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86,分140页显示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色身
二种色身
名身
如来身
如来不思议法身
如意珠身
言说法身
戒身
赤身明王
究竟法身
见佛真身
见智身
成身会
身入
佛类词典(续上)
自證身色身
二种色身
名身
如来身
如来不思议法身
如意珠身
言说法身
戒身
赤身明王
究竟法身
见佛真身
见智身
成身会
身入
自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理智不二之大日法身。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四种法中之自性身是也。此为法界体性智所成。在胎藏界为八叶中胎之大日,在金刚界为一印会之大日是也。就密家之古义言之,此自證身为自受法乐,从自心流出内證之诸眷属,常说两部之大经。就其新义言之,大日之自證身具自利利他之二德,依其利他之德,于自證会而自住于加持三昧现加持身,为未世众生说两部之大经。(参见:法身)附录。大日经疏五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华莲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门耳。」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及四种法身中之自性身。
(术语)谓理智不二之大日法身。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四种法中之自性身是也。此为法界体性智所成。在胎藏界为八叶中胎之大日,在金刚界为一印会之大日是也。就密家之古义言之,此自證身为自受法乐,从自心流出内證之诸眷属,常说两部之大经。就其新义言之,大日之自證身具自利利他之二德,依其利他之德,于自證会而自住于加持三昧现加持身,为未世众生说两部之大经。(参见:法身)附录。大日经疏五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华莲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门耳。」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及四种法身中之自性身。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色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身之一,自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楞严经十曰:「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佛学常见辞汇】
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
(术语)三种身之一,自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楞严经十曰:「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佛学常见辞汇】
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
二种色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实色身,诸佛如来因中修无量之德,至于果感无量之相好庄严,是为实色身。二化色身,诸佛如来由大悲愿力为众生变化种种之身形,是名化色身。见佛地经论七。
【三藏法数】
(出佛地经论)
〔一、实色身〕,实即实有。谓诸如来因中于无数劫所修相好等业,至于果成,感得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是名实色身。
〔二、化色身〕,化即变化,谓诸如来,由大悲愿力,为大菩萨众现种种身,种种相好,种种言音,随时随处,随众所宜,所现身形,其量不定,是名化色身。
(名数)一实色身,诸佛如来因中修无量之德,至于果感无量之相好庄严,是为实色身。二化色身,诸佛如来由大悲愿力为众生变化种种之身形,是名化色身。见佛地经论七。
【三藏法数】
(出佛地经论)
〔一、实色身〕,实即实有。谓诸如来因中于无数劫所修相好等业,至于果成,感得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是名实色身。
〔二、化色身〕,化即变化,谓诸如来,由大悲愿力,为大菩萨众现种种身,种种相好,种种言音,随时随处,随众所宜,所现身形,其量不定,是名化色身。
名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者积聚之义,二名积集,谓之名身。三名已去,谓之多名身。
【三藏法数】
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而诠显也。)
(术语)身者积聚之义,二名积集,谓之名身。三名已去,谓之多名身。
【三藏法数】
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而诠显也。)
如来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境十佛之一。
【三藏法数】
如来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如来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术语)解境十佛之一。
【三藏法数】
如来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如来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如来不思议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阿字本不生之理。大日经五曰:「说如是音声已,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义释十二曰:「此不思议,梵云阿真底。有阿声,意明从阿而出又从阿而入也。」
(术语)称阿字本不生之理。大日经五曰:「说如是音声已,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义释十二曰:「此不思议,梵云阿真底。有阿声,意明从阿而出又从阿而入也。」
如意珠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就南方宝生佛之三摩地身,为如意宝珠,而满一切众生之希愿也。大疏八曰:「今于此中广种无限善根故,即从今生以后尽未来际常作如意宝珠身虚空藏身,能满自他一切希愿。」
(术语)成就南方宝生佛之三摩地身,为如意宝珠,而满一切众生之希愿也。大疏八曰:「今于此中广种无限善根故,即从今生以后尽未来际常作如意宝珠身虚空藏身,能满自他一切希愿。」
言说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法身之一。(参见:法身)
【三藏法数】
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术语)二种法身之一。(参见:法身)
【三藏法数】
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戒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法立为佛陀三身中之法身。因戒为法身之一分,故云戒身。(参见:戒定慧)附录。
【三藏法数】
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术语)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法立为佛陀三身中之法身。因戒为法身之一分,故云戒身。(参见:戒定慧)附录。
【三藏法数】
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戒定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證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證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證真。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又叫做三无漏学。
(术语)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證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證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證真。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又叫做三无漏学。
赤身明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马头明王也。
(明王)马头明王也。
究竟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上之佛果。證悟法性究竟之佛身。
(术语)无上之佛果。證悟法性究竟之佛身。
见佛真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云何是见佛真身?答:不见有无即是见佛真身。」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云何是见佛真身?答:不见有无即是见佛真身。」
见智身
【佛学大辞典】
(印相)见智法身之意。金刚界修法所结印契之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结见智身,印契如前相,见彼智萨埵,应观于自身,钩召引入缚,令喜作成就。真言曰:嚩曰啰(二合)萨怛嚩(二合)涅哩(二合)舍也。(二合)」印契如前相者,指现智身也。
(印相)见智法身之意。金刚界修法所结印契之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结见智身,印契如前相,见彼智萨埵,应观于自身,钩召引入缚,令喜作成就。真言曰:嚩曰啰(二合)萨怛嚩(二合)涅哩(二合)舍也。(二合)」印契如前相者,指现智身也。
成身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根本会,羯磨会。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一会也。(参见:九会曼荼罗)
(术语)又曰根本会,羯磨会。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一会也。(参见:九会曼荼罗)
身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入,又十二入之一。(参见: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六入或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三藏法数】
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术语)六入,又十二入之一。(参见: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六入或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三藏法数】
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六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又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旧曰六入,新曰六处,即十二入十二处也。六境为外之六入,六根为内之六入。十二因缘中之六入为内之六入,即六根也。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识,故名处。处为所依之义,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名处。大乘义章四曰:「言六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佛学次第统编】
六入之义,前条已叙,兹总明之。六根或六尘,皆谓六入。但分别言,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
【三藏法数】
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三藏法数】
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又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旧曰六入,新曰六处,即十二入十二处也。六境为外之六入,六根为内之六入。十二因缘中之六入为内之六入,即六根也。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识,故名处。处为所依之义,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名处。大乘义章四曰:「言六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佛学次第统编】
六入之义,前条已叙,兹总明之。六根或六尘,皆谓六入。但分别言,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
【三藏法数】
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三藏法数】
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