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  拼音:dà shèng qǐ xìn lùn
佛教典籍。一卷。此论古来多认为是古印度马鸣造,真谛译。但近代学者则认为是齐梁人所撰。内容主要在阐述心具有导致轮回烦恼和归入清净法界的双重性质,此为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典籍之一。
《国语辞典》:不起诉处分(不起诉处分)  拼音:bù qǐ sù chǔ fèn
检察官就其侦查结果,作成不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处分。检察官作成不起诉处分后,除由告诉人声请再议阻其确定外,原则上限制再行起诉;羁押之被告,视为撤销羁押;扣押原则上应发还。
《国语辞典》:平地上起一个霹雳(平地上起一个霹雳)  拼音:píng dì shàng qǐ yī gè pī lì
1.形容声音大而响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此兽舐唇摇首,猛发一声,便如平地上起一个霹雳。」
2.比喻突然发生事故或变化。如:「台风灾区损伤惨重消息传来,犹如平地上起一个霹雳,令人悲痛不已!」
《国语辞典》:破风筝,抖起来了(破风筝,抖起来了)  拼音:pò fēng zhēng,dǒu qǐ lái le
(谚语)比喻时来运转,突然发大财。如:「老王中了统一发票第一特奖,现在出门都以轿车代步,我看他是破风筝,抖起来了。」
分类:谚语突然
《国语辞典》: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拼音:zǎo qǐ de niǎo ér yǒu chóng chī
(谚语)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如:「你没听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吗?你的惰性再不改,一辈子也不会出人头地。」
《国语辞典》:起死人,肉白骨  拼音:qǐ sǐ rén,ròu bái gǔ
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比喻给人深厚的恩德。语本《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国语辞典》:起头容易结梢难(起头容易结梢难)  拼音:qǐ tóu róng yì jié shāo nán
(谚语)事情开头容易,但要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却很难。《西游记》第九六回:「常言道:『起头容易结梢难』,只等我做过了圆满,方敢送程。」
《国语辞典》: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丈高楼平地起)  拼音: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
(谚语)高楼是从平地上一层一层盖起来的。比喻万事万物都是从基础做起,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渐发展而成。如:「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肯从基层踏实干起,终有成功的一天。」
《国语辞典》:得了些颜色就开起染房来(得了些颜色就开起染房来)  拼音:dé le xiē yán sè jiù kāi qǐ rǎn fáng lái
不能给好脸色,给了一点好脸色就神气起来。比喻得意忘形。《金瓶梅》第五八回:「汉子在屋里睡了一夜儿,得了些颜色儿,就开起染房来了!」
分类:脸色神气
《国语辞典》:风在那里起,雨在那里落(风在那里起,雨在那里落)  拼音:fēng zài nǎ lǐ qǐ,yǔ zài nǎ lǐ luò
(谚语)事情都有个起因。《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二回:「百夫人越发不晓得风在那里起,雨在那里落,连声叫道:『好屈也!好屈也!』」
分类:谚语起因
《国语辞典》: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  拼音:guān qǐ mén lái,dōu shì yī jiā rén
(谚语)把门关起来,大家都是自己人,什么话都可以说,没什么好顾忌。《红楼梦》第六五回:「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原无避讳。」
《国语辞典》: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拼音: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
比喻事情纷乱冗长,难以找出头绪加以说明。如:「那二人的恩怨情仇积累多年、错综复杂,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国语辞典》:拿得起放得下  拼音:ná de qǐ fàng de xià
行事果断,不患得患失。如:「凡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患得患失的哪能成事。」也作「提得起放得下」。
分类:果断
《国语辞典》:垂直起降飞机(垂直起降飞机)  拼音:chuí zhí qǐ jiàng fēi jī
能垂直起降的飞机。具有固定机翼,依引擎的不同,可垂直飞行或水平飞行。
《国语辞典》:提得起放得下  拼音:tí de qǐ fàng de xià
比喻面对抉择时,能衡量得失,不牵于世俗私心,一切以公平为断。如:「失败了可以东山再起,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何必对过去耿耿于怀呢!」也作「拿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