之骚,靖节、子美之诗,痛愤忧切,皆自其肺肝流出,故可传也。不然,虽呕心冥思,极其雕锼,泯泯何益。」先生言此,盖已得诗之本原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纪(一二五五~?),字景元,号淡轩,东莞(今属广东)人。庚弟。弱冠领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四)乡荐(民国《东莞县志》卷八七郭应本《越吟斐稿序》)。次年登进士第。宋亡,隐居不仕。有诗词集《越吟斐稿》及《秋江款乃》,皆佚。事见《广州人物传》卷九《陈庚传》附、《宋东莞遗民录》卷下补遗《陈氏族谱》。今录诗二十六首。全粤诗·卷四九
陈纪(一二五五 — ?),字景元,号淡交,一号淡轩。东莞人。陈应辰之裔孙,陈庚之弟。宋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以《周礼》中乡举,次年成特奏名进士。官至通直郎。宋亡不仕,与兄退隐家居,以赋咏自娱,时与赵必𤩪、赵时清等宋遗民唱和。纪工小词,有周邦彦、康与之风韵。有《越斐吟稿》、《秋江欸乃》,皆佚。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明张二果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皆以纪与其兄庚合传。今从张其淦《东莞诗录》辑得诗二十六首,参校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下《陈纪传》附诗及《诗文补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永嘉人,一作三衢人,字君举,号素轩,善诗。有《素轩集》。元诗选
洪字君举,号素轩。有诗一卷,为秀水曹侍郎溶家藏本,题其简端,云是永嘉人,盖本诸赖良《大雅集》也。而朱检讨彝尊云,尝见鲜于伯机题《赵子固水仙卷》称元贞二年正月同馀杭盛元仁、三衢郑君举观于困学斋,则君举乃三衢人也。未详孰是?俟更考之。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君举,永嘉人。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七
洪字君举,永嘉人,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绍兴路馀姚人,字卫道,号素轩。宋宗室。大德三年荐授昌化教谕,转教桐庐,历长饶州长芗、温州宗晦二书院。顺帝元统二年迁温州路学教授,改常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安轴,高丽王朝末期学者。字当之, 号谨斋,雅号文贞。原籍顺兴。科举文科及第。在监春秋馆事任职期间,和齐贤等人一起改纂了闵清编的《编年纲目》。参与编纂了忠烈王、忠宣王、忠肃王三个朝代的实录。此外著有景几体歌《关东别曲》、《竹溪别曲》。留有文集《谨斋集》4卷2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徽州路休宁人,号北轩。泰定帝泰定年间陈栎主小桃源诗盟,仲明诗居第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福州罗源人,字宗起。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承事郎,累迁知铅山州,破获以吴友文为首之造伪钞大案。擢道州路总管。轻徭薄敛,郡中大治。维基
林兴祖,字宗起,号木轩。福建罗源人。元延佑五年(1318年)任罗源教谕,至治二年(1322年)考中进士。曾任黄岩州同知、铅山知州。至正八年(1348年),任道州路总管。最后年老辞职,最终在家中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9—1361 【介绍】: 元福州永福人,字清源,号谦牧斋,更号觉是轩。文宗天历三年进士,授福清州同知,转泉州经历,累官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为文宏健雅肆,诗豪宕遒逸,为闽中名士,尤邃于《春秋》。有《春秋论断》、《觉是集》。元诗选
泉生,字清源,泉之永福人。与卢琦、陈旅、林以顺皆以文学为闽中名士。泉生学邃于《春秋》,天历庚午,登进士第。授福清州同知,转泉州经历,迁永嘉尹,调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除翰林待制,以母老辞。会复置行省,改理问,寻升郎中,迁知漳州。召入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寻卒,谥文敏。清源以志略自负,不能下人。后稍自晦抑,号谦牧斋。晚益折节,更号觉是轩。为文宏健雅肆,诗豪宕遒逸。所著有《春秋论断》及《觉是集》二十卷。维基
林泉生(1299年—1361年),字清源,号谦牧斋,晚号觉是轩,江浙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进士出身。林泉生出生于大德三年(1299年),自小好学,先后治《易》与《春秋》。天历三年(1330年)登庚午科左榜进士,授福清州同知。任永嘉县尹。性自负,好议论,常与门生畅谈至深夜。官至翰林直学士,奉议大夫。卒谥文敏。著有《春秋论断》及《觉是集》二十卷。与卢琦、陈旅、林以顺等人并称“元末闽中文学四大名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8—1366 【介绍】: 元蒙古逊都思氏,字彦明。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谥忠肃。元诗选
月鲁不花,字彦明,号芝轩,蒙古逊都思氏。登元统元年进士第,时龙仁夫为主文,先一夕梦月中有花,及榜发,魁右榜者为月鲁不花,果与梦合。历任吏部尚书、大都路达鲁花赤。拜江南行台中丞,除山西廉访,浮海遇倭贼,不屈遇害。赠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谥忠肃。诗见蒲庵禅师《来复澹游集》中若干篇。维基
月鲁不花(1308年—1366年),字彦明,元朝大臣,逊都思氏,赤老温五世孙,察剌曾孙,脱帖穆耳的儿子。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首倡建孔子庙,延请儒士为师,以教后进。至正元年(1341年),任行都水监经历。改集贤待制,除吏部员外郎。脱脱南征红巾军时,奉命至江浙籴米,负责粮饷供应。历任吏部郎中、监察御史,请皇帝以老成持重之人辅佐太子。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后历官工部侍郎、保定路达鲁花赤、吏部尚书。至正十七年(1357年),守卫保定,抵挡红巾军北上。改任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用招降办法谕纳占据永平的农民起义领袖程思忠。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路,后来改任山南道廉访使。赴任时浮海北行,在铁山遇倭寇,被害。谥号忠肃,追封邓国公。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