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2,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江头赤叶
近朱者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经营赤位
精赤条条
金无足赤
目赤如朱
面红耳赤
面红颈赤
面红面赤
面赪颈赤
脸红耳赤
绿文赤字
露眼赤睛
露圆霞赤
《分类字锦》:江头赤叶(江头赤叶)
严武 巴岭荅杜二见忆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
分类:
《分类字锦》:近朱者赤
傅休奕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分类:采色
《國語辭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拼音: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靠近朱砂容易被染成红色,靠近墨则容易被染成黑色。语出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比喻人的习性因环境影响而改变。明。无名氏《金雀记》第二八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爷既能作赋,小人岂不能作歌。」《文明小史》第一三回:「这班小子后生,正是血气未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分类字锦》:经营赤位(经营赤位)
杜台卿 淮赋 始经营于赤位,终散漫于炎野。
分类:
《國語辭典》:精赤条条(精赤條條)  拼音:jīng chì tiáo tiáo
全身赤裸,一丝不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弄的来身儿上精赤条条的,我去那堂子里把个澡洗。」《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看见他精赤条条,不像模样。」
分類:裸露
《高级汉语词典》:金无足赤  拼音:jīn wú zú chì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金无足赤,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分类字锦》:目赤如朱
伏候古今注成帝建平元年山阳得白兔目赤如朱
《國語辭典》:面红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温、羞愧、焦急或发怒时而脸上、耳朵发红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流汗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
《漢語大詞典》:面红颈赤(面紅頸赤)
见“ 面红耳赤 ”。
《國語辭典》:面红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温、羞愧、焦急或发怒时而脸上、耳朵发红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流汗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
《國語辭典》:面红面赤(面紅面赤)  拼音:miàn hóng miàn chì
1.因羞惭而脸红。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则他行怕行羞,和我也面红面赤。」
2.争吵。《水浒传》第八回:「虽不曾生半个男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漢語大詞典》:面赪颈赤(面赬頸赤)
脸与头颈泛起红晕。形容羞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梨花》:“ 梨花 面赬颈赤,羞涩莫容。”
《國語辭典》:脸红耳赤(臉紅耳赤)  拼音:liǎn hóng ěr chì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情绪高亢或极害羞的样子。如:「哪怕是吵得脸红耳赤,也不会改变他们同学间深厚的友谊。」《红楼梦》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
《漢語大詞典》:绿文赤字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符瑞。谓江河所出图箓皆为绿色,或用朱书刻于石碑上,故云。宋书·志序:“圣帝哲王,咸有瑞命之纪,盖所以神明宝位,幽赞禎符……握 河 括地,緑文赤字之书,言之详矣。”梁书·武帝纪上:“緑文赤字,徵 河 表 洛 。”
《分类字锦》:露眼赤睛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侈口蹶颔露眼赤睛大声而嘶是时有用方伎待诏黄门者或问以莽形貌待诏曰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分类:
《分类字锦》:露圆霞赤(露圆霞赤)
温庭筠 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诗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分类: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