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鼠伏
(1).谓如鼠伏地,隐踪躲藏。《汉书·萧望之传》:“如使 匈奴 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闕於朝享,不为畔臣。”
(2).比喻降服。旧唐书·裴度传:“故 承宗 求援於 田弘正 ,由 度 使客讽动之,故兵不血刃,而 承宗 鼠伏。”
《國語辭典》:捉迷藏  拼音:zhuō mí cáng
1.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的游戏。唐。元稹 杂忆诗:「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说郛。卷三一。致虚杂俎》:「玄宗与玉真恒于皎月之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谓之捉迷藏。」也称为「躲猫猫」、「躲迷藏」、「捉盲盲」。
2.比喻言语、行为拐弯抹角,故意使人难以捉摸。如:「你到底想做什么,直说好了,别跟我捉迷藏!」也称为「躲迷藏」。
《漢語大詞典》:亡匿
逃跑并躲藏起来。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 ﹞乃更名姓,亡匿 下邳 。”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及党事起, 顒 以被禁錮,乃变姓名,亡匿 汝南 。”
分類:逃跑躲藏
《漢語大詞典》:跧藏
蜷伏躲藏。 元 许有孚 《十二月廿又二日观雪泠然台》诗:“平原飢兔巧跧藏,空阔苍蝇饱飞掣。”
分類:蜷伏躲藏
《漢語大詞典》:避隐(避隱)
(1).遮蔽;隐蔽。史记·大宛列传论:“《禹本纪》言: 河 出 崑崙 。 崑崙 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 宋 叶适 《宿觉庵记》:“稍种竹树,有所避隐出没,以为风雨晦明之地。”
(2).避世隐居。后汉书·陈寔传:“后令復召为吏,乃避隐 阳城山 中。” 三国 魏 曹植 《夏禹赞》:“避隐 商山 ,示不敢莅,诸侯向己,乃奉天秩。” 元 袁桷 《安先生墓表》:“素多疾,尝避隐 封龙山 ,然卒不得年。”
(3).回避躲藏。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黄陂丞》:“县宰 建昌 李德叟 率主簿尉偕视之,二妇了不避隐。”
(4).避忌隐瞒。 明 卢象升 《特举俸深贤能道臣疏》:“臣所言所行,有费商榷者,本官无不直披心胸,未尝瞻顾避隐。”
《漢語大詞典》:敛闪(斂閃)
躲藏,闪避。 宋 梅尧臣 《和孙侔雁荡》之二:“山头水阔不见影,巖下沙平时有踪。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
分類:躲藏闪避
《漢語大詞典》:隐窜(隱竄)
隐伏躲藏。荀子·正论:“庶人隐窜,莫敢视望。”后汉书·独行传·缪肜:“为起坟冢,乃潜穿井旁以为窟室,昼则隐窜,夜则负土,及贼平而坟已立。”
分類:隐伏躲藏
《漢語大詞典》:雉伏鼠窜(雉伏鼠竄)
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國語辭典》:遮遮掩掩  拼音:zhē zhē yǎn yǎn
因害羞或为躲避他人而闪避躲藏的样子。《通俗常言疏證。妇女。遮遮掩掩》引《巧团圆》剧:「你看他遮遮掩掩,欲进不进,分明要待我呼唤,方才近身。」
《漢語大詞典》:退躲
逃避躲藏。《绿野仙踪》第七八回:“猛见众党类纷纷退躲,心下大怒。”
《国语辞典》:深藏远遁(深藏远遁)  拼音:shēn cáng yuǎn dùn
躲藏在隐密处,远离人群。比喻隐居避世。宋。杨万里《论相上》:「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天下不许而君许之,君子有深藏远遁,以自脱天下之讥而已。」
《国语辞典》:官兵捉强盗(官兵捉强盗)  拼音:guān bīng zhuō qiáng dào
1.一种纸牌游戏。共十六张,为一种有趣的角色扮演。当有人拿到纸牌中的强盗、采花贼、江洋大盗时,即要受官差的惩处。
2.警察捉小偷。多用来形容不断追逐、躲藏。如:「别再和我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了,事情总要解决。」
《国语辞典》:躲不了  拼音:duǒ bù liǎo
无法逃脱、躲藏。如:「警方已准确掌握他的行踪,他是躲不了的!」「从各种条件来看,这任务非他莫属,想躲也躲不了。」
分类:逃脱躲藏
《国语辞典》:避不见面(避不见面)  拼音:bì bù jiàn miàn
躲藏起来不露面。比喻不敢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如:「你老是这样避不见面,也不是办法啊!」
《國語辭典》:闭月羞花(閉月羞花)  拼音:bì yuè xiū huā
形容女子容貌姣好,足使花、月为之退掩、失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只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儒林外史》第一○回:「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孙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作「蔽月羞花」、「花闭月羞」、「羞花闭月」、「月闭花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