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2,分219页显示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4  95  96  9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赵善扛(文鼎 解林居士 )
赵善迁
赵善悉(寿卿 )
赵善言
赵师垂
赵俣夫
赵中德
赵大猷
赵汝劼
赵汝亦
赵善杜
赵善涟(澄之 )
赵善政(养民 )
赵师夔(汝一 新安郡王 恭荣 )
赵师侠( 师使 介之 坦庵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善扛(一一四一~?),字文鼎,号解林居士,隆兴(今江西南昌)人。太宗七世孙。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知泰宁县(《夷坚丁志》卷八)。历知蕲州、处州(《全宋词》册三)。孝宗淳熙间卒(《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四)。今录诗四首。
赵善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赵善迁,宗室,淳熙中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寿卿,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调无锡县丞,知宁德县,通判临安府。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秀州(《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二七)。十三年,知江州(同上书兵一九之三三)。历江西、两浙运判,迁两浙转运副使。宁宗庆元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见《水心集》卷二一《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六二六四
赵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寿卿,宗室不尤子。居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乾道二年登进士,为无锡县丞,擢知宁德县。淳熙七年通判临安,九年迁知秀州,以治河功,移知鄂州。十三年知江州、进太府少卿。绍熙五年,以中奉大夫知徽州。庆元二年,除江西运判。以直秘阁为两浙运副,进直敷文阁。庆元四年卒,年五十八。见叶适《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水心先生文集》卷二一),《宋史》卷二四七《赵善悉传》,弘治《徽州府志》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赵善言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二
赵善言,宗室,周王房六世孙,不忒子,淳熙中知句容县。见《宋史》卷二三三《宗室世系表》一九。
赵师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任淮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淳熙五年(1178)任严州知州。淳熙八年(1181)任福建路转运判官。淳熙十年(1183)1月罢新任。淳熙十年(1183)任衢州知州。淳熙十五年(1188)任宁国府知府。
赵俣夫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七年(1180)任桂阳军知军。
赵中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九五
赵中德,宗室,濮王之后,淳熙中在世。
赵大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七年(1180)任监尚书六部门。淳熙十年(1183)任大理寺丞。
赵汝劼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九年(1182)任汀州知州。
赵汝亦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八年(1181)任郴州知州。淳熙十年(1183)6月放罢。
赵善杜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九年(1182)任湖州知州,二月到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善涟(一一四二~一二一七),字澄之,缙云(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清康熙《缙云县志》卷四)。历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殿中侍御史,直登闻鼓院。宁宗嘉定十年卒于官。事见民国戊辰《蒙城赵氏宗谱》卷一、民国甲申《赵氏宗谱》卷三。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四
赵善政,字养民,宗室。乾道中权贺州通判。淳熙元年为广西运判。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一,《宋史·宗室世系表》,《粤西金石略》卷八。
赵师夔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赵师变(一一四二——一二○二),字汝一,孝宗同母兄伯圭之长子。初以祖恩补官,调芜湖簿。历台州、秀州通判,直秘阁。寻知徽州,进直徽猷阁、知湖州。除直龙图阁,迁浙西提刑,改江东运判。擢秘阁修撰、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加敷文阁待制,转永庆军承宣使。绍熙元年,侍父入觐,除兴宁军节度使。宁宗即位,加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嘉泰二年卒,年六十一,赠少师,追封新安郡王,谥恭荣。见《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一,楼钥《皇伯祖太师崇宪靖王行状》(《攻愧集》卷八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师使。宋宗室,居临江军新淦,字介之,号坦庵。赵德昭七世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官江华县丞。作词萧疏淡远,写景状物,皆极精巧。有《坦庵长短句》。
全宋诗
赵师侠,字介之,号坦庵,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燕王德昭七世孙。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十二年,为江华丞。有《坦庵长短句》一卷。事见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六。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九
赵师侠,字介之,号坦庵,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淳熙二年进士,知信丰县事。十五年,为江华郡丞。有《坦庵词》(存)。见嘉靖《赣州府志》卷七,隆庆《临江府志》卷一○,《全宋词》第三册第二○七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