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3—1929 【介绍】: 清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光绪十五年举人。与其师康有为同为戊戌变法首领,并称康梁。“公车上书”后,先后在上海主编《时务报》、编辑《西政丛书》,主讲长沙时务学堂。鼓吹和推进维新变法。二十四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持立宪保皇立场。辛亥革命后,初拥护袁世凯,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出任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文学上曾倡导文体改良、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五四”后反对“打倒孔家店”口号。有《饮冰室合集》。
全台诗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经陈千秋引荐,拜康有为为师。光绪二十一年(1895)马关条约签订时,与康有为发动十八省一千二百名举人,上书朝廷,向清政府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要求。其后办《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鼓吹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达十四年(1898~1912)之久。宣统二年(1910)与林献堂相遇于日本横滨,建议台人效法爱尔兰放弃武力抗争,改采成立议会的方式争取岛民之权益。1911年访台两周,游台期间,留下诗八十九首,词十二首。1913年返回中国,先后在袁世凯、段祺瑞政府任职。1919年,鼓吹改良主义,抵制社会主义思想。1920年初,自欧洲考察返国后,决定放弃政治生涯,全力从事教育事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后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北京图书馆馆长、司法储才馆馆长等职。著有《清代学术概论》、《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全集》等。梁氏在台诗作,原拟刻曰《海桑吟》,惜无定本流传。以下所收梁氏之作,原刊于连横《台湾诗荟》十六号及十八号。(施懿琳撰)
词学图录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投康有为门下。戊戌变法时,助康有为主持大局,世号"康梁"。政变起,流亡日本,继续宣传维新改良思想。创办《新民丛报》、《新小说》。民国成立,归国加入共和党、进步党。历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财政总长。晚年应聘为清华研究院国学导师。其文号"新民体"。诗词为馀事,词无匠人气亦无脂粉气。有《饮冰室文集》,词在集中。
张超南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超南(1876年—1955年),原名海楼,字蟹庐,福建永定县人,清末民初官员,灯谜界知名人士。张超南9岁时,经其父的幕僚指引,参加了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后来,他随父亲迁居湖南辰州。1891年,他17岁时参加了光绪辛卯科乡试,中举人。1892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中贡士,又经刘可毅试中二甲进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此后,他历任湖南新宁县、湘潭县、善化县、衡山县等县知县。不久,他升任大理院推事,特用四川道加布政使衔。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湖南省省长、肃政厅肃政史、平政院评事、大总统府顾问、参议院议员等职。退休后,他住在北京,和弟弟张起南发起组织灯谜社。晚年,他随儿子住在上海,挂名《永定县志》总纂,1942年他在上海为《永定县志》撰写了总序言。1955年,张超南逝世。
冯超骧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0—1911 【介绍】: 清末福建侯官人,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曾入南洋水师学堂肄业,后入福建长门要塞炮术学校,毕业后任职闽江口炮台。清宣统三年,赴香港转往广州,参加广州起义,受伤十余处,壮烈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卢芳年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卢芳年(1880年—1965年),字少波,号景超,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李东村人,宣统二年进士。
杨朝相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朝相(1881年—1964年),又名超象、扶青、辅卿,山西省临汾县人,毕业于山西西学专斋化学科,宣统三年进士。

人物简介

简介
黄清士(1914~1985),原名卓(一作“焯”),字孟超,号清盦。上海川沙城厢镇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拜夏敬观、沈恩孚为师,研修古文和诗词。曾参与《辞海》《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早年随伯父黄炎培纂修《川沙县志》,著有《元好问集注》《黄炎培诗选注》。1985年初,患肝癌辞世,生前遗嘱将遗体贡献医学事业,留诗谓:“已知吾身非我有,何须朽骨化寒灰。去来无迹衔泥燕,再为人间补寸埃。”

人物简介

中国对联甘棠奖
陈超迁,网名岚寻,河南信阳人。爱好诗词对联,聊以自娱,常活跃于一些诗词对联网站和社团,偶有作品发表和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