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1,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赤穴
赤嘴
赤株
赤彘
赤鹯
赤宅
赤月
赤旟
赤榆
赤淤
赤银
赤疫
赤鹞
赤杨
赤诏
《骈字类编》:赤穴
晋书李特载记:其先廪君之苗裔也。昔武落钟离山崩。有石穴二所。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人出于赤穴者。名曰务相。姓巴氏。
《骈字类编》:赤嘴
尔雅:鸀,山乌。注:似乌而小,赤嘴,穴乳,出西方。水经注:火山出雏乌,形类雅乌,纯黑而姣好,嘴若丹砂,曰赤嘴乌。亦曰阿雏乌。本草:山鹊亦名赤嘴乌。朝野佥载:唐魏伶为西市丞,养一赤嘴乌,每于人众中乞钱,人取一文,衔以送伶处,日收数百。时人号为魏丞乌。
《漢語大詞典》:赤株
花叶萎败的株干。 唐 温庭筠 《观兰作》诗:“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
分類:花叶
《漢語大詞典》:赤彘
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 汉武帝 未诞之时, 景帝 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入 崇兰阁 ,帝觉而坐于阁上,果见赤气如烟雾,来蔽户牖,望上有丹霞蓊欎而起,乃改 崇阑阁 为 猗兰殿 。”后用为帝王诞育之兆。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八:“赤彘腾光景,苍龙降蜿蜒。”
分類:帝王诞育
《骈字类编》:赤鹯(赤鹯)
益部方物略记:蜀芋多种,鹯芋为最美,俗号赤鹯头。
《漢語大詞典》:赤宅
脸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面:“《大洞经》:‘面为赤宅。’按与《黄庭经》‘尺宅’音同字异。”
分類:
《骈字类编》:赤月
唐 耿湋 发南康夜泊赣石中 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
《骈字类编》:赤旟
吴语:为万人以为方陈,左军亦如之,皆赤常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骈字类编》:赤榆
苏辙 青杨易三栋,赤榆换两楹。
《韵府拾遗 鱼韵》:赤淤
宋史河渠志:熙宁五年二月,侯叔献等言,人愿买官淤田者七十馀户,已分赤淤、花淤等,及定其直各有差。
《韵府拾遗 真韵》:赤银(赤银)
山海经注:银牙生银坑内石缝中,状如乱丝,红色者,上赤银也。
《漢語大詞典》:赤疫
古代迷信传说谓使人得疫病的恶鬼。文选·张衡〈东京赋〉:“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 薛综 注:“赤疫,疫鬼恶者也。” 明 汤显祖 《寄问三吴长吏》诗:“白骨蔽 江 下,赤疫駢门进。”
《骈字类编》:赤鹞(赤鹞)
易林:有两赤鹞,从五隼噪。操矢无笞,趣释尔射。
《國語辭典》:赤杨(赤楊)  拼音:chì yáng
1.植物名。桦木科赤杨属,落叶乔木。野生于山中,叶椭圆形或卵形,浅锯齿缘。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果序椭圆,形似松毬,直立,数个簇生,小坚果具狭翅。果实、树皮皆可为染料。
2.柽柳的别名。参见「柽柳」条。
《漢語大詞典》:赤诏(赤詔)
尺诏。赤,通“ 尺 ”。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诏书为尺一、尺一板或尺诏。 宋 刘攽 《初调江阴主簿》诗:“青衫黄綬赤詔除,落拓敢辞流俗笑。”