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01,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足指按地
佛足石
佛足顶礼
妙喜足天
两足尊
具足
具足德本愿
具足诸相愿
念如意足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明行足
足指按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形容佛之神通。言其足触处尽为黄金珍宝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
佛足石
【佛学大辞典】
(物名)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于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入寂灭顾摩揭陀也。」义楚六帖一曰:「西域记云:佛在摩揭陀国波吒离城,石上印留足迹记。奘法师亲礼圣迹,自印将来。今在坊州玉华山,镌碑记之。其佛足下五足指端有卐字文,相次各有如眼,又指间各有网鞔中心上下有通身文,大指下有宝剑,又第二指下有双鱼王文,次指下有宝花瓶文,次傍有螺王文,脚心下有千辐轮文,下有象牙文,上有月王文,跟有梵王顶相文。」西域记三鸟伏那国曰:「阿波罗逻龙泉西南三十馀里,水北岸大磐石上有如来足所履迹,随人福力量有短长。是如来伏此龙已,留迹而去。后人于上积石为室,遐迩相趋花香供养。」同一屈支国曰:「东昭怙釐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馀,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每有斋日照烛光明。」观佛三昧海经一曰:「如来足下平满不容一毛,足下千辐轮相,毂辋具足,鱼鳞相次,金刚杵相者,足跟亦有梵王顶相,众蠡不异。」同六曰:「佛灭度后,造好形像,令身相足,亦造无量化佛,色像通身光,及画佛迹。(中略)此人除却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佛足顶礼
【佛学大辞典】
(术语)礼拜佛之足。佛教最重之敬礼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礼拜佛陀的足,这是佛教最隆重的敬礼法。
妙喜足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兜率天之译名。可洪音义一曰:「妙喜足天,睹史天王也。大智度论云:删兜率陀,秦言妙足,唐言妙喜足,亦言知足。」
【佛学常见辞汇】
兜率天的译名。
两足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尊号也。以佛在有两足之有情中,为第一尊贵故也。又,两足者,言戒定福慧等之功德,以佛于此等功德为二足而游行法界故也。法华玄赞三曰:「佛于二足多足无足一切中尊,今云两足尊于三类中两足为贵。能入道故,谓人天类。佛亦两足,故言两足尊。」法华嘉祥疏四曰:「两足尊者,或以戒定为二足,或以权实为二足,或以福慧为二足,或以解行为二足,此皆内德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尊也。」光明文句记三曰:「大经明十号中两释:一约人天善趣两足为贵,佛于天人中尊,二约福慧俱备名为两足。」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尊号,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足。
具足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具足德本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四之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义寂云:闻名令得具足德本愿。静照云:具足德本愿。
具足诸相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愿也。
念如意足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如意足)
【三藏法数】
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
四如意足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四神足。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禅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之定而起,故名定为足,又神者灵妙之德,此定为能生灵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论十九曰:「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称目,异说颇多,智度论及法界次第,列欲,精进,心,思惟,辅行七列欲,精进,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论则列欲勤心观,四教仪则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记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四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从此四者而名。」俱舍论二十五曰:「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开发神通。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于正理。三、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无间断。四、慧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
【佛学次第统编】
名四神足。前之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长,定力小故。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一、欲 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
二、念 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
三、进 精进如意足。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慧 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驰散也。谓凡所修习,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法者,谓修希即心,令四念处身受心法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
〔三、精进如意足〕,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驰散也。谓凡所修习,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数】
谓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一、欲如意足,谓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二、精进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如愿满足也。三、念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也。四、思惟如意足,谓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也。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足论之一。尊者舍利子说,唐玄奘译,二十卷。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足论之一。尊者大目犍连造,唐玄奘译,十二卷。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足论之一。佛灭后一百年,提婆设摩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十六卷。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足论之一。佛灭后三百年,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译,十八卷。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足论之一。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译,三卷。已上五论加入施设足论者,对于发智身论谓之六足论。见俱舍论光记一。
明行足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名婢侈遮罗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m%panna。依涅槃经之说,明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行足者,脚足之义,指戒定慧言。佛依戒定慧之脚足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明行足。又依智度论之说,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之三明也,行者身口意之三业也,足者满足之义。三明者,满足身口意之三业,故名明行足。涅槃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明行足也。」智度论二曰:「婢侈遮罗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云何名明行足?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中略)行名身口意业,唯佛身口意具足。馀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
【佛学常见辞汇】
佛十号之一。(参见:十号)
【三藏法数】
明即三明也。行足者,谓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