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5,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5  76  77  78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因地倒者还因地起
如来藏缘起
如是我闻元起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佛愿生起本末
金刚起
金刚生起
金刚起印
孤起偈
依他起性
法界缘起
性起
波吒釐子城缘起
施食仪起教缘由
病起六缘
因地倒者还因地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逆缘即顺缘也。大方等如来秘密藏经下曰:「迦叶!假有人天坠堕于地,堕大地已,还依大地而得起住。如是!迦叶!是众生等,于如来所,生不善故,堕在恶道。堕恶道已,还缘如来,速得出离。云何名为缘如来?于如来所生慇重心。」大庄严经论二曰:「如人因地跌,还扶而得起,因佛得过愆,亦因佛灭。」付法藏传五曰:「佛陀蜜多告曰:尼乾,如因地倒,还扶而起。汝若归佛,此罪可灭。」法华文句曰:「其无善因,不谤亦堕。因谤堕恶,心由得益。如人倒地,还从地起。」
如来藏缘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于真如缘起。
【佛学常见辞汇】
与真如缘起同义。
如是我闻元起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智度论二曰:「佛入灭时,阿泥楼驮比丘,使阿难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何为师?二诸比丘依何住?三恶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答:乃至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法华文句记一曰:「通序元起由阿泥楼豆令阿难问佛。」私志记一曰:「摩耶、大悲、涅槃后分、及阿含经,皆明此事,而大悲经明优婆离教阿难问,其馀经论皆云阿泥楼豆教问。」(阿泥楼驮,阿泥楼豆,阿楼驮,同一梵语也)。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前二十九品诸弟子各说本因,第三十品佛说九恼之本因。经文未完。
佛愿生起本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本愿之谓也。生起者,生即起,谓佛愿之因之起源。弥陀于因位之昔,见苦恼之众生以大悲心起愿行,故佛愿之生起,为众生流转之苦相也。本者,因位之本愿修行;末者,果上之名号也。或云本者,第十八愿;末者,馀四十七愿也。又云本者,真实之第十八愿;末者,方便之十九、二十愿也。
金刚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印明惊觉法界之诸佛,曰金刚起。
金刚生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行者,寝息时,应想入金刚三昧,起时,应想自金刚三昧起。其起时之真言曰:唵拔折罗底悉吒。金刚顶义诀曰:「修习瑜伽者,常想自身常为普贤金刚身。若寝息时想入金刚三昧,谓心寂静如入涅槃,当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息也,是名身三昧相应。若起时想从金刚三昧起故,此秘密义云金刚生起也。拔折罗者,金刚三昧相名。底悉吒者,生起义。唵者,诸佛法界顶。」
金刚起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又曰觉起印,惊觉一切如来印。惊觉入定诸佛令护念行者之契印也。(参见:觉起印)
孤起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部教中有伽陀与祇夜二者。皆是偈语之体,然祇夜为重说前之经文而结以偈文者,故谓之重颂偈,伽陀不然,为单结之偈文,故曰孤起偈。玄义一下曰:「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分教之一。
依他起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性)附录遍依圆三性条。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性)
三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法界缘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缘起之一。(参见:缘起)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缘起之一。(参见:四种缘起)
性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缘起之称。缘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诸法,故有染净之差别,是乃因位之如来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为诸法,故唯有净法,是乃果海之法身。性起与性具云何分别?答:性起为华严之极谈,性具为天台之圆谈。华严宗不言性具,虽谈真如法性之理,性起万法,然不言彼理性之内具诸法也。指要钞下曰:「他宗极圆,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又不谈性具百界,但论变造诸法,何名无作耶?」
波吒釐子城缘起
【佛学大辞典】
(传说)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为男父母,二人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采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举华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勿辞。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欲归,怀恋不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同归。林中猛兽多,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及夜,异光烛野,管弦清雅,俄见老翁策杖来慰。复有一老妪引少女。翁乃指少女曰:是君之弱室也。酣歌乐宴经七日,学徒疑为兽害,往求之。乃见独坐树荫,如对上客。虽告同归,辞不从命。后自入城谒亲故,陈其始末。闻者惊骇,同往林中,咸见华树是一大第,僮仆役使,驱驰往来。彼老翁陈膳奏乐,从容接对。暮岁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其妻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勿异志。于是役徒不日而成。拘苏摩补罗之旧城迁都于此。由彼子故,树神为筑城,尔后名波吒釐子城。
施食仪起教缘由
【佛学大辞典】
(经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之异名。
病起六缘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四大不顺故,二饮食不节故,三坐禅不调故,四鬼神得便故,五魔神为故,六业所起故。止观八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生病的六种因缘,即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作祟、业愆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